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敏专利>正文

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及喷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04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墙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及喷涂方法,其中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石膏粉90~96份,水52~60份,软质粘土10~26份,有机硅树脂10~20份,玻化微珠3~6份,减水剂2~3份,交联剂1~2份,膨胀石墨1~2份。一种使用墙面喷涂原料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玻纤布的预处理;2)第一层墙面处理;3)第二层墙面处理;4)整体墙面后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墙面喷涂的防水性、保温性和抗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及喷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墙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及喷涂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的建筑领域,会对建筑物的内外墙面进行装饰处理,使得建筑物美观实用。目前,对墙面的装饰处理方式包括两种:即涂覆涂料或油漆和粘贴瓷砖和石材。前者普遍存在保温性和防潮性差,易产生龟裂、脱落、褪色、发霉等问题。后者施工成本高、铺贴作业周期长、平整度难控制,砖体易脱落、容易出现渗水现象。因此,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墙面处理方式,既墙面喷涂处理方式,先对喷涂原料进行混合,并将其加入空压机内通过喷涂枪进行喷漆工作,具有施工简单、快速,表面平整度和均匀度易控制的优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墙面喷涂原料在防水性、保温性、以及抗裂方面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及喷涂方法,提高墙面喷涂的防水性、保温性和抗裂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的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石膏粉90~96份,水52~60份,软质粘土10~26份,有机硅树脂10~20份,玻化微珠3~6份,减水剂2~3份,交联剂1~2份,膨胀石墨1~2份。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玻化微珠,玻化微珠本身呈不规则球状颗粒,内部多孔空腔结构,表面玻化封闭,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通过加入软质粘土和水,软质粘土快速溶化在水中,形成粘稠状,贴附在玻化微珠的表面,在玻化微珠表面形成厚厚的一层隔水层,使得玻化微珠的防水效果加强。同时,由于玻化微珠和软质粘土两者本身具有防火效果,并且两者之间不会出现相克或相互反应的情况,所以防火效果更佳。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膨胀石墨,膨胀石墨不溶于水,膨胀石墨通过交联剂的作用与玻化微珠进行结合,由于玻化微珠的结构为内部多孔,表面玻化封闭,而膨胀石墨为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物质,增加了玻化微珠与其他物质的结合度,通过膨胀石墨的多孔结构作为结合通道,使得玻化微珠与其他物质的融合性更好,这样便于原料的混合和成型,缩短了混合时间。同时,膨胀石墨和玻化微珠形成两层多孔结构,随着两者的混合,两者之间的多孔结构进行交叉,形成更加复杂的网状结构,并且网孔相较于玻化微珠的孔径有明显的缩小,使得原料的整个结构比较稳定,且增强了整个原料的抗裂性能。膨胀石墨和玻化微珠均具有保温效果,两者形成的网状结构,其保温效果更好,且能够承受的温度更高。3、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膨胀石墨为疏松多孔结构,该结构允许非碳质反应物插入石墨层间,与碳素的六角网络平面结合的同时又保持了石墨层状结构的晶体化合物。它不仅具有本身膨胀石墨的特性,并且插入的物质与膨胀石墨形成新的性能。其中有机硅树脂进入膨胀石墨的孔隙中,有机硅与膨胀石墨交联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形成抗老化的性能。进一步,石膏粉96份,水54份,软质粘土21份,有机硅树脂17份,玻化微珠5份,减水剂2份,交联剂1份,膨胀石墨2份。该原料的质量份数是最佳的,原料内部的各个成分相对稳定,且防水性、保温性和抗老化性能较好。进一步,有机硅树脂为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或苯基三氯硅烷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减水剂为脂肪酸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或氨基磺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一种使用墙面喷涂原料的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玻纤布的预处理:首先将玻纤布浸泡在湿凝胶内,浸泡时间为5~8min;之后,对浸泡后的玻纤布采用高温常压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形成新的玻纤布;步骤2)第一层墙面处理:直接在墙面基层上安置新的玻纤布,在新的玻纤布上表面沿着竖直方向固定多个隔板,形成第一层墙面,隔板之间平行等间距排列,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距离为1.5~2m,隔板的厚度为3~4cm;步骤3)第二层墙面处理:采用喷涂原料高压喷涂在相邻两个隔板之间的新的玻纤布上,形成第二层墙面,第二层墙面的外表面与隔板相齐平;步骤4)整体墙面后处理:对第二层墙面的外表面进行压平收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将玻纤布浸泡在湿凝胶内,使得湿凝胶填充在玻纤布的网孔内,然后对其进行高温常压干燥处理,使得湿凝胶内部的水分被空气替代,从而形成气凝胶,这样玻纤布的网孔内填充物变为气凝胶,气凝胶本身质量很轻,这样减少了玻纤布的整体重量,减少了整体墙面的承载重量。