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景业专利>正文

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064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包括渠道主体、阻水体和固定块;所述渠道主体整体为普通的凹槽状结构,且渠道主体的两侧沿壁顶部均通过混凝土固定有不锈钢材质的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设置有铲泥框和阻水体,铲泥框的外侧壁的下端纵向固定设置有楔体状的铲泥刀,且铲泥刀的顶部与铲泥框的内框底部相平齐,铲泥框内框底部中又开设有镶嵌槽,且镶嵌槽中滑动连接有阻水体,铲泥刀能够切近渠道底面进行淤泥铲除,若是从右向左进行移动,可将右端的阻水体向上升起,使得阻水体能够阻挡混合水,防止混合水直接从铲泥框中穿过,为混合泥水在铲泥框之间停留制造更多的时间,便于淤泥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环保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在农业方面应用极其广泛,特别是我国的农村,都需要水利渠道,但随着使用时间长了,由于水利渠道中的水一般较混浊,水中的泥浆在经过渠道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沉淀下来,形成堆积,此时严重影响水利渠道的畅通,此时需要雇佣人来处理堆积物,需要浪费更的时间和精力,而现有的水利渠道去污装置大多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477465.X中的一种水利渠道环保去污系统,属于水利工程
,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水利渠道的二边设有轨道,水利渠道的尽头设有拦杆,清扫车包括外壳、轨道轮、电源、电机I和电机II,电机I和电机II分别通过开关和开关与电源相连接,电机I的下部与清扫杆相连接,清扫杆的下部与清扫刷头相连接,清扫刷头的直径小于底部的宽度,电机II通过皮带与皮带轮相连接,解决了水利渠道中淤泥堆积的问题,主要应用于水利渠道方面。通过技术人员对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的技术分析发现,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运行时的由于渠道内本身空间狭窄,难以使用大型清污装置进行清理,而小型的清污装置由于结构轻质限制大多很难在水中进行清理,此外如上述专利中的清污装置,难以做到有效的泥水分离,只能够将淤泥堆积到一处待人工进渠内进行清理。因此,现有的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都存在:由于渠内操作空间限制,难以使用大型清污装置进行清理,而小型的清污装置由于结构轻质限制大多很难在水中进行清理,只能够将淤泥堆积到一处待人工进渠内进行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问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结构与功能性的改进,以解决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由于渠内操作空间限制,难以使用大型清污装置进行清理,而小型的清污装置由于结构轻质限制大多很难在水中进行清理,只能够将淤泥堆积到一处待人工进渠内进行清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由于渠内操作空间限制,难以使用大型清污装置进行清理,而小型的清污装置由于结构轻质限制大多很难在水中进行清理,只能够将淤泥堆积到一处待人工进渠内进行清理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中,具体包括:渠道主体、滑槽、齿台、装置平台、控制箱体、伺服电机、转动电机、齿轮、滑动架体、抽污泵、集水箱、集污箱、挡板、密封包套、过滤板、铲泥框、镶嵌槽、铲泥刀、进水管、排水管、抽水管、光电传感器、转轴、涡流桨、连接底板、矫正柱、止回块、阻水体和固定块;所述渠道主体整体为普通的凹槽状结构,且渠道主体的两侧沿壁顶部均通过混凝土固定有不锈钢材质的滑槽;所述渠道主体的前侧壁的上端与滑槽位置相对处外壁上横向设置有齿台;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体,且滑动架体整体恰好内置在渠道主体之间;所述滑动架体顶部平面上固定铺设有长方体状的装置平台;所述装置平台的顶部平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转动端朝向下方,并且伺服电机由支撑台固定支撑;所述伺服电机前端固定连接在长方体状的控制箱体的后端,且控制箱体顶部向后延伸有支撑板用于固定伺服电机;所述滑动架体底部平面四角上均竖直向下固定设置有矫正柱,且矫正柱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矩形的连接底板,其中连接底板的宽度与渠道主体的内渠了宽度相一致;所述伺服电机下端的转轴穿过装置平台和滑动架体转动连接在底板顶部平面上的轴承中,且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涡流桨;所述装置平台后端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污泵,且抽污泵右侧的装置平台上固定焊接有长方体状的集水箱,且集水箱的后端平面