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及其流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833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及其流程方法,其结构包括:船艉平台、吊架结构、加长耙臂和弯管吊架,船艉平台设于耙吸挖泥船船尾,吊架结构与耙头和耙管连接,加长耙臂与船体连接,弯管吊架与加长耙臂连接。其中,加长耙臂包括:吸泥管弯头、吸泥软管、一字节、上耙管、上耙管吊环、第一万向节、第一旋转接头、中间耙管、中间耙管吊环、第二万向节、第二旋转接头、高压冲水软管、下耙管、下耙管吊环和加长吸泥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耙管的长度和增大耙管作业夹角,提高耙管的强度;通过对耙臂进行改进保证其运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及其流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耙吸挖泥船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疏浚需求量大大增加。国际上相继有一大批大型疏浚和吹填工程需实施,随着深海取砂工程的逐渐增多,疏浚船舶的原有最大挖深无法满足这类工程的挖深要求,从而导致流失了一部分的订单,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有一定的下滑,鉴于这种情况,增加耙吸挖泥船最大挖深的设备研究和改造已经是企业刻不容缓的研发课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艉平台、吊架结构、加长耙臂和弯管吊架,所述船艉平台设于耙吸挖泥船船尾,所述吊架结构与耙头和耙管连接,所述加长耙臂与船体连接,所述弯管吊架与加长耙臂连接;其中,所述加长耙臂包括:吸泥管弯头、吸泥软管、一字节、上耙管、上耙管吊环、第一万向节、第一旋转接头、中间耙管、中间耙管吊环、第二万向节、第二旋转接头、高压冲水软管、下耙管、下耙管吊环和加长吸泥软管,所述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艉平台(100)、吊架结构(200)、加长耙臂(300)和弯管吊架(400),所述船艉平台(100)设于耙吸挖泥船船尾,所述吊架结构(200)与耙头和耙管连接,所述加长耙臂(300)与船体连接,所述弯管吊架(400)与加长耙臂(300)连接;其中,所述加长耙臂(300)包括:吸泥管弯头(310)、吸泥软管(320)、一字节(330)、上耙管(340)、上耙管吊环(350)、第一万向节(360)、第一旋转接头(370)、中间耙管(380)、中间耙管吊环(390)、第二万向节(3100)、第二旋转接头(3200)、高压冲水软管(3300)、下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耙吸挖泥船的挖深增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艉平台(100)、吊架结构(200)、加长耙臂(300)和弯管吊架(400),所述船艉平台(100)设于耙吸挖泥船船尾,所述吊架结构(200)与耙头和耙管连接,所述加长耙臂(300)与船体连接,所述弯管吊架(400)与加长耙臂(300)连接;其中,所述加长耙臂(300)包括:吸泥管弯头(310)、吸泥软管(320)、一字节(330)、上耙管(340)、上耙管吊环(350)、第一万向节(360)、第一旋转接头(370)、中间耙管(380)、中间耙管吊环(390)、第二万向节(3100)、第二旋转接头(3200)、高压冲水软管(3300)、下耙管(3400)、下耙管吊环(3500)和加长吸泥软管(3600),所述吸泥软管(320)通过一字节(330)连接吸泥管弯头(310)和上耙管(340),所述上耙管吊环(350)设于上耙管(340)上,所述上耙管(340)通过第一万向节(360)与第一旋转接头(370)连接中间耙管(380),所述中间耙管吊环(390)设于中间耙管(380)上,所述中间耙管(380)通过第二万向节(3100)与第二旋转接头(3200)连接下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霖张戟金华郑金龙石启正吴士国杨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