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81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纸管竖直固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竖管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卡接管和撑块,卡接管包括支板、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的楔块,撑块通过伸缩杆与支板连接,撑块与楔块抵触连接,通过伸缩杆控制撑块在轴向方向伸缩移动,撑块的斜面与楔块的楔面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撑块将楔块以及与楔块连接的壳体一同撑开,实现纸管的竖直固定,当撑到最大直径时,撑块的竖直面与楔块的竖直面抵触滑动,保持楔块以及壳体的最大变形直径,从而保持纸管的竖直,位于最高端的稳定块能够防止纸管未固定端的晃动,保证绕线或者其他工艺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管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包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竖管机构。
技术介绍
打包线的绕线往往需要用到纸管的固定和旋转,由于纸管的承受力较小容易破损且纸管的长度较小普通固定后不容易进行绕线操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人工进行绕线,十分的耗费人力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竖管机构,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卡接管和撑块,所述卡接管包括支板、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楔块,所述撑块通过伸缩杆与所述支板连接,所述撑块与所述楔块抵触连接。由此,所述壳体内壁上固接或者一体连接有所述楔块,所述楔块为环形,所述撑块与所述伸缩杆固接,所述伸缩杆穿过所述支板与环形手柄连接,通过所述环形手柄控制所述伸缩杆的转动,从而使得伸缩杆控制所述撑块实现进给,从而达到撑开所述楔块和所述壳体的效果,所述伸缩杆控制所述撑块在所述伸缩杆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撑块与所述楔块均存在有斜面和竖直面,楔形块的竖直面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所述撑块存在有竖直的外柱面和水平的面板,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水平的面板连接,所述水平面板与所述竖直的外柱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所述撑块的斜面与所述楔块的斜面的倾角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楔块包括楔面和楔柱,所述楔面与所述壳体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所述楔柱与所述壳体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楔面与所述楔柱一体式连接或者固接,所述楔面位于远离所述支板的一侧,所述楔面与所述壳体的倾斜角度为30°~60°。由此,30°到60°之间的倾角,能够使得所述楔面与所述斜面在相对滑动时实现所述壳体外撑的均匀,角度太大会造成所述壳体的破损,角度太小则会使得壳体张开的尺寸不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撑块包括水平面板和竖直侧围,所述水平面板与所述竖直侧围之间通过斜面连接,所述斜面与所述竖直侧围的反向延长方向呈30°~60°倾斜。由此,30°到60°之间的倾角,能够使得所述楔面与所述斜面在相对滑动时实现所述壳体外撑的均匀,角度太大会造成所述壳体的破损,角度太小则会使得壳体张开的尺寸不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板中心开设有伸缩杆孔,所述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伸缩杆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稳定块,所述稳定块通过支柱穿过所述卡接管与所述底座固接,所述稳定块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卡接管的最大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楔块存在有倾斜设置的环形楔面,所述撑块存在有倾斜设置的环形斜面,所述环形楔面与所述环形斜面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壳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塑料、橡胶或者弹性钢。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杆控制撑块在轴向方向伸缩移动,撑块的斜面与楔块的楔面相对滑动,从而使得撑块将楔块以及与楔块连接的壳体一同撑开,实现纸管的竖直固定,当撑到最大直径时,撑块的竖直面与楔块的竖直面抵触滑动,保持楔块以及壳体的最大变形直径,从而保持纸管的竖直,位于最高端的稳定块能够防止纸管未固定端的晃动,保证绕线或者其他工艺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准确性。