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污箱;所述抽污泵顶部与集水箱之间通过排水管相连通;所述抽污泵前端侧壁处通过两个平行的进水管穿过装置平台与下方沿矫正柱设置的抽水管相连通,且每一个所述矫正柱都对应设置有一根抽水管;所述滑动架体和矫正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的铲泥框,且铲泥框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装置平台的左侧壁前端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与控制箱体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体的前端,且转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装置平台连接在下方的齿轮上;所述渠道主体前端平面上端横向设置有齿台,且齿台与齿轮相互咬合。优选地,所述铲泥框的外侧壁的下端纵向固定设置有楔体状的铲泥刀,且铲泥刀的顶部与铲泥框的内框底部相平齐,铲泥框内框底部中又开设有镶嵌槽,且镶嵌槽中滑动连接有阻水体,其中,阻水体的顶部两端上均固定焊接有L状的固定块,特别的是,镶嵌槽的深度恰好为阻水体的高度的两倍;优选地,所述抽水管下端进水口位置均为朝向中间转轴的直接弯管状结构,且该抽水管的进水口位置又设置有斜切面;优选地,所述涡流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涡流桨沿连接底板顶部设置,而另一部分涡流桨则呈对称状设置在转轴的中部,其涡流桨的桨叶整体呈弧面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滑动架体整体呈工型状结构,且滑动架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滑轨,滑动架体恰好能够滑动卡接在滑槽中;优选地,所述集水箱的前端侧壁下端为向外倾斜的斜面状结构,且过滤板恰好设置在该处,其过滤板的孔隙度只能够允许水通过,而淤泥杂质则很难通过;优选地,所述集水箱的内箱底部为向后倾斜的斜面状结构,且集污箱所在位置低于集水箱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集水箱的内箱底部平面上和集污箱的前侧壁设置有向后呈倒刺状的止回块;优选地,所述集污箱的背面外边沿包套有密封包套,且密封包套中恰好从上向下滑动连接有挡板,其挡板的左右两侧边和底边匀能够插在密封包套。(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设置有铲泥框和阻水体,铲泥框的外侧壁的下端纵向固定设置有楔体状的铲泥刀,且铲泥刀的顶部与铲泥框的内框底部相平齐,铲泥框内框底部中又开设有镶嵌槽,且镶嵌槽中滑动连接有阻水体,其中,阻水体的顶部两端上均固定焊接有L状的固定块,特别的是,镶嵌槽的深度恰好为阻水体的高度的两倍,在向左进行淤泥铲除时,铲泥刀能够切近渠道底面进行淤泥铲除,若是从右向左进行移动,可将右端的阻水体向上升起,使得阻水体能够阻挡混合水,防止混合水直接从铲泥框中穿过,为混合泥水在铲泥框之间停留制造更多的时间,便于淤泥清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设置有涡流桨和抽水管,其中,涡流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涡流桨沿连接底板顶部设置,而另一部分涡流桨则呈对称状设置在转轴的中部,其涡流桨的桨叶整体呈弧面状结构,能够使得附近的水和淤泥等杂物快速的涡流起来,便于抽水管进行抽离,并且抽水管下端进水口位置均为朝向中间转轴的直接弯管状结构,且该抽水管的进水口位置又设置有斜切面,恰好能够使得涡流桨搅起来的泥水能够快速的经过抽水管外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设置有滑动架体和齿轮,首先,滑动架体整体呈工型状结构,且滑动架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柱状的滑轨,滑动架体恰好能够滑动卡接在滑槽中,从而使得滑动架体能够更加稳定固定在滑槽中,即使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也难以产生振动,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而渠道主体前端平面上端横向设置有齿台,且齿台与齿轮相互咬合,使得整个装置能够稳定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通过设置有集水箱和集水箱,集水箱的前端侧壁下端为向外倾斜的斜面状结构,且过滤板恰好设置在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用于对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进行降噪,其特征在于,包括:渠道主体(1)、滑槽(2)、齿台(3)、装置平台(4)、控制箱体(5)、伺服电机(6)、转动电机(7)、齿轮(8)、滑动架体(9)、抽污泵(10)、集水箱(11)、集污箱(12)、挡板(1201)、密封包套(1202)、过滤板(13)、铲泥框(14)、镶嵌槽(1401)、铲泥刀(15)、进水管(16)、排水管(17)、抽水管(18)、光电传感器(19)、转轴(20)、涡流桨(2001)、连接底板(21)、矫正柱(2101)、止回块(22)、阻水体(23)和固定块(2301);所述渠道主体(1)整体为普通的凹槽状结构,且渠道主体(1)的两侧沿壁顶部均通过混凝土固定有不锈钢材质的滑槽(2);所述渠道主体(1)的前侧壁的上端与滑槽(2)位置相对处