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机器及改造该机器的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登记一种具有多段气圈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设计为通过捻纱或纺纱机器来实施。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建议开发一种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方法(该方法使得工作更快,而不会增加在纺织和/或加捻过程中出现的纱线的应力),以及用于使用该方法进行纺纱和/或捻纱的机器以及改造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机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纺织工业中,即在纺织和加捻工业中,连续环锭纺纱机、环锭捻纱机、多捻捻纱机、倍捻捻纱机、垂直布线、电缆捻纱机等的使用是众所周知的。所有这些为纱线提供加捻的机器都必须使纱线相对于旋转中心一段距离而旋转,以节省机器的部件所占用的空间,这产生称为“气圈”的旋转图形。该气圈由具有中心旋转轴的旋转区域或体积来定义,例如具有圆锥形体积。纺纱和加捻机器的制造商趋向于通过物理限制来抑制或减小气圈以避免气圈直径增加,并尽可能地降低气圈的高度。这样,在加捻和/或纺织过程中在纱线中产生的应力更低,以避免对纱线的可能损害、影响其质量及在生产过程中的破损,因此转速或角速度受到限制而且必须被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中纱线在纱线喂入装置(1)之间流向纱线拾取装置,所述纱线拾取装置连接至驱动装置,以便以预定速度旋转所述纱线拾取装置,其中由于存在加捻装置,因而在位于喂入装置(1)和所述拾取装置之间的点处产生气圈段,其特征在于,纱线加捻装置的转速值设为,使得沿所述喂入装置(1)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之间的距离产生具有振荡螺旋直径的螺旋状路径,从而通过操作所述加捻装置,所述纱线的路径产生从产生气圈的直径开始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形成至少两段彼此连续的气圈(B)的至少一个双曲面结构(E)。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30 ES P201631732;2017.03.16 ES P2017303521.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中纱线在纱线喂入装置(1)之间流向纱线拾取装置,所述纱线拾取装置连接至驱动装置,以便以预定速度旋转所述纱线拾取装置,其中由于存在加捻装置,因而在位于喂入装置(1)和所述拾取装置之间的点处产生气圈段,其特征在于,纱线加捻装置的转速值设为,使得沿所述喂入装置(1)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之间的距离产生具有振荡螺旋直径的螺旋状路径,从而通过操作所述加捻装置,所述纱线的路径产生从产生气圈的直径开始的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具有形成至少两段彼此连续的气圈(B)的至少一个双曲面结构(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生气圈的直径开始的所述旋转体具有2至20个双曲面结构(E)。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段的高度(LB)至少是产生所述气圈段的直径(DB)的两倍。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段的高度(LB)是产生所述气圈段的直径(DB)的5至50倍。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段的高度(LB)是产生所述气圈段的直径(DB)的5至25倍。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拾取装置为卷绕筒管(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喂入装置(1)为供应筒管。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B)段的高度至少是所述纱线拾取装置的高度的两倍。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圈(B)段的高度至少是所述纱线喂入装置的高度的两倍。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3)穿过位于纱线拾取装置和/或喂入装置之前的位置处的拉伸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包括与连接至纱线拾取装置的筒管轨(6)偶联的游标(5)。12.用于纺纱和/或捻纱的机器,其包括:-供应至少一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迪·加朗·利翁格拉斯,艾伯特·加朗·利翁格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特威斯特普非特公司,卡桑康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班牙,E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