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685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35
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整体固定在需要提升的载重上面,包括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若干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通过联轴器与转换连接件相连接,转换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换滚筒相连接,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转换连接件再经联轴器连接转换滚筒,两个转换滚筒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起来,弹性连接件在两个转换滚筒上的缠绕方式相反;绳索缠绕在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上面且绳索在相邻作用力调节装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对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提升、拖拉一个不规则物体下的多点作用力之间的张力的实时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尤其适用于工况情况复杂、空间形状不规则物体下的多点作用力之间的张力的实时平衡。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工业提升过程中,主要都是使用绳索进行重物的提升,在一些形状不规则、质量又较大的重物的提升过程中,由于需要多根绳索进行提升,且各根钢丝绳之间的张力很难达到均衡,而各根钢丝绳之间张力差过大则会增大提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一般的张力平衡装置又很难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重物提升过程中绳索的张力平衡,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张力平衡装置可以适用于工况情况复杂、空间形状不规则物体下的多点作用力之间的张力的实时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提升过程中对于形状不规则且质量较大的重物的提升时,多根绳索之间张力不均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能够对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提升、拖拉一个不规则物体下的多点作用力之间的张力的实时平衡,且作用点的位移调节长度大,结构简单易布置,调节迅速,空间利用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体固定在需要提升的载重上面,包括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若干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通过联轴器与转换连接件相连接,转换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换滚筒相连接,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连接转换连接件再经联轴器连接转换滚筒,两个转换滚筒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起来,弹性连接件在两个转换滚筒上的缠绕方式相反;绳索缠绕在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上面且绳索在相邻作用力调节装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空间分布的作用力分别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的绳索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具有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若干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各个作用力调节装置单元的空间位置可以根据使用的场合适当的调整,各个作用力调节装置单元之间通过联轴器、转换连接件、转换滚筒及弹性连接件实现钢丝绳张力的实时自适应调节。本专利技术能对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比如多根绳索、链条、弹性杆等提升、拖拉一个不规则物体下的多点作用力之间的张力的实时平衡,且作用点的位移调节长度大,结构简单易布置,调节迅速,空间利用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锥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分别为端部轴承座和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4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锥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均为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5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锥齿行星轮系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分别为端部轴承座和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6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锥齿行星轮系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均为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7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直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分别为端部轴承座和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8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直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均为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9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直齿轮+直齿行星轮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分别为端部轴承座和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10是本专利技术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采用直齿轮+直齿行星轮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端的轴承座均为具有滑环的中部轴承座。图中:1、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2、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3转换滚筒,4、弹性连接件,5、联轴器,6-1、齿轮箱,6-2、万向节,1-1、支撑轴,1-2、端部轴承座,1-3、锥齿轮组,1-4、绳索,1-5、滚筒,1-6、滑环,1-7、中部轴承座,2-3、锥齿行星轮系组,3-3、直齿轮组,4-3、直齿轮+直齿行星轮的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图1和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当该装置的空间结构调节完成之后,整体应该固定在需要提升的载重上面,该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包括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本实施例可以实现空间四个作用力的均衡,各个作用力调节装置单元的空间位置可以根据使用的场合适当的调整,作用力点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增加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数量来实现。其中,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连接件相连接,转换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滚筒3相连接,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5连接转换连接件再经联轴器5连接转换滚筒3,两个转换滚筒3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4连接起来,弹性连接件4在两个转换滚筒3上的缠绕方式相反;绳索1-4缠绕在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上面且绳索1-4在相邻作用力调节装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当一个转换滚筒3顺时针转动时,其相邻的转换滚筒3只能逆时针转动,空间分布的作用力分别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绳索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当两个转换滚筒3的轴线平行时,转换滚筒3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或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之间的转换连接件为齿轮箱6-1(例如图1中自上至下数第一至第四个转换连接件均为齿轮箱6-1);当两个转换滚筒3的轴线不平行时,转换滚筒3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或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之间的转换连接件则为万向节6-2(例如图1中自下至上数第一和第二个转换连接件均为万向节6-2)。实施例里的所述的弹性连接件4可以为转换绳索1-4或转换链条。进而,当弹性连接件4采用转换绳索1-4时,转换滚筒3上设置螺旋绳槽;当采用转换链条时,转换滚筒3上设置链轮。参见图3至图10,所述的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都包括支撑轴1-1、轴承座、轮系组、滚筒1-5和绳索1-4,绳索1-4缠绕在滚筒1-5上,滚筒1-5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轴1-1的中间位置,滚筒1-5内侧和两端的轴承座之间通过轮系组传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轮系组可以选设为锥齿轮组1-3、直齿轮组3-3、锥齿行星轮系组2-3或者直齿轮+直齿行星轮的组合4-3。此外,所述的轴承座为端部轴承座1-2或具有滑环1-6的中部轴承座1-7,每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支撑轴1-1两端的轴承座至少有一个为中部轴承座1-7。图3和图4的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均采用锥齿轮组1-3作为轮系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整体固定在需要提升的载重上面,其特征是:包括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若干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连接件相连接,转换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滚筒(3)相连接,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5)连接转换连接件再经联轴器(5)连接转换滚筒(3),两个转换滚筒(3)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4)连接起来,弹性连接件(4)在两个转换滚筒(3)上的缠绕方式相反;绳索(1‑4)缠绕在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上面且绳索(1‑4)在相邻作用力调节装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空间分布的作用力分别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绳索(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整体固定在需要提升的载重上面,其特征是:包括空间布局的两个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若干个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连接件相连接,转换连接件另一端通过联轴器(5)与转换滚筒(3)相连接,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5)连接转换连接件再经联轴器(5)连接转换滚筒(3),两个转换滚筒(3)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4)连接起来,弹性连接件(4)在两个转换滚筒(3)上的缠绕方式相反;绳索(1-4)缠绕在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上面且绳索(1-4)在相邻作用力调节装置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空间分布的作用力分别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和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的绳索(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间分布的多点作用力均衡系统,其特征是:当两个转换滚筒(3)的轴线平行时,转换滚筒(3)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或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之间的转换连接件为齿轮箱(6-1);当两个转换滚筒(3)的轴线不平行时,转换滚筒(3)与作用力调节装置端部单元(1)或作用力调节装置中部单元(2)之间的转换连接件则为万向节(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维红曹国华张云长张宁程红梅袁丽沈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