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志文专利>正文

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99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是在木地板的任意相对两侧设有圆凸部及内凹部,该圆凸部的外侧面为凸弧状,而与该圆凸部外侧面凸弧状相对应的内凹部的内侧面为凹弧状,且其内凹部具有缓冲弹性,可将圆凸部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之间产生一紧配合的作用,经由此一紧配合作用而固定住两木地板,该木地板所设的圆凸部亦可为啮齿部,在其“紧配合”的作用下具有更良好的固定效果。(*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修用的木地板,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目前,木地板是室内最常见的装璜。装璜师付在从事木地板的装璜时,都是先将木地板一排排的排列整齐,再旋以钉铆,以使木地板可以稳固的附着在地板上,也有人甘脆使用“拼凑式地板”。但以自行购置木地板装璜而言,不管是不是专业师付,就算再小心,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以“拼凑式地板”而言,仍旧有其不理想之处,自行动手装璜,仍然是相当的困难。兹就目前木地板装璜所存在的问题论述如下凡是自行做过室内木地板装璜的人都知道,因为木地板铺在地上容易因为一时的不小心,而将已拼凑好而预备钉固的木地板踢散、弄乱,间接导致工作无法顺利且有效率的进行,给木地板装璜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有人将其改良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习用的板片(1),其主要在板片(1)的相对两侧各设有凸部(10)及凹部(11),之后再将板片(1)以其凸部(10)及凹部(11)相互组合之,如图2所示。但是因为这种板片(1)的设计也只是在板片(1)的任意相对两侧设有凸部(10)及凹部(11)而已,其稳固性依旧不是相当的理想。而使用拼凑式地板是相当方便,但是,目前市面上所售的拼凑式地板大都是塑胶或是泡棉制品,外表是相当的低俗,如果将其使用在较高级的地方,那就很不协调。本创作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生产制造的多年的经验,经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其可使一些人自行动手装璜时,能更得心应手,并能获得更完美的效果。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而使木地板在装璜固定时,不会因为不熟悉木工的原因,而导致受伤,且因其不用钉铆,故无需顾虑如用钉铆重物施工时的任何不便。因此,本技术可提高功效,且具有创造性,相当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包括板片,板片相对两侧各设有凸部及凹部,其特征在于,木地板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圆凸部及内凹部,该圆凸部的外侧面为凸弧状,而与该圆凸部外侧面凸弧状相对应的内凹部的内侧面为凹弧状,且该具有缓冲弹性的内凹部,将圆凸部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之间产生一紧配合,经由此紧配合而固定住两木地板。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该木地板所设的圆凸部可设有啮齿部。而在其“紧配合”的作用下具有更良好的固定效果。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习用木地板未拼装时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习用木地板组合实施例剖面图。图2A是图2所示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契合部分的分解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未拼装时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A是图7所示契合部位的放大示意图。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主要是在一加工层(12)上设有木地板(2),而于木地板(2)的任意相对两侧设有圆凸部(21)及内凹部(22),该圆凸部(21)的外侧面呈凸弧状,与其相对应的内凹部(22)的内侧面则呈凹弧状,再将其圆凸部(21)的凸弧状外侧面与内凹部(22)的凹弧状内侧面相互契合,如图5、图6所示。因为其内凹部(22)具有缓冲弹性,故可将圆凸部(21)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21)间产生一紧配合的作用,间接使得两片木地板(2)因为圆凸部(21)及内凹部(22)的紧配合作用而可固定住。如果不用工具拆除,就不用耽心其两块木地板分开,如果再施以钉铆之物的话,会使木地板的铺设更加的稳固,故相当具有实用性。而且,本技术其圆凸部(21)还可以设有如图7所示的啮齿部(3)构造,而可以在其紧配合上具有更良好的固定效果。由以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在使用时相当便利而不费力,而且可以使得在设计室内进行装璜时,更方便的利用器材,提高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其结构简单,以其简单的形体能达到稳固实用的目的,对本业界来讲确实是一种创新结构。2、其具有稳固的功能,亦具有安全性和轻便性,由于其构造简单,故制造成本相当的低廉,且和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及使用价值来比较的话,实是物超所值,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3、其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上发展所需,且所揭露的结构设计亦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而且市面上亦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具有新颖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包括板片,板片相对两侧各设有凸部及凹部,其特征在于,木地板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圆凸部及内凹部,该圆凸部的外侧面为凸弧状,而与该圆凸部外侧面凸弧状相对应的内凹部的内侧面为凹弧状,且该具有缓冲弹性的内凹部,将圆凸部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之间产生一紧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木地板所设的圆凸部可设有啮齿部。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是在木地板的任意相对两侧设有圆凸部及内凹部,该圆凸部的外侧面为凸弧状,而与该圆凸部外侧面凸弧状相对应的内凹部的内侧面为凹弧状,且其内凹部具有缓冲弹性,可将圆凸部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之间产生一紧配合的作用,经由此一紧配合作用而固定住两木地板,该木地板所设的圆凸部亦可为啮齿部,在其“紧配合”的作用下具有更良好的固定效果。文档编号E04F15/04GK2378463SQ9921125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曾志文 申请人:曾志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木地板组合构造,包括板片,板片相对两侧各设有凸部及凹部,其特征在于,木地板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圆凸部及内凹部,该圆凸部的外侧面为凸弧状,而与该圆凸部外侧面凸弧状相对应的内凹部的内侧面为凹弧状,且该具有缓冲弹性的内凹部,将圆凸部容纳其间,而与圆凸部之间产生一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曾志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