登杆脚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7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登杆脚扣,涉及电力检修工具技术领域,该登杆脚扣,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脚踏支撑座和刹车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铰接,且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端,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端,且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相对;脚踏支撑座连接在第一夹持臂上,脚踏支撑座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转轴位于踏板中间位置,以使踏板能够作杠杆运动;第二夹持臂包括拉动端,且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铰接轴位于拉动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刹车线的两端拉紧连接到踏板和拉动端上,刹车线用于在踏板被踩下后,拉动第二夹持臂转动,以使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杆脚扣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登杆脚扣。
技术介绍
登杆脚扣是登高安全工具,适用于电力系统使用,也可适用于邮电通讯和广播电视系统等行业使用。利用杠杆作用,借助人体自身重量,使另一侧紧扣在电线杆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使人易于攀登;而抬脚时因脚上承受重力减小,扣自动松开。在此过程中,登杆人员需要费较大力气对脚踏的大小进行调节,脚扣常年不用的情况下,在杆上调节大小时较难控制,且耗费时间较长,对登杆作业人员的体力要求比较高,存在作业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杆脚扣,以缓解了现有的登杆脚扣大小调节较难控制,且耗费时间较长,对登杆作业人员的体力要求比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登杆脚扣,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脚踏支撑座和刹车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铰接,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端,且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相对;所述脚踏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所述脚踏支撑座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踏板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踏板能够作杠杆运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拉动端,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拉动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所述刹车线的两端拉紧连接到所述踏板和拉动端上,所述刹车线用于在所述踏板被踩下后,拉动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减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环,所述脚踏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用于改变所述刹车线的拉力方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橡胶块。进一步的,所述防滑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通过螺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端包括第一夹持面,所述第二夹持端包括第二夹持面,且所述第一夹持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夹持面。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设置有绑紧带结构,所述绑紧带结构包括两条带体和内钩插扣,所述绑紧带结构用于绑紧在操作人员的脚背。进一步的,所述拉动端包括旋转螺栓,所述刹车线的一端沿径向贯穿所述旋转螺栓,且与所述旋转螺栓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旋转螺栓能够调节所述刹车线的松紧。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登杆脚扣,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脚踏支撑座和刹车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铰接,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端,且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相对;所述脚踏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所述脚踏支撑座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踏板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踏板能够作杠杆运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拉动端,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拉动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所述刹车线的两端拉紧连接到所述踏板和拉动端上,所述刹车线用于在所述踏板被踩下后,拉动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减小。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踏板能够拉紧刹车线,被拉紧的刹车线带动第二夹持臂绕第一夹持臂转动,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间距减小,能够夹紧杆身,而脚向后踩后下方踩动的角度越大,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间距越小。而当操作人员松开踏板时,扭转弹簧能够将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撑开,使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从杆身上脱离。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登杆脚扣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登杆脚扣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登杆脚扣的脚踏支撑座的示意图。图标:110-第一夹持臂;111-第一夹持端;112-第一导向环;120-第二夹持臂;121-第二夹持端;122-拉动端;200-脚踏支撑座;210-踏板;220-第二导向环;230-绑紧带结构;300-刹车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登杆脚扣,包括:第一夹持臂110、第二夹持臂120、脚踏支撑座200和刹车线300,所述第一夹持臂110和第二夹持臂120铰接,且所述第一夹持臂110和第二夹持臂120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夹持臂110包括第一夹持端111,所述第二夹持臂120包括第二夹持端121,且所述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21相对;所述脚踏支撑座200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110上,所述脚踏支撑座200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210,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踏板210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踏板210能够作杠杆运动;所述第二夹持臂120包括拉动端122,且所述第一夹持臂110和第二夹持臂120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拉动端122和第二夹持端121之间;所述刹车线300的两端拉紧连接到所述踏板210和拉动端122上,所述刹车线300用于在所述踏板210被踩下后,拉动所述第二夹持臂12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21之间的距离减小。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踩踏踏板210能够拉紧刹车线300,被拉紧的刹车线300带动第二夹持臂120绕第一夹持臂110转动,第一夹持端111和第二夹持端121的间距减小,能够夹紧杆身,而脚向后踩后下方踩动的角度越大,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登杆脚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脚踏支撑座和刹车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铰接,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端,且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相对;所述脚踏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所述脚踏支撑座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踏板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踏板能够作杠杆运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拉动端,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拉动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所述刹车线的两端拉紧连接到所述踏板和拉动端上,所述刹车线用于在所述踏板被踩下后,拉动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杆脚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脚踏支撑座和刹车线,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铰接,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端,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端,且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相对;所述脚踏支撑座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所述脚踏支撑座包括底座、转轴和踏板,所述转轴位于所述踏板中间位置,以使所述踏板能够作杠杆运动;所述第二夹持臂包括拉动端,且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铰接轴位于所述拉动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所述刹车线的两端拉紧连接到所述踏板和拉动端上,所述刹车线用于在所述踏板被踩下后,拉动所述第二夹持臂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之间的距离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杆脚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环,所述脚踏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环,所述第一导向环和第二导向环用于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仲怀郑焜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