同时,气凝胶具有一定高弹性,这样整个玻纤布的弹性更强,将玻纤布固定在墙面上时,可以对玻纤布的拐角处进行拉伸,使得整个墙面均可以铺设到,避免出现死角。而且,气凝胶本身具有抗压性,整个玻纤布的抗压性也会大大提高,并且在后期喷涂过程中,不会出现玻纤布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玻纤布的结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等间距排列的隔板,将墙面分割为多块,这样喷涂原料的面积大大减小,喷涂原料不会到处发散,喷涂比较均匀,只需要一次性喷涂第一层墙面即可,与现有的大面积喷涂墙面相比,喷涂效果更佳,且减少了一次喷涂环节,提高了墙面喷涂的工作效率。同时,采用隔板作为第二层墙面的一部分,增强了墙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步骤1)中浸泡后的玻纤布所处的温度为45~100℃,便于使湿凝胶内的溶液受热排出,形成压临界状态,从而空气填充凝胶的孔隙内,使得湿凝胶变成气凝胶,改变玻纤布的各项性能。进一步,步骤3)中喷涂的压力为0.2~0.5MPa,通过将喷涂压力控制在该范围内,可以喷涂原料的范围一定,喷涂原料比较均匀,且不会使新的玻纤布过度变形,从而保证墙面喷涂较平整,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墙面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隔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墙面基层1、第一层墙面2、隔板3、空腔4、通气孔5、第二层墙面6、加固墙7。下面以实施例1为例详细描述,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在表1和表2中体现,未示出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包括按照质量份数的如下组分:石膏粉180g,水104g,软质粘土20g,有机硅树脂20g,玻化微珠6g,减水剂5g,交联剂3g,膨胀石墨2g。有机硅树脂为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或苯基三氯硅烷中的任意一种。减水剂为脂肪酸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或氨基磺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墙面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墙面基层1、第一层墙面2和第二层墙面6,第一层墙面2包括含有气凝胶的新的玻纤布,新的玻纤布与墙面基层1进行粘接,新的玻纤布的外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竖向设置的隔板3,相邻两个隔板3之间等间距排列,隔板3内开设有空腔4,空腔4向外开设有开口,隔板3的侧壁开设有通气孔5,相邻两个隔板3之间设有第二层墙面6,隔板3的空腔4内设置有加固墙7,第二层墙面6、加固墙7和隔板3的开口处齐平。针对墙面结构进行喷涂的方法:1)首先将玻纤布浸泡在湿凝胶内,浸泡时间为5min;之后,对浸泡后的玻纤布采用高温常压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形成新的玻纤布,浸泡后的玻纤布所处的温度为45℃。2)直接在墙面基层1上安置新的玻纤布,在新的玻纤布上表面沿着竖直方向螺栓连接多个隔板3,形成第一层墙面2,隔板3之间平行等间距排列,相邻两个隔板3之间的距离为1.5m,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的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石膏粉90~96份,水52~60份,软质粘土10~26份,有机硅树脂10~20份,玻化微珠3~6份,减水剂2~3份,交联剂1~2份,膨胀石墨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的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石膏粉90~96份,水52~60份,软质粘土10~26份,有机硅树脂10~20份,玻化微珠3~6份,减水剂2~3份,交联剂1~2份,膨胀石墨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粉96份,水54份,软质粘土21份,有机硅树脂17份,玻化微珠5份,减水剂2份,交联剂1份,膨胀石墨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为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或苯基三氯硅烷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脂肪酸系减水剂、萘系减水剂或氨基磺酸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面喷涂原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或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面喷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敏尹飞云墙林余利海蒲健
申请(专利权)人:熊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