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及车型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69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包括:倒水站、数个输送滚床和喷淋站。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倒水站识别车型并获取车型标志信息,倒水完成后倒水站传递车身和车型标志信息。数个输送滚床依次设置,倒水站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车身在各个输送滚床上依次传递,直至传递到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上,输送滚床接收并存储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具有喷淋设备,喷淋设备接收车型标志信息并依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车身由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传递到喷淋站,根据设置的喷淋模式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及车型识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类控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喷淋车间中进行分类输送时识别信息的传递和控制技术。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的过程中,在涂装车间的电泳涂膜上时常会批量出现业内称为“花斑”的外观缺陷。“花斑”呈条纹状,在电泳后的车身车顶、后盖、前盖等部位均会出现。经测量,“花斑”处的电泳漆膜厚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这样的“花斑”缺陷会影响最终的车身表面漆膜的平整度,因此需要电泳打磨区域的工人将此“花斑”缺陷的车身平面打磨刨光。这样会增加了工人大量的工作量,也影响了生产节奏,最终会对整车厂的产量造成影响。为了减少“花斑”缺陷的出现,对“花斑”缺陷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花斑”缺陷是磷化工艺和电泳工艺过程中由于反应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随机缺陷。磷化工艺是指用磷酸溶液与车身表面的锌、铁等金属进行反应生成磷酸二氢盐、磷酸一氢盐、磷酸氢盐等几种磷酸盐。从而在白车身表面形成一层磷化物薄膜,以提高电泳涂膜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电泳工艺也称电泳涂膜,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使树脂、油漆等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附着在车身表面的一种涂膜成形方法。车身会依次经过磷化工艺和电泳工艺,车身表面先通过磷化反应涂敷了一层磷化薄膜,而后再通过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电泳涂膜。如果车身板材表面的磷化膜晶体结构疏松,疏松的磷化膜会造成板材表面对水比较敏感。水可以渗透进磷化膜层。电泳工艺是一个潮湿环境的工艺,水在渗透进磷化膜层的过程中会出现表面的干湿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车身板材表面电阻值不同。电阻值的不同最终会在电泳工艺中影响电泳漆膜的厚度,导致“花斑”缺陷的形成。实验证明,在车身磷化膜成形之后,开始电泳工艺之前,如果可以通过去离子水喷淋使车身板材的表面完全湿润,使得干湿分布均匀,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消除磷化膜疏松导致的电阻不均现象,减少对车身板材表面导电性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板材表面的导电性达到一致,避免“花斑”的产生。由于同一条磷化工艺线和电泳工艺线要同时生产多种不同的车型。针对不同车型,由于不同类型的车型车身使用的钢板材质不同,因此容易产生“花斑”缺陷的区域也不同。对于喷淋去离子水来说,并不需要在车身的所有区域都进行去离子水喷淋。只需要针对特定车型,在容易产生“花斑”缺陷的区域进行喷淋即可。如果针对所有车型都进行全面喷淋,会消耗大量的去离子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即不环保也不经济。于是,就要求在喷淋之前先识别和区分不同车型,而后再针对车型的不同,有的放矢的控制喷淋系统,使不同位置的喷嘴打开或者关闭。从而确保只对某些类型车身需要润湿的区域进行自动的去离子水喷淋,从而大幅节约去离子水的用量。目前的流水线多采用分段式传输的方式来传递车身。对于分段式传输的方式来说,如果需要在一些区域识别所传输物品的类型,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被传输物品进行不同的处理时,一般的做法是在此区域增加一套识别系统。对于电泳工艺前的预喷淋过程而言,是需要在进行去离子水喷淋之前对车型进行识别,以针对不同车型执行不同的喷淋操作。这样就需要在喷淋工位,或者说喷淋车间增加一套车型识别系统。增加车型识别系统的主要缺陷在于:首先,在一条输送线上需要重复安装多套类型识别系统,从而增加了整个输送线的经济成本。其次,现在常用的车型识别设备是由一系列光眼组成的识别器,这种光眼识别器对于车身的停止位置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在喷淋工位前曾加的车型设备而言,通常车型识别设备是安装在滚床两侧,车身运行定位到这个滚床之后,车型识别设备进行车型识别,将车型识别信息传递给喷淋设备,喷淋设备再根据车型识别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果需要喷淋(包括全部喷淋或部分喷淋),则车型停留在这个滚床上进行喷淋,喷淋结束后自动运行到下一个滚床。如果不需要喷淋,则车型立即自动运行到下一个滚床。而在车型识别系统的光眼识别过程中对车身的定位要求较高,常规的车型识别设备都有专门的定位支架,或者专门设计的能够精确定位的滚床工位上进行车型识别。而在喷淋工位上通常使用的是普通滚床,普通滚床无法满足精确定位的要求,并且喷淋工位是一个高湿度的工作环境,滚床上会残留水,使得滚床表面较滑,更加难以对车身进行精确定位。在消除“花斑”缺陷这个问题上,设计之处并没有考虑到在输送系统中增加车型识别设备的需求,如果要在喷淋工位的滚床上增加车型识别设备,可以预计,由于定位和工作环境的因素,该车型识别设备的识别率不会高,相反,故障率会较高。还有可能出现车型识别错误从而导致喷淋错误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在普通滚床上增加安装对车身进行精确定位的定位装置。这样的话,在每个喷淋工位都需要安装一套车型识别设备和一套车型定位装置,会大大增加了整个预处理输送线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在喷淋车间中进行信号传递的技术,能在输送线上对识别信息进行传递和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包括:倒水站、数个输送滚床和喷淋站。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倒水站具有车型识别模块,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并获取车型标志信息,倒水完成后倒水站传递车身和车型标志信息。数个输送滚床依次设置,倒水站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车身在各个输送滚床上依次传递,直至传递到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上,输送滚床具有车型标识模块,车型标识模块接收并存储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具有喷淋设备,喷淋设备接收车型标志信息并依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车身由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传递到喷淋站,根据设置的喷淋模式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车身传送到倒水站上,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生成并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后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同时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向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各个输送滚床依次传递车身,各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同时传递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直至最后一个输送滚床,最后一个输送滚床将车身传递到喷淋站,同时最后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向喷淋站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根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并对车身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在一个实施例中,倒水站具有车身定位装置,车身定位装置对车身进行定位并由车型识别模块进行车型识别。