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710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基于多核处理器自适应高速数据分发模块分为五个子模块,其中数据分割模块根据从链表FIFO中读取出的帧数据的长度信息和工作模式。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根据控制表解出的对应帧的工作模式信息。SRIO组包模块完成数据组成SRIO数据包的过程,并根据忙闲表信息发送数据。配置包及门铃信息接收模块完成配置包的解析及发送配置包接收完成和校验正确信息。忙闲表管理模块根据读出的处理簇数创建初始忙闲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微秒量级内实现数据的分配,比传统方式快10万倍以上。适合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大规模异构多核处理器系统的动态实时负载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核处理器负载平衡
,尤其涉及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CPU、FPGA和DSP一直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核心器件,由它们组成的多核异构的处理体系已经非常普遍,芯片与芯片间、板与板之间的交互频率和交互量不断提高,此时异构平台下的高速数据通信及负载平衡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处理机设计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雷达信号处理、视频图像采集以及多媒体应用等领域,对高速实时的数据传输有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超高采样率、宽频带ADC/DAC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运用,采样率的提高采样位数的增加,使得信号处理系统的数据量成几何倍增加,加上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本身高实时性的特性,这就要求有更高速率、更高性能的实时动态负载平衡及数据分发系统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该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模块能在微秒量级内实现数据的分配,比传统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硬件自适应高速数据分发模块包括数据分割模块、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SRIO组包模块、配置包及门铃信息接收模块以及忙闲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分割模块根据从链表FIFO中读取出的帧数据的长度信息和工作模式,将多片DDR读出的同帧数据分割为控制表数据、16路数据和监测信息数据;所述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根据控制表解出的对应帧的工作模式信息,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选择不同数据发往多路高速串行接口;所述SRIO组包模块完成数据组成SRIO数据包的过程,并根据忙闲表信息发送数据,首先按照帧头、数据、门铃的顺序将待发送数据存入FI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核处理器的硬件自适应高速数据分发模块包括数据分割模块、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SRIO组包模块、配置包及门铃信息接收模块以及忙闲表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分割模块根据从链表FIFO中读取出的帧数据的长度信息和工作模式,将多片DDR读出的同帧数据分割为控制表数据、16路数据和监测信息数据;所述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根据控制表解出的对应帧的工作模式信息,在不同工作模式下选择不同数据发往多路高速串行接口;所述SRIO组包模块完成数据组成SRIO数据包的过程,并根据忙闲表信息发送数据,首先按照帧头、数据、门铃的顺序将待发送数据存入FIFO,再按SRIO传输协议将数据划分为小包,插入帧头及门铃发送出去;所述配置包及门铃信息接收模块的功能是完成配置包的解析及向LocalBus发送配置包接收完成和校验正确信息,将多核处理器发出的配置包解包存入片外的双口RAM中,以供后续模块查看空闲链路的ID号,并且校验收到的配置包,校验成功后输出模式选择以及门铃信息;所述忙闲表管理模块根据读出的处理簇数DSP_CLUSTER_NUM创建初始忙闲表,采用轮询的方式从第1簇到第DSP_CLUSTER_NUM簇依次查询是否为闲,若轮询到闲的簇则发出信号,通知DDR模块读出一帧数据;并从忙闲表中读出该簇对应发送的多个对应的ID号,发送给SRIO组包模块,当接收到多核处理器发送过来的清忙门铃信号,则与之对应的簇号置为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割模块完成四片DDR的数据拆分,数据分割模块的每个data_split子模块完成一片DDR的数据拆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硬件实时动态自适应动态负载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选数发送模块完成帧长度选择输出和SRIO数据选择输出,具体为:1)帧长度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自力潘红兵陶涛刘斌修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大光电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