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40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氯化镨与芦丁反应制备得到芦丁镧配合物;然后,在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套中反应釜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92~95%,棕榈树皮粉:3~6%,再加入芦丁镨配合物:1.0~3.0%,盖好密封盖,置于恒温箱中,温度在100±2℃恒温,反应4 h,得到棕色透明液体,为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掺杂稀土镨的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不需要二次修饰既可以具有荧光性能稳定性高、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镨元素的掺杂使其荧光性能可提高52%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发光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碳量子点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之后的一种新型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光漂白,无毒(低毒)且表面易功能化,被定义为理想的荧光标记和检测材料。碳量子点除自身具有广泛应用外,基于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是目前的热点课题。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而成,每种组成材料相互协同,不仅发挥各自的优势,还可拥有新的性能。因此,基于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研究是碳量子点功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碳量子点是以碳为骨架结构的纳米材料,是一种分散的、尺寸小于10nm的类球形纳米颗粒,一般包括纳米金刚石、碳颗粒和石墨烯量子点,也称碳点、碳纳米点、碳纳米晶。与各种金属量子点类似,碳量子点在光照情况下可以发出明亮的荧光。碳量子点是荧光碳纳米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具有独特的小尺寸特性和优越的荧光性质:碳量子点荧光明亮、稳定,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且发射波长可通过改变材料的粒径大小和组成来调控,无光漂白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1)A溶液配置: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去离子水:93~97%,氯化镨:3~7%,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到室温,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2)B溶液配置: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甲醇:86~90%,芦丁:10~14%,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到室温,搅拌均匀,得到B溶液;(3)芦丁镨配合物的制备:将B溶液置于反应器中,搅拌,温度升至70±2℃,将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滴加完毕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为9.0,在70±2℃恒温,搅拌反应6 h,可得到大量沉淀,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棕榈树皮为碳源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工艺步骤:(1)A溶液配置: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去离子水:93~97%,氯化镨:3~7%,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到室温,搅拌均匀,得到A溶液;(2)B溶液配置: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甲醇:86~90%,芦丁:10~14%,加热搅拌溶解,冷却到室温,搅拌均匀,得到B溶液;(3)芦丁镨配合物的制备:将B溶液置于反应器中,搅拌,温度升至70±2℃,将A溶液滴加到B溶液中,滴加完毕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为9.0,在70±2℃恒温,搅拌反应6h,可得到大量沉淀,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后,再用甲醇洗涤2~3次,真空干燥得到芦丁镨配合物;(4)镨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在带有聚四氟乙烯衬套中反应釜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芝翟玉博杨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