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98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和中板,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端部具有限位槽。将弯折型材和直线型材首尾相对安装在中板的周缘上并形成金属边框。获取若干限位扣,限位扣沿着限位槽滑入以将相邻的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对接端部固定。自对接端部处向限位扣方向进行铣槽加工得到初阶槽。将限位扣从限位槽中取出并对初阶槽进行注塑加工,对金属边框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该金属中框加工方法的容易操作、稳定性强,抑制其弹性变形,保证天线槽加工的稳定性,加工后的金属中框良品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掌上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应用已经极为普遍,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设备的外壳通常采用金属中框结构,金属中框结构具有耐磨和容易散热的优点,同时能使产品给用户留下高端的印象。金属中框一般都是采用胚料锻压或板材CNC切削加工得到,这两种方式的原材料的使用量高,材料浪费较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为此设计出了耗费材料少的多段式边框与中板结合的工艺得到金属中框,但是这种方式得到的金属中框结构稳定性较差,在边框连接处进行天线槽加工时容易产生晃动,加工尺寸容易出现偏差,生产加工的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金属中框天线槽加工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易加工、稳定性强、良品率高的金属中框及金属中框加工方法。一种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和中板,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端部具有限位槽;将所述弯折型材和所述直线型材首尾相对安装在所述中板的周缘上并形成金属边框;获取若干限位扣,所述限位扣沿着所述限位槽滑入以将相邻的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对接端部固定;自所述对接端部处向所述限位扣方向进行铣槽加工得到初阶槽;将所述限位扣从所述限位槽中取出并对所述初阶槽进行注塑加工;对所述金属边框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上述金属中框加工方法,通过在与中板结合的金属边框上安装限位扣,增加了金属边框的连接强度,抑制其弹性变形,保证天线槽加工的稳定性,不会出现在CNC加工时结构产生晃动,进而加工尺寸发生偏差,良品率高。而且在完成初步加工后,可以将限位扣快速取出,之后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易加工,易组装,生产成本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包括铣削加工余量及喷砂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处理还包括阳极氧化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具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的厚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阶槽的深度加上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型材的厚度为4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开口大小自所述燕尾槽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扣包括一个导向槽及两个燕尾块,所述导向槽位于两个所述燕尾块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燕尾块的大小自所述燕尾块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燕尾块与所述限位槽适配,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与所述导向槽的深度相等。一种金属中框,该金属中框经上述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制造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金属边框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金属边框中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中板的示意图;图5为限位扣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工中的金属中框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中圆圈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20-弯折型材,21-第一安装槽,30-直线型材,31-第二安装槽,40-中板,41-第一安装块,42-第二安装块,50-限位槽,60-限位扣,61-导向槽,62-燕尾块,70-初阶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例如“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结合图2至图7阐述,该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获取弯折型材20、直线型材30及中板40,弯折型材20、直线型材30的端部具有限位槽50。S20,将弯折型材20和直线型材30首尾相对安装在中板40的周缘上并形成金属边框。S30,获取若干限位扣60,限位扣60沿着限位槽50滑入以将相邻的弯折型材20、直线型材30的对接端部固定。S40,自对接端部处向限位扣60方向进行铣槽加工得到初阶槽70。S50,将限位扣60从限位槽50中取出并对初阶槽70进行注塑加工。S60,对金属边框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弯折型材20可以是通过直线型材30折弯得到,也可以是注塑成型或切削加工等别的方式得到,直线型材30可以是注塑成型或切削加工等别的方式得到。本实施中,以两条弯折型材20和直线型材30为一组,弯折型材20的平面度为0.1,具有两个角度为9.2°的R角。进一步地,弯折型材20切削得到第一安装槽21,直线型材30上切削得到第二安装槽31,中板40上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块41、第二安装块42,中板40通过位于第一安装槽21内的第一安装块41,位于第二安装槽31内的第二安装块42完成连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折型材20、直线型材30的内壁凸伸出多个搭接片,通过搭接片焊接在中板40上。其中弯折型材20和直线型材30具有一定的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厚度大于限位槽50的深度,初阶槽70的深度加上限位槽50的深度大于直线型材30的厚度。本实施中,直线型材30和限位扣60采用硬度为80-150HV的铝合金,直线型材30的厚度为4mm,加工余量为2mm,限位槽50的深度为1mm。本实施例中,限位槽50为燕尾槽,燕尾槽的开口大小自燕尾槽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其中限位扣60四个为一组,限位扣60包括一个导向槽61及两个燕尾块62,导向槽61位于燕尾块62之间,限位槽50的深度与导向槽61的深度相等。其中燕尾块62的大小自燕尾块62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燕尾块62与限位槽50适配,它们的配合公差范围为0-0.03mm。使用时,开始直线型材30与弯折型材20对接端部处于断开状态,结构强度太弱,加工时容易产生结构晃动,限位扣60通过燕尾块62从限位槽50的小口端滑入与限位槽40内使对接端部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保证了在CNC加工时的稳定性,产品品质精度高。而且限位槽50和燕尾块62特殊结构,使限位扣60安装在弯折型材20、直线型材30之间时不易脱落,安装的稳定性强。表面处理包括铣削加工余量及喷砂处理,其中铣削加工余量对金属边框的周缘进行铣削加工,直到将加工余量铣削掉,直到位于初阶槽70内的塑胶外露出来。喷砂处理可以采用机械喷砂处理工艺在金属边框的外表面上获得机械砂面,例如,通过压缩空气将磨料(金刚砂、石英砂、铜矿砂或铁石砂等)高速喷射至金属边框和中板40的外表面上。在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和中板,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端部具有限位槽;将所述弯折型材和所述直线型材首尾相对安装在所述中板的周缘上并形成金属边框;获取若干限位扣,所述限位扣沿着所述限位槽滑入以将相邻的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对接端部固定;自所述对接端部处向所述限位扣方向进行铣槽加工得到初阶槽;将所述限位扣从所述限位槽中取出并对所述初阶槽进行注塑加工;对所述金属边框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和中板,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端部具有限位槽;将所述弯折型材和所述直线型材首尾相对安装在所述中板的周缘上并形成金属边框;获取若干限位扣,所述限位扣沿着所述限位槽滑入以将相邻的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的对接端部固定;自所述对接端部处向所述限位扣方向进行铣槽加工得到初阶槽;将所述限位扣从所述限位槽中取出并对所述初阶槽进行注塑加工;对所述金属边框进行表面处理得到带有天线槽的金属中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包括铣削加工余量及喷砂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还包括阳极氧化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金属中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型材、直线型材具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所述加工余量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理栋黄浩王理磊张科高斯陈高洪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