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9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包括旋梭座、旋梭轴和安装在旋梭轴上的旋梭,旋梭座内固定有套设于旋梭轴外的轴套,轴套的内壁与旋梭轴的外壁之间具有过油间隙,在轴套上安装有向过油间隙输油的油管接头;旋梭轴在安装旋梭的一端制有轴向空腔,轴向空腔的内端通过径向的进油孔与过油间隙连通,轴向空腔的外端向旋梭供油;轴向空腔的内壁制有将旋梭油从内端向外端输送的第一螺旋输油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梭轴内部的螺旋进油结构对油液产生驱动力,并能根据转速自动调节供油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的旋梭供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名称为一种旋梭供油装置,专利号为201310016710.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旋梭轴高速旋转实现自动供油的一种旋梭供油装置,包括轴套和旋梭轴,旋梭轴贯穿与轴套并可高速旋转,其中,所述的旋梭轴高速旋转使轴套上的泵油机构泵油,再通过轴套和旋梭轴上的输油机构给旋梭供油,所述的旋梭轴尾部安装有轴承,轴承两侧设置有卡簧,卡簧固定轴承防止旋梭轴轴向蹿动;轴承外径与轴套内径过盈配合,轴承内径与旋梭轴外径过盈配合,防止旋梭轴径向跳动。该专利技术通过通孔中安装的注塞弹簧配合凹槽在旋梭轴的高速旋转下构成一个简易式油泵并能完成活塞式泵油,从而向旋梭供油。但是在旋梭工作过程中,旋转速度的不同供油需求量也不同,供油过多会污染缝线、缝料,供油过少会引起磨损加重、噪声过大、甚至产生断线、线迹不良等问题。该专利通过注塞弹簧与凹槽配合构成的简易式油泵,无法准确的控制输油量,同时该结构仍然较为复杂,在旋梭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运转需求下,具有精度要求和加工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包括旋梭座(6)、旋梭轴(5)和安装在旋梭轴(5)上的旋梭(7),其特征是:所述的旋梭座(6)内固定有套设于旋梭轴(5)外的轴套(8),所述轴套(8)的内壁与旋梭轴(5)的外壁之间具有过油间隙(81),在轴套(8)上安装有向过油间隙(81)输油的油管接头(82);所述旋梭轴(5)在安装旋梭(7)的一端制有轴向空腔(51),轴向空腔(51)的内端通过径向的进油孔(52)与过油间隙(81)连通,轴向空腔(51)的外端向所述的旋梭(7)供油;所述轴向空腔(51)的内壁制有将旋梭(7)油从内端向外端输送的第一螺旋输油结构(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旋梭的螺旋进油结构,包括旋梭座(6)、旋梭轴(5)和安装在旋梭轴(5)上的旋梭(7),其特征是:所述的旋梭座(6)内固定有套设于旋梭轴(5)外的轴套(8),所述轴套(8)的内壁与旋梭轴(5)的外壁之间具有过油间隙(81),在轴套(8)上安装有向过油间隙(81)输油的油管接头(82);所述旋梭轴(5)在安装旋梭(7)的一端制有轴向空腔(51),轴向空腔(51)的内端通过径向的进油孔(52)与过油间隙(81)连通,轴向空腔(51)的外端向所述的旋梭(7)供油;所述轴向空腔(51)的内壁制有将旋梭(7)油从内端向外端输送的第一螺旋输油结构(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进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旋梭(7)具有轴安装部(7a),所述的轴安装部(7a)与旋梭轴(5)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进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旋梭轴(5)在过油间隙(81)的外壁制有第二螺旋输油结构(54)。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景眼汪作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舒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