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763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2
散热部件(26)对通过左光源(251a)和上左光源(253a)的动作而产生的热进行释放。散热部件(26)具有将中空部(268)划分出的壁部(267)。左光源(251a)和上左光源(253a)配置于隔着壁部(267)而与中空部(268)相对的位置。左光源(251a)和上左光源(253a)各自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光射出。安装于散热部件(26)的单一的反射镜部件,包含将从左光源(251a)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和将从上左光源(253a)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的反射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车辆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这种照明装置的一个例子的两轮车用前照灯。该前照灯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散热部件对从各光源产生的热进行释放。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收容于由壳体和透光罩划分的灯室内。透光罩具有起到透镜功能的部分。从各光源射出的光经过具有该透镜功能的部分,由此光在规定的朝向行进,通过规定的配光图案对该前照灯的前方进行照明。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5-1370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要求对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进行抑制。用于应对上述的要求的第一个方式是搭载于车辆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散热部件,其具有将中空部划分出的壁,对通过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动作而产生的热进行释放;以及单一的反射镜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配置于隔着所述壁而与所述中空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光射出,所述反射镜部件包含:第一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以及第二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根据上述的结构,通过反射镜部件的第一反射面对从第一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反射,通过反射镜部件的第二反射面对从第二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反射。能够更高效地利用布局自由度较高的在与照明装置的前后方向交叉的朝向上扩展的空间,因此如果与将从光源向前方射出的光通过形成于透光罩的透镜部进行配光控制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结构相比较,则容易抑制照明装置的前后方向的大型化。另外,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配置于表面积大的散热部件的与中空部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对通过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动作而产生的热进行释放。因此,能够减小为了得到期望的散热性能所需的散热部件的体积,能够抑制照明装置的大型化。并且,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是单一的反射镜部件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将向散热部件的安装所涉及的工时设为最小限度。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第一导线,其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线,其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配置于所述反射镜部件的后方。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安装于散热部件的反射镜部件承担将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覆盖隐藏的功能。由此,部件个数被削减,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或者,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第一导线,其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线,其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中空部内延伸。即,为了提高散热性而形成的中空部作为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布线空间被利用。由此,空间的利用效率提高,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在该情况下,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透光罩,该透光罩使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经过,所述透光罩安装于所述反射镜部件。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反射镜部件承担作为对灯室进行划分的壳体的功能。对反射镜部件的姿态进行调节的机构,根据需要设置于反射镜部件的外侧即可。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第三光源,该第三光源配置于隔着所述壁而与所述中空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三光源向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的朝向将光射出。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以高的空间利用效率对大于或等于三个光源进行配置。由此,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所述第一光源将用于对第一区域进行照明的光射出,所述第二光源将用于对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进行照明的光射出。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以高的空间利用效率配置用于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照明的多个光源,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光源和散热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用于应对上述的要求的第二方式是搭载于车辆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第一光源;第一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第一导线,其在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前方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第二光源;第二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第二导线,其在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前方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以及不透明罩,其至少从前方将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覆盖。如果留心以使得不妨碍反射光的行进,则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前方存在比较高的空间上的富裕。通过积极地利用如上所述的空间而进行与光源的电连接,从而如果与在反射面的后方进行与光源的电连接的结构相比较,则特别是在前后方向上能够对具有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进行抑制。另一方面,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由不透明罩至少从前方进行覆盖。因此,即使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前方配置与光源的电连接部,也能够避免其从前方被视觉识别。因此,能够避免商品价值的降低,并抑制具有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具有:第一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器,其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从前方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从前方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所述不透明罩至少从前方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覆盖。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在组装照明装置时进行的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连接作业高效化。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由不透明罩至少从前方进行覆盖。因此,即使在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前方配置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也能够避免它们从前方被视觉识别。因此,能够避免商品价值的降低,并使具有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的组装作业性提高。上述的照明装置能够以下述方式构成。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及所述不透明罩是单一的反射镜部件的一部分。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使反射镜部件承担将光源的电连接部覆盖隐藏的功能。由此,部件个数被削减,能够抑制具有多个光源的照明装置的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照灯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中的散热部件的斜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中的散热部件的斜视图。图9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前照灯的斜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正视图。图13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4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5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6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17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中的散热部件的斜视图。图18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中的散热部件的斜视图。图19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0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21是表示图11的前照灯可具有的调整机构的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对实施方式的例子详细地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将各部件设为能够识别的大小而对比例尺进行了适当变更。在附图中,箭头F表示图示出的构造的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搭载于车辆,该照明装置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散热部件,其具有将中空部划分出的壁,对通过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动作而产生的热进行释放;以及单一的反射镜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配置于隔着所述壁而与所述中空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光射出,所述反射镜部件包含:第一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以及第二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7 JP 2016-089552;2016.04.27 JP 2016-089551.一种照明装置,其搭载于车辆,该照明装置具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散热部件,其具有将中空部划分出的壁,对通过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动作而产生的热进行释放;以及单一的反射镜部件,其安装于所述散热部件,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配置于隔着所述壁而与所述中空部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各自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光射出,所述反射镜部件包含:第一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以及第二反射面,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向规定的方向进行反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具有:第一导线,其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线,其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配置于所述反射镜部件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具有:第一导线,其与所述第一光源电连接;以及第二导线,其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中空部内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具有透光罩,该透光罩使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裕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