外壁上横向设置有齿台(3);所述滑槽(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体(9),且滑动架体(9)整体恰好内置在渠道主体(1)之间;所述滑动架体(9)顶部平面上固定铺设有长方体状的装置平台(4);所述装置平台(4)的顶部平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转动端朝向下方,并且伺服电机(6)由支撑台固定支撑;所述伺服电机(6)前端固定连接在长方体状的控制箱体(5)的后端,且控制箱体(5)顶部向后延伸有支撑板用于固定伺服电机(6);所述滑动架体(9)底部平面四角上均竖直向下固定设置有矫正柱(2101),且矫正柱(210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矩形的连接底板(21),其中连接底板(21)的宽度与渠道主体(1)的内渠了宽度相一致;所述伺服电机(6)下端的转轴(20)穿过装置平台(4)和滑动架体(9)转动连接在底板(21)顶部平面上的轴承中,且转轴(20)上固定连接有涡流桨(2001);所述装置平台(4)后端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污泵(10),且抽污泵(10)右侧的装置平台(4)上固定焊接有长方体状的集水箱(11),且集水箱(11)的后端平面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污箱(12);所述抽污泵(10)顶部与集水箱(11)之间通过排水管(17)相连通;所述抽污泵(10)前端侧壁处通过两个平行的进水管(16)穿过装置平台(4)与下方沿矫正柱(2101)设置的抽水管(18)相连通,且每一个所述矫正柱(2101)都对应设置有一根抽水管(18);所述滑动架体(9)和矫正柱(210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的铲泥框(14),且铲泥框(14)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装置平台(4)的左侧壁前端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9),且光电传感器(19)与控制箱体(5)内部的电器元件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转动电机(7)固定设置在控制箱体(5)的前端,且转动电机(7)的转动轴穿过装置平台(4)连接在下方的齿轮(8)上;所述渠道主体(1)前端平面上端横向设置有齿台(3),且齿台(3)与齿轮(8)相互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用于对用于水利渠道的环保去污装置进行降噪,其特征在于,包括:渠道主体(1)、滑槽(2)、齿台(3)、装置平台(4)、控制箱体(5)、伺服电机(6)、转动电机(7)、齿轮(8)、滑动架体(9)、抽污泵(10)、集水箱(11)、集污箱(12)、挡板(1201)、密封包套(1202)、过滤板(13)、铲泥框(14)、镶嵌槽(1401)、铲泥刀(15)、进水管(16)、排水管(17)、抽水管(18)、光电传感器(19)、转轴(20)、涡流桨(2001)、连接底板(21)、矫正柱(2101)、止回块(22)、阻水体(23)和固定块(2301);所述渠道主体(1)整体为普通的凹槽状结构,且渠道主体(1)的两侧沿壁顶部均通过混凝土固定有不锈钢材质的滑槽(2);所述渠道主体(1)的前侧壁的上端与滑槽(2)位置相对处外壁上横向设置有齿台(3);所述滑槽(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体(9),且滑动架体(9)整体恰好内置在渠道主体(1)之间;所述滑动架体(9)顶部平面上固定铺设有长方体状的装置平台(4);所述装置平台(4)的顶部平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6),且伺服电机(6)的转动端朝向下方,并且伺服电机(6)由支撑台固定支撑;所述伺服电机(6)前端固定连接在长方体状的控制箱体(5)的后端,且控制箱体(5)顶部向后延伸有支撑板用于固定伺服电机(6);所述滑动架体(9)底部平面四角上均竖直向下固定设置有矫正柱(2101),且矫正柱(210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矩形的连接底板(21),其中连接底板(21)的宽度与渠道主体(1)的内渠了宽度相一致;所述伺服电机(6)下端的转轴(20)穿过装置平台(4)和滑动架体(9)转动连接在底板(21)顶部平面上的轴承中,且转轴(20)上固定连接有涡流桨(2001);所述装置平台(4)后端顶部固定设置有抽污泵(10),且抽污泵(10)右侧的装置平台(4)上固定焊接有长方体状的集水箱(11),且集水箱(11)的后端平面下端固定连接有集污箱(12);所述抽污泵(10)顶部与集水箱(11)之间通过排水管(17)相连通;所述抽污泵(10)前端侧壁处通过两个平行的进水管(16)穿过装置平台(4)与下方沿矫正柱(2101)设置的抽水管(18)相连通,且每一个所述矫正柱(2101)都对应设置有一根抽水管(18);所述滑动架体(9)和矫正柱(210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矩形的铲泥框(14),且铲泥框(14)的中部开设有矩形的通孔;所述装置平台(4)的左侧壁前端固定设置有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业葛静郭立军张永乐王辉邹青松曹祖元
申请(专利权)人:赵景业葛静郭立军张永乐王辉邹青松曹祖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