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导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丝。
技术介绍
导丝被用于将在如下的治疗中使用的导管导入、诱导至目标部位:外科手术困难的部位的治疗、或以对人体的低侵入为目的的治疗、心脏疾病的血管造影这样的检查、治疗等。例如PCI(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中使用的导丝在X射线透视下,以使导丝的前端比球囊导管的前端更突出的状态将其与球囊导管一同插入至作为目标部位的冠状动脉(冠动脉)的狭窄部的近前。接下来,导丝将球囊导管的前端部诱导至狭窄部附近。这样的手术中使用的导丝的柔软性和恢复性、以及将来自手边部分的转矩有效地传递至前端部的转矩传递性优异,是优选的。导丝的这种特性对于在复杂地弯曲的血管内将球囊导管等治疗器械诱导至目标部位而言是重要的。然而,基于提高血管选择性的目的,PCI中使用的导丝存在对导丝的芯线的前端部进行赋形(成形)的情况。已知为了使该赋形容易,将芯线的前端部制成平板状(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但是,对于将芯线的前端部制成平板状的导丝而言,芯线前端部的刚性降低,导丝的转矩传递性降低。另外,能将芯线制成平板状的长度存在极限,存在能 ...
【技术保护点】
1.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具备具有挠性的第一芯线和具有挠性的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芯线独立构成,其中,所述第一芯线具有第一板状部和第一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形成板状,所述第一线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基端侧连续地设置、并形成比所述第一板状部更细的线状,所述第二芯线具有第二板状部和与所述第一板状部重叠地配置的第二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形成板状、并与所述第一线状部重叠地配置,所述第二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前端侧连续地设置、并形成比所述第二板状部更细的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7 JP 2016-1599891.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具备具有挠性的第一芯线和具有挠性的第二芯线,所述第二芯线相对于所述第一芯线独立构成,其中,所述第一芯线具有第一板状部和第一线状部,所述第一板状部形成板状,所述第一线状部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基端侧连续地设置、并形成比所述第一板状部更细的线状,所述第二芯线具有第二板状部和与所述第一板状部重叠地配置的第二线状部,所述第二板状部形成板状、并与所述第一线状部重叠地配置,所述第二线状部与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前端侧连续地设置、并形成比所述第二板状部更细的线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中,所述第二芯线比所述第一芯线更短,所述第二芯线的至少前端部及基端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芯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丝,其中,沿导丝长度方向的从所述第一板状部的前端到所述第二板状部的基端的长度为0.5mm以上且250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丝,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