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李娜专利>正文

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816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安装及维护检修,该设备可自动检测通过流量,并与初始设置进行比对,对通过流量进行自动动态调节,保证流经阀门的流量恒定,同时该设备可根据需要切换手动模式,并保证切换过程中,流量数据、设备工作状态不会发生变化,实现自动与手动的无扰切换,同时该设备可利用微型气泵产生压缩气体,无需外部引入气源,极大简化安装流程,降低该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稳定调节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阀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调节阀可改变调节流体性质得到广泛应用,但现有气动调节阀需要外界气动源,且需要电子设备控制调节,从而导致安装复杂,维修保养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设备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倾斜转块,所述倾斜转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三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左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以后第一管路,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与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进入管路,所述进入管路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流出管路,所述进入管路与所述流出管路之间连通的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连杆顶部端壁与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流出管路内的所述第四连杆底部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路脱离配合的V型顶块,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调压块,所述调压块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挡板,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路配合的球型挡块,所述球型挡块右侧端壁与所述挡板左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调压块上固定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挡板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左右滑动的螺杆,所述流出管路顶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流出管路内的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叶轮,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轴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末端通过花键动力连接,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七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第六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所述第七空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七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轴,所述定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端壁与所述定轴外表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发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八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八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与所述第八转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套动力连接,所述第八空腔内的所述第八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八空腔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九转动轴,所述第八空腔内的所述第九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十转动轴,所述第十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脱离配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十转动轴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九转动轴底部末端通过花键动力连接,所述第七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八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十一转动轴,所述第十一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十一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七齿轮,所述花键套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复合块,所述复合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十二转动轴,所述第十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七齿轮脱离配合的第八齿轮,所述第十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脱离配合的第九齿轮,有利于对该设备进行手动调节,保证该设备的多环境适用性,提高该设备的实用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之间转动设置有T型连杆,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上下滑动的设置第一永磁铁滑块,所述第一永磁铁滑块顶部端壁与所述T型连杆底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永磁铁滑块底部端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十转动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滑块之间传动设置有传动绳,所述滑块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七空腔右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七空腔顶部端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配合的第二棘爪,有利于控制所述第十转动轴以及所述第五转动轴的上下滑动,进而控制该设备的工作状态,方便切换该设备自动调节或手动调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底部端壁与所述复合块顶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永磁铁滑块,所述第二永磁铁滑块左侧端壁与所述L型连杆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杆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滑块右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二永磁铁滑块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有利于控制所述第八转动轴的正转或反转,进而控制所述挡板的左右滑动,方便控制该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上述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其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挡板最大限度的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右侧,所述V型顶块最大限度的位于所述流出管路上方,所述第二电磁铁未通电,所述花键套与所述第五齿轮脱离配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九齿轮脱离配合,所述第八齿轮与所述第七齿轮脱离配合,所述滑块最大限度的位于所述第七空腔左侧,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磁铁未通电,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倾斜转块,所述倾斜转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三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左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以后第一管路,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与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进入管路,所述进入管路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流出管路,所述进入管路与所述流出管路之间连通的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连杆顶部端壁与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流出管路内的所述第四连杆底部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路脱离配合的V型顶块,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调压块,所述调压块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挡板,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路配合的球型挡块,所述球型挡块右侧端壁与所述挡板左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调压块上固定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挡板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左右滑动的螺杆,所述流出管路顶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流出管路内的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叶轮,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轴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末端通过花键动力连接,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七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第六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所述第七空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七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轴,所述定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端壁与所述定轴外表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发条。...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机身以及所述机身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的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空腔内的第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皮带,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倾斜转块,所述倾斜转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三空腔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左右滑动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三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左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右侧端壁球连接,所述第三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与所述第三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以后第一管路,所述第四空腔内设置有上下滑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与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多组第一弹簧,所述第四空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进入管路,所述进入管路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流出管路,所述进入管路与所述流出管路之间连通的设置有连通管路,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上下滑动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空腔内的所述第四连杆顶部端壁与所述第二活塞底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流出管路内的所述第四连杆底部端壁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连通管路脱离配合的V型顶块,所述第四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调压块,所述调压块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与所述第四空腔之间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挡板,所述第五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管路配合的球型挡块,所述球型挡块右侧端壁与所述挡板左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调压块上固定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管路,所述挡板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左右滑动的螺杆,所述流出管路顶部端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流出管路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流出管路内的第四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叶轮,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轴底部末端与所述第四转动轴顶部末端通过花键动力连接,所述第六空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六空腔与所述第七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七空腔内的所述第六转动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固定设置有棘轮,所述第六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棘轮配合的第一棘爪,所述第七空腔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内设置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七空腔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内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定轴,所述定轴左侧末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端壁与所述定轴外表面之间弹性设置有发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七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八空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八转动轴,所述第七转动轴与所述第八转动轴之间通过花键套动力连接,所述第八空腔内的所述第八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八空腔与所述第六空腔之间转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九转动轴,所述第八空腔内的所述第九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啮合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十转动轴,所述第十转动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锥齿轮脱离配合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十转动轴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九转动轴底部末端通过花键动力连接,所述第七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八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十一转动轴,所述第十一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十一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七齿轮,所述花键套外表面转动设置有复合块,所述复合块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十二转动轴,所述第十二转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七齿轮脱离配合的第八齿轮,所述第十二转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齿轮脱离配合的第九齿轮,有利于对该设备进行手动调节,保证该设备的多环境适用性,提高该设备的实用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调节阀无扰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之间转动设置有T型连杆,所述第六空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上下滑动的设置第一永磁铁滑块,所述第一永磁铁滑块顶部端壁与所述T型连杆底部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永磁铁滑块底部端壁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滑动槽底部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十转动轴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滑块之间传动设置有传动绳,所述滑块右侧端壁与所述第七空腔右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七空腔顶部端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配合的第二棘爪,有利于控制所述第十转动轴以及所述第五转动轴的上下滑动,进而控制该设备的工作状态,方便切换该设备自动调节或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俞李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