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98575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预先设置了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并设置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子数据库只存储对应层级的数据,将不同层级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子数据库中,并且使用数据标识来标识子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在进行数据查询时,首先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然后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并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即可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数据存储与查询时,一般对各条数据都是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并不对各条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而事实上,数据之间往往存在着层级之间的关系,而目前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方案中并没有针对这种层级关系的专门的解决方案,导致在进行层级数据查询时效率往往较低,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进行层级数据查询时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可以包括: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所述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所述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查询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所述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分考虑了数据之间的层级关系,预先设置了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并设置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每个子数据库只存储对应层级的数据,将不同层级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子数据库中,并且使用数据标识来标识子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在进行数据查询时,首先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然后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并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即可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通过子数据库对数据的划分以及数据标识对数据的标识,可以在对应层级的子数据库中快速地查询到待查询数据,查询效率大大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存储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组织架构树的一个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查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格式的示意图;图5为在查询到待查询数据之后,进一步地查询在其之下的各个层级的数据的示意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查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查询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进行数据存储时,将实际的数据库划分为多个子数据库。其中,不同的子数据库用于存储不同层级的数据,例如,子数据库1用于存储层级1的数据,子数据库2用于存储层级2的数据,……,子数据库n用于存储层级n的数据,……,子数据库N用于存储层级N的数据,N为层级的总数,1≤n≤N,n取值越大,则代表的层级也越高。层级n+1的数据是以层级n的数据为基础汇总得到的,以公司的年度计划的数据为例,可以构造如图2所示的组织架构树,该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以分为4个层级,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员工(层级1)、小组(层级2)、部门(层级3)、公司(层级4)。其中的任意一个员工、小组、部门、公司均为一个数据主体,员工(层级1)的年度计划数据是最基础的数据,小组(层级2)的年度计划数据是以员工(层级1)的年度计划数据为基础汇总得到的,同理,部门(层级3)的年度计划数据是以小组(层级2)的年度计划数据为基础汇总得到的,公司(层级4)的年度计划数据是以部门(层级3)的年度计划数据为基础汇总得到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层级n+1对层级n的数据的汇总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复制,而是对层级n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的,例如,对于某一任务的任务量而言,层级n+1的数据可以是计算得到的层级n的数据的和,因此,层级n+1的数据是层级n的数据的一个总体反映,但是,由层级n+1的数据无法反推出层级n的数据。如图3所示,在上述的数据存储结构下,一种数据查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步骤S301、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所述数据主体包括但不限于任意一个员工、小组、部门、公司等,所述数据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年度计划数据、休假数据、绩效数据、考勤数据等。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可以通过用户在交互界面上的输入来获取,即用户在进行数据查询时,首先在交互界面上选择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例如,若用户需要查询部门1的年度计划数据,则在交互界面上选择部门1作为数据主体,选择年度计划数据作为数据类型。步骤S302、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即在如图2所示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例如,若所述数据主体为部门1,则通过查询,可确定出其所属的层级为层级3。步骤S303、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下表所示即为一个数据库列表的示例:层级子数据库层级1子数据库1层级2子数据库2层级3子数据库3层级4子数据库4若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为层级3,则通过查表可确定与之对应的子数据库为子数据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所述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查询数据所属的数据主体和数据类别;在预设的组织架构树中查询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所述组织架构树为记录各个数据主体之间的层级关系的树状结构;在预设的数据库列表中查询与所述数据主体所属的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所述数据库列表记录了各个层级与各个子数据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数据查询的查询深度;判断所述查询深度是否大于1;若所述查询深度大于1,则在所述子数据库中查询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之后,将由所述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确定为第一基准数据;从所述基准数据中提取数据索引集合,所述数据索引集合包括至少一条数据索引,所述数据索引集合中的每条数据索引均分别包括一个数据标识和一个校验哈希值;在与下一层级对应的子数据库中分别查询由各条数据索引中的数据标识所标识的数据,并通过各条数据索引中的校验哈希值分别对查询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将校验成功的数据确定为第二基准数据;将所述查询深度减去1,返回执行所述从所述基准数据中提取数据索引集合的步骤,直至所述查询深度等于1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各条数据索引中的校验哈希值分别对查询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包括:判断如下所示的校验等式是否成立:HashKeyn,m,l=HASH(SNn-1,m′∪DATAn-1,m′∪LowerlayerDATASETn-1,m′)其中,n为层级的序号,1≤n≤N,N为层级的总数,m为数据的序号,1≤m≤DNumn,DNumn为层级n的数据总数,l为数据索引的序号,1≤l≤LNumn,m,LNumn,m为层级n的第m条数据中的数据索引总数,m′为由层级n的第m条数据的第l条数据索引中的数据标识所标识的层级n-1的数据的序号,SNn-1,m′为层级n-1的第m′条数据的数据标识,DATAn-1,m′为层级n-1的第m′条数据的数据正文,LowerlayerDATASETn-1,m′为层级n-1的第m′条数据的数据索引集合,HASH为预设的哈希函数,HashKeyn,m,l为层级n的第m条数据的第l条数据索引中的校验哈希值;若所述校验等式成立,则确定对层级n-1的第m′条数据校验成功;若所述校验等式不成立,则确定对层级n-1的第m′条数据校验失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包括:根据下式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SN=(Seqclass-1)×SubjectNum+Seqsubject其中,Seqclass为数据类别的序号,1≤Seqclass≤ClassaNum,ClassaNum为数据类别的总数,Seqsubject为数据主体的序号,1≤SeqSubject≤SubjectNum,SubjectNum为数据主体的总数,SN为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确定所述待查询数据的数据标识包括:在预设的数据标识列表中查询由所述数据主体和所述数据类别共同对应的数据标识,所述数据标识列表记录了数据主体、数据类别与数据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