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滤布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45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滤布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中,本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由控制模块开启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自动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提高了过滤效果,省去了人工调整滤布的麻烦;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和过滤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滤布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滤布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压滤机作为一种理想的悬浮固液分离设备,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板框压滤机内通常存在多个过滤板框,在供水时由于先从第一个过滤板框逐渐向后面的过滤板框供水,因此,过滤板框内污水的浓度往往是呈递减分布。而对每个过滤板框采用统一滤布,则要么降低生产效率,要么降低过滤效率。而且当某个过滤板框内的滤布坏掉导致压滤机最终排出的水质超标时,则滤布的选择和更换完全靠人的经验,操作也十分麻烦,会浪费大量时间和成本,关键是缺乏依据,不易找到正确的原因来排除故障,最终大大降低了压滤机的过滤效果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滤布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方法,以根据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提高了过滤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由控制模块开启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进一步,所述滤布层为若干层,其中第一层为固定滤布,第二层及以上均为若干可调滤布。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的方法包括:步骤S31,当滤液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在固定滤布的一侧增加可调滤布,构成所述滤布层,以使污水透过所述滤布层形成滤液,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2,若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再增加一层可调滤布,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3,重复步骤S32,直至滤液浓度低于设定值;或步骤S34,所述滤布层的滤布数量达到上限时,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报警器报警。进一步,每层可调滤布的上端均设有对应的转轴,其下端两侧通过线体连接对应的滚轮;其中所述转轴安装在过滤板框的顶部,其两端设有扭簧,在滚轮的拉力消除后,所述扭簧适于带动转轴转动,以使可调滤布收卷。进一步,所述滤布调节机构包括若干个独立转动机构,以分别拉动各滚轮转动;所述独立转动机构适于采用微型电机,且各微型电机均由控制模块控制。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的方法包括:步骤S11,所述压滤机内设若干个所述过滤板框,且所述过滤板框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在两框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滤布层,且各固定滤布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框架上,以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形成过滤腔室;步骤S12,所述过滤板框依次排列,并形成连通的过滤腔室,以使污水由第一过滤腔室的入水口注入,且在注满第一过滤腔室后依次流入所有过滤腔室。进一步,在相邻两个过滤板框之间形成排水室;过滤腔室内的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过滤后形成所述滤液,并进入与该过滤腔室相邻的排水室,由其排水口排出;在各排水口处均安装有浓度传感器,以分别检测各排水室的滤液浓度;所述压滤机设有若干个所述滤布调节机构,且每个滤布调节机构适于与一个框架一一对应,以调整对应框架上污水透过的滤布层;当任意排水室的滤液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对应的滤布调节机构调整与该排水室两侧临近框架上污水透过的滤布层。进一步,所述压滤机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过滤板框外侧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适于通过顶杆带动第二框架向第一框架移动,即压滤机进行挤压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自动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提高了污水的过滤效果,省去了人工调整滤布的麻烦。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和过滤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板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过滤板框1,第一框架11,入水口111,第二框架12,出水口121,固定滤布131,可调滤布132,过滤腔室14,第一过滤腔室141,排水室15,排水口151,转轴16,线体17,滚轮18,微型电机21,驱动机构3,气缸31,顶杆32,浓度传感器4。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由控制模块开启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适于通过相应的驱动模块分别控制滤布调节机构、报警器和驱动机构进行工作;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工控板或PLC模块。本实施例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自动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提高了污水的过滤效果,省去了人工调整滤布的麻烦;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和过滤效果好的特点。进一步,所述滤布层为若干层,其中第一层为固定滤布131,第二层及以上均为可调滤布132。所述固定滤布131为固定设置的滤布,以保障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过滤,从而防止误操作导致污水直接流出,影响其过滤效果。优选的,所述滤布层的层间距为0.5-3cm,以防止多层滤布贴付在一起影响其过滤效果。作为调整滤布层的方法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1,步骤如下:步骤S31,当滤液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在固定滤布的一侧增加可调滤布构成所述滤布层,以使污水透过所述滤布层形成滤液,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2,若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再增加一层可调滤布,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3,重复步骤S32,直至滤液浓度低于设定值;或步骤S34,所述滤布层的滤布数量达到上限时,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报警器报警。本实施方式的调整滤布层的方法是通过滤布调节机构自动增加污水透过的滤布层数来降低滤液浓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滤液的浓度判断滤布的质量状况,轻松确定问题滤布的所在位置,大大提高了压滤机的过滤效果和生产效率。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过滤板框的结构示意图。作为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的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见图3,所述步骤S1中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的方法包括:步骤S11,所述压滤机内设若干个过滤板框1,且所述过滤板框1包括: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在两框架上均设置有所述滤布层,且各固定滤布131均固定设置在相应的框架上,以使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之间形成过滤腔室14;步骤S12,所述过滤板框1依次排列,并形成连通的过滤腔室14,以使污水由第一过滤腔室141的入水口111注入,且在注满第一过滤腔室141后依次流入所有过滤腔室14。本实施方式的过滤板框既能增加污水的注水量,又能实现挤压过滤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进一步,在相邻两个过滤板框1之间形成排水室15;过滤腔室14内的污水经过至少一层滤布过滤后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由控制模块开启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向压滤机内注入污水;步骤S2,由控制模块开启压滤机,使其挤压以使污水透过至少一层滤布形成滤液排出;以及步骤S3,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布层为若干层,其中第一层为固定滤布,第二层及以上均为若干可调滤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挤压过程中,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排出的滤液浓度调整污水透过的滤布层的方法包括:步骤S31,当滤液浓度大于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在固定滤布的一侧增加可调滤布,构成所述滤布层,以使污水透过所述滤布层形成滤液,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2,若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所述控制模块启动滤布调节机构再增加一层可调滤布,并由计数器计数污水透过的滤布总层数;步骤S33,重复步骤S32,直至滤液浓度低于设定值;或步骤S34,所述滤布层的滤布数量达到上限时,滤液浓度仍大于设定值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开启报警器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可调滤布的上端均设有对应的转轴,其下端两侧通过线体连接对应的滚轮;其中所述转轴安装在过滤板框的顶部,其两端设有扭簧,在滚轮的拉力消除后,所述扭簧适于带动转轴转动,以使可调滤布收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滤机的工作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梅钱婷婷王小绪陶化伦李秋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