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803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43
连接器具备:连接器壳体(10),其具有腔(11);端子(50),其收纳于所述腔(11)内,并具备电线连接部(53);电线(30),其与所述端子(50)的所述电线连接部(53)连接;橡胶栓(60),其外嵌于所述电线(30),并且与所述腔(11)的内壁密合;以及固定部(70),其将所述电线(30)和所述橡胶栓(60)固定,所述电线(30)在与所述电线连接部(53)连接的部分与被所述固定部(70)固定的部分之间具备振动吸收部(35),所述振动吸收部(35)具有可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电气机器的连接中采用收纳与对方侧端子连接的端子的连接器。作为这种连接器,已知有日本特开平8-96878号公报所记载的连接器。这种连接器通过将橡胶密封件等弹性体装配于在阴壳体的嵌合侧设置的前保持件的前端,从而防止在阳壳体与阴壳体嵌合时产生的晃荡。另外,在该连接器的壳体内收纳有端子,该端子与电线连接。端子和电线被电线筒部和绝缘筒部固定,电线筒部以卷绕于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的外周的方式压接,绝缘筒部以卷绕于包覆芯线的绝缘包覆部的方式压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968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就算抑制了阳壳体与阴壳体之间的晃荡,但是车辆的振动会传递到电线,也存在振动从该电线传递到被收纳于连接器内的端子的情况。其结果,端子和对方侧端子有可能滑动。于是,在端子与对方侧端子的触点部有可能产生磨耗,从而使得端子的电气连接信赖性降低。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连接器,其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腔;端子,其收纳于所述腔内,并具备电线连接部;电线,其与所述端子的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橡胶栓,其外嵌于所述电线,并且与所述腔的内壁密合;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电线和所述橡胶栓固定,所述电线在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与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部分之间具备振动吸收部,所述振动吸收部具有可挠性。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电线和橡胶栓被固定部固定,该橡胶栓与腔的内壁密合,所以电线成为被橡胶栓固定于连接器壳体的状态。由此,就算在振动从车辆被传递到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连接器壳体来抑制电线的振动。另外,在电线,在被固定部固定的部分与和电线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之间设置有振动吸收部。因为通过该振动吸收部挠曲变形来吸收振动,所以能进一步抑制振动到达电线连接部。像这样,在电线中,在外嵌有橡胶栓的部分,振动被所谓的刚性结构抑制,另外,在振动吸收部,振动被所谓的柔性结构吸收。由此,因为能抑制振动传递到端子,所以能提高端子的电气的连接信赖性。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以下的构成。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电线具备芯线和绝缘包覆部,所述芯线具有可挠性,所述绝缘包覆部将所述芯线包覆,所述振动吸收部由从所述绝缘包覆部的端部露出的所述芯线构成。在这样的构成中,因为从绝缘包覆部露出的芯线成为振动吸收部,所以能进一步吸收振动。由此,能进一步提高端子的电气连接信赖性。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接器壳体具备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从所述电线由所述连接器壳体导出的导出方向与外嵌于所述电线的所述橡胶栓抵接。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橡胶栓被防脱部件固定,所以能进一步抑制电线的振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连接器,能够抑制来自电线的振动传递到端子。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防脱部件压入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将连接器的防脱部件压入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已将连接器的防脱部件压入的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参照图1以及图3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具备:连接器壳体10、与电线30连接的端子50、外嵌于电线30的橡胶栓60、将电线30和橡胶栓60固定的固定部70以及防止橡胶栓60脱落的防脱部件80。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上下方向,以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另外,以图2的左侧(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为前侧,以图2中的右侧(电线30被引出的一侧)为后侧。