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小军专利>正文

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78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包括密闭箱体、第一引导平台、第二引导平台、过滤平台、底层平台、残液盒、虫卵投放通道、透光窗、产卵器和繁殖器;产卵器安装在箱体内,产卵器上设置有供黑水虻产卵的缝隙;育成器内部中空,设置有通往内部的开口,并与第一引导平台衔接;第一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过滤平台衔接在第一引导平台的低端及第二引导平台的高端;底层平台位于箱体下方,残液盒位于底层平台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箱体内构建一个立体式自繁殖共生空间,上层空间生活黑水虻、下层空间生活蚯蚓;黑水虻、蚯蚓和细菌分工合作对厨余废弃物进行生态化高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厨余废弃物主要是指用餐后产生的剩菜、剩饭、剩汤以及烹饪过程中产生废弃食材;当前,对厨余废弃物的处理手段包括焚烧、填埋、制作生态饲料、好氧堆肥、蚯蚓堆肥和食腐昆虫养殖等,其中生物处理手段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由于垃圾分类的成本高昂以及操作困难等原因,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将居民的厨余废弃物专门收集起来集中生态化处理。多数情况下,大部分家庭分类好的厨余废弃物与普通垃圾一起被简单的焚烧或填埋,既不能发挥这些有机物质的剩余价值又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的可供家庭使用的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第一引导平台、过滤平台、底层平台、残液盒、产卵器和育成器;第一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第一引导平台安装在箱体内部;高低渐变平台是指具有高低变化的平台,例如一块倾斜的平板或者中间高、周围低的圆锥形板,高低渐变平台使得投放在其上的厨余废弃物能够在重力和昆虫的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滑落;箱体上设置有投料口和虫卵投放通道,投料口对应第一引导平台,由投料口投放的厨余废弃物直接落到第一引导平台上;本专利技术的处理装置主要利用黑水虻处理厨余废弃物,第一引导平台为黑水虻幼虫的生活区;虫卵投放通道用于投放黑水虻虫卵;虫卵投放通道可以是一根靠近底部的侧面带有漏孔的圆管或方管,管底位于第一引导平台上,虫卵投放进入之后,孵化出的幼虫自动从漏孔钻出,到达第一引导平台觅食;黑水虻幼虫经过大约三个星期的觅食成长后进入预蛹期,依据生活习性黑水虻预蛹会寻找相对干燥的地方化蛹;本专利技术的育成器是一个内部中空的半开放空间,底部放置木屑沙土等填充物,相对干燥,是最接近第一引导平台的适合黑水虻幼虫化蛹的场所,黑水虻预蛹自动离开第一引导平台进入育成器内;黑水虻预蛹在育成器内羽化为成虫,黑水虻成虫是一种外形似苍蝇能够飞行的昆虫,黑水虻成虫不进食,在光线刺激下完成交配,交配后的黑水虻成虫需要在食物充足的地方寻找缝隙产卵,因此,本专利技术在箱体内设置了带有缝隙的产卵器供黑水虻成虫产卵;虫卵孵化后的黑水虻幼虫重新爬到第一引导平台觅食,如此往复,在食物充足和温度保障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黑水虻世代繁衍;过滤平台衔接在第一引导平台的低端,过滤平台包括第一过滤板和位于第一过滤板下方的滤油盒;厨余废弃物本身含有油液,黑水虻幼虫以及细菌在处理厨余废弃物之后也将产生各类液体,厨余废弃物残渣、黑水虻幼虫排泄物与上述液体混合在一起滑移堆积至过滤平台,其中的液体成分进入滤油盒,固体成分在后续混合物的推动下由过滤平台的边缘下落;底层平台位于第一引导平台和过滤平台的下方,残液盒位于底层平台的下方,底层平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连通至残液盒,残液盒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底层平台上放置土壤和蚯蚓,由过滤平台边缘掉落的厨余废弃物残渣、黑水虻幼虫排泄物等混合物最终在底层平台上被蚯蚓食用;底层平台可以是一个平面的过滤板,也可以是一个局部具有漏孔的板,底层平台上蚯蚓和细菌产生的液体能够穿过底层平台最终被残液盒收集。具体的,所述产卵器为格栅,所述产卵器与第一引导平台衔接,一般将产卵器安装在第一引导平台的边缘即可。进一步的,所述育成器与第一引导平台的高端具有间隔,育成器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至第一引导平台;育成器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滑落的黑水虻幼虫的集虫盒;育成器与第一引导平台之间的连接通道的宽窄由设计人员控制,连接通道的宽窄用于控制第一引导平台上能够最终爬进育成器内的预蛹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如果所有的黑水虻预蛹都能羽化交配,将造成黑水虻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大;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预蛹羽化的比例以维持黑水虻种群数量稳定);其余的黑水虻预蛹无法进入育成器,多数从第一引导平台的边缘掉落进入集虫盒。进一步的,本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导平台,第二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第二引导平台的高端衔接在过滤平台的边缘;第二引导平台的表面设置有多块斜板或凸起使得第二引导平台的表面呈锯齿形或凹凸起伏呈波浪形;由过滤平台边缘掉落的混合物可能依然包含一些黑水虻幼虫,第二引导平台及其表面的斜板或凹凸起伏能够滞留由过滤平台边缘掉落的混合物,使得黑水虻幼虫有机会重新爬回第一引导平台,避免黑水虻幼虫进入底层平台的蚯蚓活动区;另一方面,经过黑水虻幼虫取食、抑菌以后,滞留的残余物的第二引导平台也是细菌分解厨余废弃物的最佳场所;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处理装置而言,第一引导平台位于箱体的最高点,温度最高;第二引导平台位于箱体的中部,温度次之;底层平台位于箱体的最低处,温度最低;这种布置契合黑水虻幼虫、细菌和蚯蚓对温度的需求(一般而言黑水虻幼虫的活跃温度为30-40度,细菌的活跃温度为25-30度,蚯蚓的活跃温度为15-25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微孔,微孔有助于滞留有益细菌并适当减缓厨余的下滑速度;第一引导平台的下表面设置有由蓄热相变材料制成的温控层,温控层在高温时吸收热量,低温时释放热量,有助于维持第一引导平台处于适合黑水虻幼虫生活的温度。