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示意图A;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示意图B;图中,1-底座、2-卡接管、21-支板、22-壳体、23-楔块、231-楔面、232-楔柱、3-撑块、31-水平面板、32-竖直侧围、33-斜面、4-伸缩杆、5-稳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一种竖管机构,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卡接管2和撑块3,所述卡接管2包括支板21、壳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2内壁上的楔块23,所述撑块3通过伸缩杆4与所述支板21连接,所述撑块3与所述楔块23抵触连接,所述壳体22内壁上固接或者一体连接有所述楔块23,所述楔块23为环形,所述撑块3与所述伸缩杆4固接,所述伸缩杆4穿过所述支板21与环形手柄连接,通过所述环形手柄控制所述伸缩杆4的转动,从而使得伸缩杆4控制所述撑块3实现进给,从而达到撑开所述楔块23和所述壳体22的效果,所述伸缩杆4控制所述撑块3在所述伸缩杆4的轴向发生位移,所述撑块3与所述楔块23均存在有斜面和竖直面,楔形块23的竖直面与所述壳体22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所述撑块3存在有竖直的外柱面和水平的面板,所述伸缩杆4与所述水平的面板连接,所述水平面板与所述竖直的外柱面之间通过斜面过渡,所述撑块3的斜面与所述楔块23的斜面的倾角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楔块23包括楔面231和楔柱232,所述楔面231与所述壳体22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所述楔柱232与所述壳体22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所述楔面231与所述楔柱232一体式连接或者固接,所述楔面231位于远离所述支板21的一侧,所述楔面231与所述壳体22的倾斜角度为30°~60°,30°到60°之间的倾角,能够使得所述楔面231与所述斜面33在相对滑动时实现所述壳体22外撑的均匀,角度太大会造成所述壳体22的破损,角度太小则会使得壳体22张开的尺寸不足,所述撑块3包括水平面板31和竖直侧围32,所述水平面板31与所述竖直侧围32之间通过斜面33连接,所述斜面33与所述竖直侧围232的反向延长方向呈30°~60°倾斜。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板21中心开设有伸缩杆孔,所述伸缩杆4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伸缩杆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还包括稳定块5,所述稳定块5通过支柱穿过所述卡接管2与所述底座1固接,所述稳定块5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卡接管2的最大直径,所述楔块23存在有倾斜设置的环形楔面,所述撑块3存在有倾斜设置的环形斜面,所述环形楔面与所述环形斜面的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壳体22由弹性材料制成,如塑料、橡胶或者弹性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卡接管通过支板与底座连接,支板中间设置有与伸缩杆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伸缩杆外部连接有旋转手柄,内部连接有撑块,转动旋转手柄使得伸缩杆带动撑块在轴向发生位移,原始状态时,撑块的斜面与楔块的楔面抵触连接,撑块上斜面与水平面板的折痕与楔块的楔面和楔柱的折痕重合,此时将纸管套放在卡接管上,随后转动旋转手柄使得伸缩杆带动撑块向下移动,撑块的斜面向下滑动,给予楔块的楔面水平向外的作用力,使得与楔块连接的壳体发生变形从而增大其直径,当撑块移动到其竖直侧围与楔块的楔柱抵触连接时,此时楔块以及与之连接的壳体位于最大的变形状态,从而壳体向外卡接住纸管的内壁实现纸管的垂直固定,此时再次转动旋转手柄,撑块的竖直侧围与楔块的楔柱互动,其在水平上不产生外力,从而防止纸管和壳体变形过大而造成的破坏,需要取下纸管时,反向转动旋转手柄,实现撑块与楔块的远离,从而减小壳体的直径,能够取下纸管。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卡接管(2)和撑块(3),所述卡接管(2)包括支板(21)、壳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2)内壁上的楔块(23),所述撑块(3)通过伸缩杆(4)与所述支板(21)连接,所述撑块(3)与所述楔块(23)抵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卡接管(2)和撑块(3),所述卡接管(2)包括支板(21)、壳体(2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22)内壁上的楔块(23),所述撑块(3)通过伸缩杆(4)与所述支板(21)连接,所述撑块(3)与所述楔块(23)抵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23)包括楔面(231)和楔柱(232),所述楔面(231)与所述壳体(22)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所述楔柱(232)与所述壳体(22)固接或者一体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面(231)与所述楔柱(232)一体式连接或者固接,所述楔面(231)位于远离所述支板(21)的一侧,所述楔面(231)与所述壳体(22)的倾斜角度为30°~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块(3)包括水平面板(31)和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远龙赵胜杰赵胜胜付英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龙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