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吸收性物品用顶部片材、以及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922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至少二层结构的无纺布,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均各自具有特定的纤度,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直径大于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直径,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均具有即使与水接触也可维持亲水性的高度的亲水性,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均具有相同的亲水性。该无纺布的选自质地、回湿量、吸液速度、扩散长度、(回湿量、吸液速度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保存性等中的至少1种得到改良,可适合地用于吸收性物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吸收性物品用顶部片材、以及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吸收性物品用片材、以及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更具体而言,涉及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无纺布、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用顶部片材、以及包含其的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作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和卫生护垫等吸收性物品的顶部片材,提出了一种具有二层结构的无纺布。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用顶部片材,其由无纺布形成,所述无纺布是具有与使用者的肌肤接触的第一纤维层以及与其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二层结构的无纺布,第一纤维层的纤维具有更小的特定的纤维直径(11~18μm),第二纤维层的纤维具有更大的特定的纤维直径(19~31μm),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基重均为特定值(7~30g/m2)。专利文献1记载了:因无纺布具有这种特征而能够使顶部片材的质地良好,且能够降低回湿量。进而,专利文献1记载了: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纤维均进行了亲水化,出于能够使回湿量进一步降低的理由,优选按照与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相比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亲水化度更容易因与水的接触而降低的方式进行了亲水化。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其由具有配置在肌肤侧的上层和配置在吸收体侧的下层的层叠无纺布形成,在液体透过前,与上层相比下层的亲水度更高或大致相等,在液体透过后,作为上层所使用的亲水油剂,选择其耐水性与下层所使用的亲水油剂的耐水性相比明显更高的亲水油剂,由此,与下层相比上述上层的亲水度明显变高。专利文献2记载了:根据该吸收性物品的表面片材,液体透过性在使用吸收性物品时以稳定的状态得以维持,能够在使用中长时间防止尿液、经血等液体的表面流动和回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683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3240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吸收性物品而言,除了要求质地和回湿量之外,吸液速度、扩散长度、(回湿量、吸液速度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保存性、成本等性质也要求改良。进而,尿布等不会一湿就立即更换,因此,能够应对反复排泄(即反复耐久性)是极其重要的。专利文献1记载了:对二层结构的无纺布进行亲水化,并且优选若第一纤维层的纤维与水接触则其亲水化度容易发生降低。但是,专利文献1在其实施例中对于亲水化度及其耐水性没有任何具体记载,此外,对于质地和回湿量之外的性质也没有任何公开。另外,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无纺布和表面片材的特征在于,在配置于肌肤侧、构成在使用时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面(通常也称为肌肤接触面)的纤维层以及构成上述肌肤接触面的相反侧表面且在使用时不接触佩戴者的肌肤而构成与吸收体相对的表面的纤维层中,对于液体的亲水性强度(亲水化度)和即使与液体接触亲水性的强度也难以降低,换言之,对于亲水性液体的耐久性在上下的纤维层不同。为了获得这样的无纺布、表面片材,对于构成这些纤维层的合成纤维,使考虑了对于液体的亲和性的强度(例如亲水性)、接触液体时的耐久性(即使与液体接触也难以从纤维上脱落)的亲水化剂(也称为纤维处理剂)附着于纤维表面,在此基础上制造无纺布。但是,在制造二层结构的无纺布的情况下,无纺布以卷成卷状的形式进行制造、保管、出货,此时性质不同的纤维在彼此密合的状态下加以保管。在长期保持卷成卷状的状态的情况下,若保管环境为高温多湿的环境,则亲水化剂在所使用的纤维处理剂不同的纤维层彼此接触的部分相互移动,制成吸收性物品时,有可能发挥不出所设计的性能。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惊讶地发现:具有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的至少二层结构的无纺布中,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均各自具有特定的纤度,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直径小于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直径,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即使与水接触也均可维持亲水性的高度,第一纤维层和第二纤维层这两者均实施了实质上相同的亲水性等,由此选自质地、回湿量、吸液时间、扩散长度、(回湿量、吸液时间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保存性等中的至少1种得以改良,并且发现:更优选选自回湿量、吸液时间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中的至少1种得以改良,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旨中,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2.8dtex,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7~5.6dtex,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和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这两者均实施了即使该纤维与水接触也可维持其亲水性的高度(亲水化度)的亲水化处理(即,纤维的亲水化度具有耐水性),其亲水性(亲水性的高度及其耐水性)实质上相同,以第一纤维层面向人的肌肤的方式配置无纺布。无纺布表面与水的亲和性可以用在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表面与水滴之间形成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即,可以说:接触角越小则无纺布与液体的亲和性(亲水性)越高,接触角越大则亲和性(亲水性)越低。另外,对于亲水性液体的耐久性可以用使液体透过前后的接触角的变化来表示。因而,本专利技术在其它主旨中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2.8dtex,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7~5.6dtex,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相对于与水接触前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A1)和相对于与水接触前的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A2)满足下述(I):(I):A1≤80°、A2≤≤80°、|A1-A2|<12相对于与水接触后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B1)和相对于与水接触后的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B2)满足下述(II):(II):-5≤(B1-A1)<40°、-5≤(B2-A2)<40°以第一纤维层面向人的肌肤的方式配置无纺布。专利技术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上述那样的特征,因此,选自质地、回湿量、吸液时间、扩散长度、(回湿量、吸液时间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保存性等中的至少1种得以改良。更优选选自回湿量、吸液时间和扩散长度的反复耐久性中的至少1种得以改良。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水滴与纤维(表面)所成的接触角。图2示意性地示出为了测定水透过后的接触角而用于使水滴附着于无纺布样品的不锈钢制板材。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吸收性物品通常包含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材和液体透过性的顶部片材,在吸收体与顶部片材之间配置背面片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作为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的顶部片材进行配置。作为所述背面片材和吸收体,可以使用吸收性物品中通常使用的物质。例如,作为背面片材,可以使用具有透湿性或不具有透湿性的热塑性树脂的膜。例如,作为吸收体,可以使用将纸浆纤维、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或它们的混合物用卫生纸等纸等包裹或夹持而成的吸收体。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至少二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2.8dte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dtex~2.8dtex,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7dtex~5.6dtex,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和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这两者均具有即使这些纤维与水接触也会维持它们的亲水性的高度的亲水性,且它们的亲水性相同,以第一纤维层面向人的肌肤的方式配置无纺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31 JP 2016-0718481.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dtex~2.8dtex,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7dtex~5.6dtex,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和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这两者均具有即使这些纤维与水接触也会维持它们的亲水性的高度的亲水性,且它们的亲水性相同,以第一纤维层面向人的肌肤的方式配置无纺布。2.一种吸收性物品用无纺布,其是具有第一纤维层以及与该第一纤维层相邻的第二纤维层的无纺布,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0dtex~2.8dtex,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度为1.7dtex~5.6dtex,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于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纤维直径,相对于与水接触前的形成第一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A1和相对于与水接触前的形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的表面的离子交换水接触角A2满足下述(I):(I):A1≤80°、A2≤≤80°、|A1-A2|<12相对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保纪五百藏悦圣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纺控股株式会社大和纺合纤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