连接器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2所示,沿连接器壳体10的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腔11,端子50以及电线30的一部分被收纳于腔11。各腔11沿前后方向延伸,腔11的前半部分成为收纳端子50的端子收纳部11A,腔11的后半部分成为收纳电线30的端部以及橡胶栓60的电线收纳部11B。在腔11中,端子收纳部11A的内部尺寸比电线收纳部11B的内部尺寸大。腔11的端子收纳部11A呈后方视矩形,另一方面,电线收纳部11B呈后方视圆形状。在腔11的端子收纳部11A的底壁设置有悬臂状的矛状件13。矛状件13能沿上下方向弹性变形且能将端子50卡止。在腔11的前方设置有能供对方侧端子插通的插入口15,在腔11的后方设置有能导出电线30的开口部17。如图2所示,电线30构成为通过由多个金属线材构成的具有可挠性的芯线31被绝缘包覆部33包覆而成。芯线31具有能沿与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挠曲的程度的可挠性,芯线31的周围被绝缘包覆部33包覆。端子50通过将导电性的金属板材冲压加工之后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如图2所示,端子50具备方筒状的连接部51以及电线连接部53,连接部51与对方侧端子连接,电线连接部53以与连接部51的后方相连的方式设置且与电线30的芯线31连接。电线连接部53具备开式筒状的敛紧片,该敛紧片以卷绕于芯线31的外周的方式被敛紧且压接,从而使得芯线31与端子50连接。连接部51被矛状件13卡止于腔11内。如图2所示,橡胶栓60形成为前后方向长的圆筒形状,且外嵌于电线30。具体地说,橡胶栓60外嵌于电线30中的设置有绝缘包覆部33的部分。橡胶栓60的中心轴配设于与端子50(连接部51)相同的轴上。橡胶栓60具备橡胶栓主体部61和橡胶栓固定部63,橡胶栓固定部63在橡胶栓主体部61的前方与橡胶栓主体部61连续地设置且被固定部70固定。处于被固定部70固定的状态的橡胶栓固定部63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橡胶栓主体部61的外径尺寸小。外周唇部65与腔11的电线收纳部11B的内周壁弹性地密合,外周唇部65以突出的方式环绕设置于橡胶栓主体部61的外周面。外周唇部65形成为截面视凹凸形状且沿整个周向形成。若橡胶栓60嵌合到电线收纳部11B内,则各外周唇部65的顶点部分被电线收纳部11B的内周壁压扁而密合,电线30的外周面与电线收纳部11B的内周壁之间被橡胶栓60密封。橡胶栓主体部61的后端部成为与电线收纳部11B的后端部紧密地嵌合的大径部67。通过该大径部67在外周唇部65的后方与电线收纳部11B紧密地嵌合,从而就算从橡胶栓60向后方导出的电线30弯曲,也能防止在电线收纳部11B的内周壁与外周唇部65之间产生间隙。固定部70是金属制的、开式筒状的板状部件。通过固定部70以卷绕于橡胶栓60的橡胶栓固定部63的外周的方式被敛紧(压接),从而使得橡胶栓60和电线30被固定。防脱部件80是合成树脂制,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覆盖连接器壳体10的后表面以及开口部17的方式形成。另外,防脱部件80以从电线30由连接器壳体10导出的导出方向(后方)与橡胶栓60抵接的方式装配。防脱部件80具备平板状的防脱主体部81和卡止部83,卡止部83用于卡止于连接器壳体10。防脱主体部81形成为后面视矩形,通过橡胶栓60的后表面与防脱主体部81的正面抵接,从而限制橡胶栓60向后方移动。另外,在防脱主体部81设置有用于插通电线30的插通槽85。插通槽85通过从防脱主体部81的上缘到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为止被切口成槽状而设置。插通槽85的宽度方向的内部尺寸与电线30的外径相同或比电线30的外径稍小。从防脱主体部81的上缘和下缘设置有各一对卡止部83、合计四个卡止部83。卡止部83从防脱主体部81的上缘和下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腔;端子,其收纳于所述腔内,并具备电线连接部;电线,其与所述端子的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橡胶栓,其外嵌于所述电线,并且与所述腔的内壁密合;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电线和所述橡胶栓固定,所述电线在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与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部分之间具备振动吸收部,所述振动吸收部具有可挠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11 JP 2016-078840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腔;端子,其收纳于所述腔内,并具备电线连接部;电线,其与所述端子的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橡胶栓,其外嵌于所述电线,并且与所述腔的内壁密合;以及固定部,其将所述电线和所述橡胶栓固定,所述电线在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连接的部分与被所述固定部固定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増田健志桥本洋治郎中居和雄大谷弘寺泽岳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