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过滤仓、储油仓、盐水仓和气体回收仓,滤油盒连通过滤仓,过滤仓连通储油仓和盐水仓;过滤池将来自滤油盒的液体首先进行油水分离,较轻的油液浮于液面上方并溢出进入储油仓存储,对水进行沉淀分解处理,将最终的清液盐水输送至盐水仓;气泵将过滤仓、储油仓、盐水仓及箱体内的气体抽至气体回收仓;过滤仓内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为过滤仓内的微生物供氧。进一步的,过滤仓、储油仓、盐水仓和气体回收仓位于第一引导平台的背面;过滤仓、盐水仓和气体回收仓内都具有大量的水,水的比热容大,将过滤仓、盐水仓和气体回收仓设置在第一引导平台的背面有助于对第一引导平台保温;同时,过滤仓、储油仓、盐水仓和气体回收仓均具有大量的微生物分解液体内的有机质,该过程是一种放热过程,微生物产生的热量有助于对第一引导平台保温;再者,气体回收仓将箱体内的热空气泵入其中,气体回收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包括气体本身的热量和溶解热)也能经由相变温控层对第一引导平台形成保温作用。所述盐水仓和/或气体回收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整个处理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过低时,可以开启加热装置;在过滤仓、储油仓、盐水仓、气体回收仓等面向蚯蚓处理区的一面,有热反射材料,一方面加强对第一引导平台的保温作用,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向蚯蚓活动区的热辐射。以上各项措施有助于在封闭箱体内部形成一个从黑水虻活动区到细菌活动区再向蚯蚓活动区梯度明显的温度场。进一步的,所述盐水仓和/或气体回收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在整个处理装置的使用环境温度过低时,可以开启加热装置。进一步的,黑水虻活动区较高温度的气体在被气泵抽吸进入气体回收仓之前在盐水仓内盘折成散热管散热,再进入气体回收仓;盐水仓内液体吸收上述之热量,同时在气泵抽吸下,加速蒸发,持续浓缩及至盐分结晶析出,而水蒸气被泵入气体回收仓,与泵入的氨气一起在细菌作用下形成液肥溶液。进一步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冲洗喷管,冲洗喷管安装在第一引导平台的高端和/或过滤平台的上方;居民投放的厨余废弃物难免含有大量的油、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引导平台、过滤平台、底层平台、残液盒、虫卵投放通道、产卵器和育成器;第一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第一引导平台安装在箱体内部;箱体上设置有投料口和虫卵投放通道;过滤平台衔接在第一引导平台的低端,过滤平台包括第一过滤板和位于第一过滤板下方的滤油盒;底层平台位于第一引导平台和过滤平台的下方,残液盒位于底层平台的下方,底层平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连通至残液盒,残液盒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产卵器安装在箱体内,产卵器上设置有供黑水虻产卵的缝隙;育成器内部中空,育成器上设置有通往内部的开口,育成器的开口与第一引导平台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引导平台、过滤平台、底层平台、残液盒、虫卵投放通道、产卵器和育成器;第一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第一引导平台安装在箱体内部;箱体上设置有投料口和虫卵投放通道;过滤平台衔接在第一引导平台的低端,过滤平台包括第一过滤板和位于第一过滤板下方的滤油盒;底层平台位于第一引导平台和过滤平台的下方,残液盒位于底层平台的下方,底层平台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连通至残液盒,残液盒内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产卵器安装在箱体内,产卵器上设置有供黑水虻产卵的缝隙;育成器内部中空,育成器上设置有通往内部的开口,育成器的开口与第一引导平台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器为格栅,所述产卵器与第一引导平台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成器与第一引导平台的高端具有间隔,育成器的开口处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至第一引导平台;育成器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滑落的黑水虻预蛹的集虫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引导平台,第二引导平台为高低渐变式平台,第二引导平台的高端衔接在过滤平台的边缘,第二引导平台的表面设置有多块斜板或凸起使得第二引导平台的表面呈锯齿形或凹凸起伏呈波浪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繁殖式厨余废弃物生物联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微孔,第一引导平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胡小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