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609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移动终端获取所搭载的船舶的定位信息,由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从AIS基站上下载其他船舶广播的定位信息并在移动终端处进行计算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整个数据处理在移动终端进行计算,计算后可直接在海图上显示,确保监测的实时性,进而提升船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本案是以申请号为201610312758.8,申请日为2016年05月12日,名称为《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的专利申请为母案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国际海事组织推出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简称AIS系统),是一种集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为一体的数字助航系统和设备。借此设备,船舶可以自动获取岸基和其他船舶信息,加强船舶、岸基之间的联系。实践证明,配备AIS的船舶事故率明显降低,AIS对防止船舶碰撞,尤其是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避免船舶碰撞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海事组织规定,所有从事海上航行的船舶于2004年7月1日起强制装备,300总吨以上能够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500总吨及以上不从事国际航运的货船和所有客船,均需要安装AIS设备。相应的,中国海事局要求中国300总吨至500总吨沿海航行船舶、参与沿海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自航船舶以及所有港作拖船到2011年1月1日前,配置AIS设备。目前,我国沿海60马力以上的有证大型船舶已经基本普及了AIS设备。所以大型船舶之间发生碰撞事故概率比较低。但是,数量众多的60马力以下小型船舶和乡镇船舶,由于受成本和安装环境的限制,没有安装AIS设备。这使小型船舶和乡镇船舶的海上航行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和避险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及系统,通过移动终端即可实现船舶的防碰撞安全需求,提高小型船舶和乡镇船舶的防灾避险能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第一船舶的航速和航向;移动终端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其他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根据航速和航向判断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若否,根据所述第一船舶的航速对应的安全系数,得出下一时刻的获取定位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获取下一时刻的第一船舶和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定位装置、联网装置和微处理器;所述定位装置和联网装置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定位装置,用于获取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后发送至微处理器;所述联网装置,用于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后发送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计算得到第一船舶的航速和航向以及其他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根据航速和航向判断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若否,根据所述第一船舶的航速对应的安全系数,得出下一时刻的获取定位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获取下一时刻的第一船舶和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曾有企业提过一种船舶防碰撞方法是所有船舶发送各自的定位信息给数据存储中心,由后台监管中心对所有的定位信息进行计算,判断是否有船舶有发送碰撞的可能性,若有,则发送报警信息给该船舶。这种方法是在后台监管中心进行海量的数据计算,常常会引起系统运行缓慢的问题,而且是有发送碰撞的可能性由后台监管中心发送报警信息给该船舶,存在信息滞后的问题,当船舶的航速较快时,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移动终端获取所搭载的船舶(即为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由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从AIS基站上下载其他船舶广播的定位信息并在移动终端处进行计算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整个数据处理在移动终端进行计算,计算后可直接在海图上显示,确保监测的实时性,进而提升船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移动终端;11、定位装置;12、微处理器;13、联网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整个数据处理在移动终端进行计算,计算后可直接在海图上显示,确保监测的实时性,进而提升船舶的安全性。请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第一船舶的航速和航向;移动终端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其他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根据航速和航向判断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若否,根据所述第一船舶的航速对应的安全系数,得出下一时刻的获取定位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获取下一时刻的第一船舶和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移动终端获取所搭载的船舶的定位信息,由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从AIS基站上下载其他船舶广播的定位信息并在移动终端处进行计算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整个数据处理在移动终端进行计算,计算后可直接在海图上显示,确保监测的实时性,进而提升船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若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有碰撞的可能性,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显示在海图上。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海图上显示,便于直观地观察船舶动向。进一步的,所述其他船舶为预设范围内的船舶;所述预设范围为0~20海里。由上述描述可知,预设范围是为了在实现防碰撞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数据处理的压力,也是为了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进而更好的实现防碰撞。20海里是根据实践得来,不同船舶是不同的预设范围。本方案的预设范围是可以实时更新变化的,根据多次的试验得出的经验值,不同的船速对应不同的预设范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安全系数分为四级;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一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3分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2海里且小于或等于14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二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30秒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14海里且小于或等于23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三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15秒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23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四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5秒钟。由上述描述可知,根据船舶的航速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当前时刻的安全系数,也可以得出所对应的时间间隔,例如当航速低于2海里时,其安全系数为第一级表示越安全,因此其对应的时间间隔为3分钟,这样就可以减缓移动终端的数据压力,所设置的参数值是根据多次的试验所得的经验值。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中心,若后台监管中心通过数据存储中心存储的所有船舶的定位信息发现有船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所述后台监管中心通过互联网发送第二报警信息至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由上述描述可知,后台监管中心对船舶的管理,是为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增加了第三方的人工干预,避免当海上的船舶有危险而不自知时,可由后台监管中心通过互联网或电话通信等方式进行人工干预,进而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为与所述船舶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的航速和航向。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船舶防碰撞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定位装置11、联网装置13和微处理器12;所述定位装置11和联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第一船舶的航速和航向;移动终端从AIS基站主动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其他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根据航速和航向判断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若否,根据所述第一船舶的航速对应的安全系数,得出下一时刻的获取定位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获取下一时刻的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和从AIS基站主动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中心,若后台监管中心通过数据存储中心存储的所有船舶的定位信息发现有船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则在监控屏幕上变色提醒,所述后台监管中心通过互联网发送第二报警信息至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如果后台监管中心判断碰撞可能性极大,则通过电话提醒船员;若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有碰撞的可能性,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显示在海图上并语音报警;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为与所述船舶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所述AIS基站上的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的获取方法为: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GPS或者北斗芯片获取船舶的定位信息,并通过运营商网络上传给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将该定位信息存入数据库并将该定位信息解析成符合AIS国际标准的信息格式,通过运营商网络传给负责该船所在海域的AIS基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第一船舶的航速和航向;移动终端从AIS基站主动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后计算得到其他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根据航速和航向判断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是否有碰撞的可能性;若否,根据所述第一船舶的航速对应的安全系数,得出下一时刻的获取定位信息的时间间隔,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时间间隔获取下一时刻的第一船舶的定位信息和从AIS基站主动获取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存储在数据存储中心,若后台监管中心通过数据存储中心存储的所有船舶的定位信息发现有船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则在监控屏幕上变色提醒,所述后台监管中心通过互联网发送第二报警信息至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如果后台监管中心判断碰撞可能性极大,则通过电话提醒船员;若第一船舶与其他船舶有碰撞的可能性,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并显示在海图上并语音报警;所述第二报警信息为与所述船舶有发生碰撞可能性的船舶的航速和航向;所述AIS基站上的其他船舶的定位信息的获取方法为: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GPS或者北斗芯片获取船舶的定位信息,并通过运营商网络上传给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将该定位信息存入数据库并将该定位信息解析成符合AIS国际标准的信息格式,通过运营商网络传给负责该船所在海域的AIS基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船舶为预设范围内的船舶;所述预设范围为0~20海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AIS的小型船舶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数分为四级;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小于或等于2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一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3分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2海里且小于或等于14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二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30秒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14海里且小于或等于23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三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15秒钟;当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大于23海里时,所述安全系数为第四级,对应的时间间隔为5秒钟。4.一种基于互联网A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北斗星河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