在一个实施例中,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各自具有占位开关;车身位于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或者喷淋站上,占位开关输出占位信号;车身离开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或者喷淋站,占位开关输出复位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利用占位开关输出的占位信号和/或复位信号传递车型标志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利用占位开关输出的复位信号对车型标志信息进行复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喷淋设备包括车型存储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和喷头组,车型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车型标志信息,时间控制模块设置喷淋时间,车型存储模块的不同车型标志信息对应不同喷头组的开启组合,车型存储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共同确定喷淋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方法,该车型识别方法由倒水站、数个输送滚床和喷淋站共同执行,其中,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倒水站具有车型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水站,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倒水站具有车型识别模块,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并获取车型标志信息,倒水完成后倒水站传递车身和车型标志信息;数个输送滚床,数个输送滚床依次设置,倒水站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车身在各个输送滚床上依次传递,直至传递到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上,输送滚床具有车型标识模块,车型标识模块接收并存储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喷淋站具有喷淋设备,喷淋设备接收车型标志信息并依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车身由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传递到喷淋站,根据设置的喷淋模式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其中,车身传送到倒水站上,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生成并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后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同时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向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各个输送滚床依次传递车身,各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同时传递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直至最后一个输送滚床,最后一个输送滚床将车身传递到喷淋站,同时最后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向喷淋站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根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并对车身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倒水站,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倒水站具有车型识别模块,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并获取车型标志信息,倒水完成后倒水站传递车身和车型标志信息;数个输送滚床,数个输送滚床依次设置,倒水站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车身在各个输送滚床上依次传递,直至传递到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上,输送滚床具有车型标识模块,车型标识模块接收并存储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喷淋站具有喷淋设备,喷淋设备接收车型标志信息并依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车身由最后一个输送滚床传递到喷淋站,根据设置的喷淋模式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其中,车身传送到倒水站上,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识别车型,生成并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倒水站对车身进行倒水后将车身传递到第一个输送滚床上,同时倒水站的车型识别模块向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第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存储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各个输送滚床依次传递车身,各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同时传递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直至最后一个输送滚床,最后一个输送滚床将车身传递到喷淋站,同时最后一个输送滚床的车型标识模块向喷淋站传送该车身的车型标志信息,喷淋站根据车型标志信息设置喷淋模式并对车身进行喷淋,喷淋站在喷淋完毕后传递车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水站具有车身定位装置,车身定位装置对车身进行定位并由车型识别模块进行车型识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各自具有占位开关;车身位于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或者喷淋站上,占位开关输出占位信号;车身离开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或者喷淋站,占位开关输出复位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利用占位开关输出的占位信号和/或复位信号传递车型标志信息。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水站、各个输送滚床以及喷淋站利用占位开关输出的复位信号对车型标志信息进行复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车间预处理线的车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设备包括车型存储模块、时间控制模块和喷头组,车型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车型标志信息,时间控制模块设置喷淋时间,车型存储模块的不同车型标志信息对应不同喷头组的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楠周杰郭宵宵孟令占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