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839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轨,底座上一端通过导轨滑动连接有气囊支撑架,底座上另一端设有若干V型支架,气囊支撑架包括盘型顶圈,盘型顶圈圆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盘型顶圈外侧圆周面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形成闭水槽,第一气囊上设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二气囊上设有第二气阀,盘型顶圈与闭水槽之间分别有进水阀和出水阀;实现对加覆层部位的闭水测试,而不是整根管材内部都灌水试验,对水的加压、排除都能进行控制调节,整个试验过程能在线完成,操作简单,效率高,试验结果可靠,极大减少了水和试验管材的浪费,并能对在线产品进行全检,从而保证出厂产品100%合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检测相关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PE缠绕管材对接领域,已经采用了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加密封垫的连接方式,但在缠绕管材的一端加覆扩口管件不能一次生产完成,常用的方法是将加覆层加热后滚压在管材和扩口管件表面,存在加覆层与管材和扩口管件不能完全相熔,后期安装使用中有液体泄漏的隐患;对每根管材的闭水试验是检验其粘接和密封效果是否达到要求,但现有试验方法是将管材搬运到室外指定地点,将管材两端密封,再往管材内部灌入大量水源,通过水压试验来检验其密封情况,试验后灌入的水源全部倒掉,而且管材也随之报废,整个过程存在管材搬运距离远、人工浪费大、试验过程操作难、试验结果不可靠、浪费水源、产品不能全检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底座(1)上一端通过导轨滑动连接有气囊支撑架(2),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设有若干V型支架(3),所述气囊支撑架(2)包括盘型顶圈(4),所述盘型顶圈(4)圆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所述盘型顶圈(4)外侧圆周面与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形成闭水槽(7),所述V型支架(3)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套管(31)和与套管(31)滑动连接的V型架体(32),所述套管(31)上设有若干插孔(311),所述套管(31)和V型架体(32)通过插销(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底座(1)上一端通过导轨滑动连接有气囊支撑架(2),所述底座(1)上另一端设有若干V型支架(3),所述气囊支撑架(2)包括盘型顶圈(4),所述盘型顶圈(4)圆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所述盘型顶圈(4)外侧圆周面与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形成闭水槽(7),所述V型支架(3)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套管(31)和与套管(31)滑动连接的V型架体(32),所述套管(31)上设有若干插孔(311),所述套管(31)和V型架体(32)通过插销(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5)上设有第一气阀(51),所述第二气囊(6)上设有第二气阀,所述盘型顶圈(4)与闭水槽(7)之间分别有进水阀(71)和出水阀(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缠绕管材与扩口管件间的闭水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上均设有泄气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缠绕管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牛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