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士杰专利>正文

一种遮阳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14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阳篷,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篷布连接的向内开口、外轮廓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箱盒与托架,托架与连接构件连接,箱盒坐于托架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之中,其卷布手柄伸出箱盒外,可折叠撑紧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拢撑开操作方便,卷布机构始终置于箱盒内,可折叠撑紧杆、遮阳布不用时可收拢置于箱盒及前杆内,从而免遭日晒雨淋增加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可折叠撑紧杆及卷布机构将遮阳布收拢及撑开的遮阳蓬。目前,已有利用可折叠撑紧杆及卷布机构将遮阳布收拢及撑开的遮阳蓬,这种遮阳蓬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件、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蓬布连接的前杆,它较以往的遮阳蓬具有收拢及撑开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无论遮阳蓬是否撑开,其可折叠撑紧杆、卷布机构及遮阳布始终暴露在外面,遭受日晒雨淋,因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拢及撑开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遮阳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蓬布连接的前杆,它还设有箱盒与托架,托架与上述与墙面的连接构件连接,箱盒外表面的形状与托架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箱盒坐于托架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之中,其卷布手柄伸出箱盒外,可折叠撑紧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上述前杆为向内开口、与箱盒的前部轮廓相配合、外轮廓的横截面为“U”形的构件。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盒的顶部的前端设有清洁毛条。所述的托架在与可折叠撑紧杆连接处设有可折叠撑紧杆倾斜角调节槽。所述可折叠撑紧杆与前杆连接处设有固定件和调节件,固定件与前杆连接,调节件分别与固定件及可折叠撑紧杆连接。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收拢及撑开操作方便的同时,本技术的卷布机构始终置于箱盒内,遮阳布在不用时可收拢置于箱盒内,可折叠撑紧杆收拢时置于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内,从而免遭日晒雨淋,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具备清洁毛条的本技术在收拢遮阳布时,可将遮阳布上的杂物去除;具备角度调节槽的本技术可方便地调整可折叠撑紧杆的倾斜角,也即遮阳布的倾斜角;具备固定件和调节件的本技术,不仅可方便地调整可折叠撑紧杆在前杆上的位置,以适应遮阳布的不同长度需要,并可调整可折叠撑紧杆与前杆的相对角度,使得在调整遮阳布倾斜角后,遮阳布收拢时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也能正好罩住已折叠的可折叠撑紧杆及箱盒的前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托架、可折叠撑紧杆、箱盒的结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卷布机构与箱盒的结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折叠撑紧杆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可折叠撑紧杆与前杆的结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可折叠撑紧杆、向内开口且与箱盒4的前部轮廓相配合、外轮廓的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3、箱盒4与托架5,托架5与上述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连接,箱盒4外表面的形状与托架5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箱盒4坐于托架5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4之中,卷布机构包括卷筒6、与卷筒6同轴的斜齿轮7、与斜齿轮7配合的蜗杆8,其卷布手柄9伸出箱盒4外箱盒4的顶部为上盖24,上盖24的前端设有槽25,槽25中设有清洁毛条26,遮阳布2在上盖24的下方进入箱盒4中。托架5的前端设有可折叠撑紧杆的固定槽10,固定槽10可以为上下两个互相配合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槽,以便于调整可折叠撑紧杆倾斜角。可折叠撑紧杆由空心的大杆11和小杆12结合而成,大杆11的后端设有大杆后关节13及大关节14,大杆后关节13与大关节14可转动连接,大关节14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槽10上,从而实现可折叠撑紧杆与托架5的连接;大杆11的前端套有大杆中关节15,小杆12的后端套有小杆中关节16,大杆中关节15与小杆中关节16可转动连接,小杆中关节16上设有钢丝绳夹紧件17,大杆11中设有被预置张力的弹簧18,弹簧18一端与大杆后关节13连接,另一端通过钢丝19与设在小杆中关节16上的钢丝绳夹紧件17连接,从而实现大杆11和小杆12的连接;小杆12的前端设有小杆前关节20、调节件21、固定件22,小杆前关节20与调节件21可转动连接,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3的上部后端设有遮阳布2的固定槽27,前杆3的“U”形内部设有供固定件22移动的槽29及轨道28,固定件22根据遮阳布2、大杆11和小杆12的长度在前杆3上选择一合适位置后与前杆3固定连接,调节件21与固定件22通过螺栓23连接,当遮阳布2的倾斜角调整后,松开螺栓23,调整前杆3相对可折叠撑紧杆的角度,使得遮阳布2的倾斜角调整后,遮阳布收拢时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3也能正好罩住已折叠的可折叠撑紧杆及箱盒4的前部。由于弹簧18有预置张力,所以其始终有回缩力存在,因而有将大杆11和小杆12变为一直线的趋势,从而将遮阳布2撑紧。权利要求1.一种遮阳蓬,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蓬布(2)连接的前杆(3),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箱盒(4)与托架(5),托架(5)与上述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连接,箱盒(4)外表面的形状与托架(5)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箱盒(4)坐于托架(5)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4)之中,其卷布手柄(9)伸出箱盒(4)外,可折叠撑紧杆的另一端与托架(5)相连,上述前杆(3)为向内开口、与箱盒(4)的前部轮廓相配合、外轮廓的横截面为“U”形的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盒的顶部的前端设有清洁毛条(2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5)在与可折叠撑紧杆连接处设有可折叠撑紧杆倾斜角调节槽(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遮阳蓬,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撑紧杆与前杆(3)连接处设有固定件(22)和调节件(21),固定件(22)与前杆(3)连接,调节件(21)分别与固定件(22)及可折叠撑紧杆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篷,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篷布连接的向内开口、外轮廓横截面为“U”形的前杆、箱盒与托架,托架与连接构件连接,箱盒坐于托架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之中,其卷布手柄伸出箱盒外,可折叠撑紧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本技术收拢撑开操作方便,卷布机构始终置于箱盒内,可折叠撑紧杆、遮阳布不用时可收拢置于箱盒及前杆内,从而免遭日晒雨淋增加使用寿命。文档编号E04F10/00GK2349288SQ9824562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8日专利技术者黄士杰 申请人:黄士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阳蓬,包括卷布机构、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可折叠撑紧杆、与可折叠撑紧杆及蓬布(2)连接的前杆(3),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箱盒(4)与托架(5),托架(5)与上述与墙面的连接构件(1)连接,箱盒(4)外表面的形状与托架(5)内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箱盒(4)坐于托架(5)之中,卷布机构设于箱盒(4)之中,其卷布手柄(9)伸出箱盒(4)外,可折叠撑紧杆的另一端与托架(5)相连,上述前杆(3)为向内开口、与箱盒(4)的前部轮廓相配合、外轮廓的横截面为“U”形的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黄士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