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646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包括:小腿支撑板,小腿支撑板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约束后排乘员的左小腿和右小腿;数个直线伸缩构件,直线伸缩构件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前排座椅相连安装部,直线伸缩构件的后端与小腿支撑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直线伸缩构件上安装有用于使直线伸缩构件具有伸长趋势的弹性件;直线伸缩构件上设有用于将直线伸缩构件锁定在收缩状态的锁定结构,且锁定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解除锁定状态,以使弹性件能够驱动直线伸缩构件伸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后排乘员受伤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碰撞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各汽车制造商针对后排乘员的约束系统仅有三点式安全带。当汽车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后排乘员小腿缺乏脚踏板、膝部气囊、仪表板等有效支撑,导致后排乘员小腿向前位移量较大,进而带动后排乘员骨盆向前位移量过大,而乘员骨盆向前运动又会带动乘员上半身向前运动,最终导致后排乘员整体向前位移量较大。大量碰撞仿真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后排乘员过度向前位移,会带来如下危害:乘员容易出现“下潜”现象,即三点式安全带腰带向上滑动导致勒腹;乘员小腿极易卡在前排座椅下方,造成小腿严重伤害且事故后无法顺利逃生;后排乘员头部容易撞上前排座椅靠背,导致头部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以降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后排乘员受伤害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包括:小腿支撑板,所述小腿支撑板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约束后排乘员的左小腿和右小腿;数个直线伸缩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支撑板,所述小腿支撑板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约束后排乘员的左小腿和右小腿;数个直线伸缩构件,所述直线伸缩构件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前排座椅相连安装部,所述直线伸缩构件的后端与所述小腿支撑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直线伸缩构件具有伸长趋势的弹性件;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直线伸缩构件锁定在收缩状态的锁定结构,且所述锁定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解除锁定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伸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支撑板,所述小腿支撑板整体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约束后排乘员的左小腿和右小腿;数个直线伸缩构件,所述直线伸缩构件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前排座椅相连安装部,所述直线伸缩构件的后端与所述小腿支撑板铰接,且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上安装有用于使所述直线伸缩构件具有伸长趋势的弹性件;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直线伸缩构件锁定在收缩状态的锁定结构,且所述锁定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解除锁定状态,以使所述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直线伸缩构件伸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板包括竖板部以及自所述竖板部的下边沿向前弯折的横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板上包覆有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伸缩构件的后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小腿支撑板旋转角度的限位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后排乘员小腿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伸缩构件包括直线导向件和限制在所述直线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墙王智禹慧丽崔泰松赵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