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有机提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超微波同时实施的多重分离萃取的多重有机提取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分离广泛应用的提纯器只能简单的提取一种物质,萃取溶解时间长,大部分采用普通加热,所需加热时间长,分离提纯物质缓慢。在原料粉碎技术上,粉碎程度太低,原料浸泡在溶剂中大部分都不能被溶解从而达不到原材料的高效利用。而且现有的分离提纯技术只能逐步分离一种原料中的多种有机物,提取效率低,操作复杂。本专利技术可从原料粉碎,溶剂萃取溶解就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再由蒲扇叶玻璃提纯器通过冷凝回流虹吸三重作用在提纯过程中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目前对于天然产物的提取普遍都是一种装置一个步骤单一提取一有机物,操作流程繁琐,耗时长,原料提取率低,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在提取过程中由于溶解的量难以把控,造成溶剂的大量浪费;由于温度掌控不好,造成提取产物纯度不高。为减少能源的浪费的分离提纯装置与方法是现企业生产制造所欠缺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微波墙构造实现超微波的同时利用,利用超声波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粉碎原料的同时,再利用微波萃取具有选择性、加热的特点,来实现逐步萃取原料中的有机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有机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蒲扇叶玻璃提纯器和溶解器;所述溶解器包括L形的溶解池(101),由位于下部的长方体结构的处理池和位于右侧上部的容置区,容置区与所述处理池同宽等高;所述容置区用于容置原料池(102);所述溶解池左侧具有微波装置,相对的另一侧具有超声装置,分别构成具有相同高度的微波墙(106)和超声墙(105);所述容置区顶部为一活动连接的钢板(103),钢板(103)中心具有螺孔,一螺杆(104)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螺杆(104)下端活动连接原料池(102)顶盖,使得螺杆(104)转动时,原料池(102)不发生转动,仅在螺杆(104)的带动下,上下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有机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蒲扇叶玻璃提纯器和溶解器;所述溶解器包括L形的溶解池(101),由位于下部的长方体结构的处理池和位于右侧上部的容置区,容置区与所述处理池同宽等高;所述容置区用于容置原料池(102);所述溶解池左侧具有微波装置,相对的另一侧具有超声装置,分别构成具有相同高度的微波墙(106)和超声墙(105);所述容置区顶部为一活动连接的钢板(103),钢板(103)中心具有螺孔,一螺杆(104)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螺杆(104)下端活动连接原料池(102)顶盖,使得螺杆(104)转动时,原料池(102)不发生转动,仅在螺杆(104)的带动下,上下运动。原料池(102)的四个侧壁由具有网孔结构组成,底面由隔热板构成,顶盖与四个侧壁活动连接。溶解池(101)内具有微波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溶解池外具有控制器,超声波波源装置、微波波源装置、微波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溶解池(101)左侧顶面上设有出气孔,背面设有多个溶剂入口(108),背面下端设有排料口(110);蒲扇叶玻璃提纯器包括蒲扇叶回流器和冷凝器(202);所述蒲扇叶回流器包括回流管(204)和冷凝管(201),所述冷凝管(201)底部与溶解池(101)顶面的出气孔相连,上端与冷凝器(202)相连;回流管(204)上端与冷凝管(201)上部相连,下端与溶解池(101)背面的溶剂入口相连;冷凝管(201)内上下堆叠有若干个具有蒲扇叶形状的分液管(203),所述分液管(203)由两个倒置的漏斗以及连接两个漏斗下端开口的套筒组成,其中位于上方的第一漏斗的中心孔直径小于位于下方的第二漏斗的中心孔直径。两个相邻的分液管(203)相连,其中,位于下方分液管(203)的上端出口插入到上方分液管(203)的中心孔内,两者过盈配合。所述套筒底部侧壁和冷凝管(201)侧壁开有连通的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206),冷凝管外侧壁固定有若干个毛细管(205),所述毛细管为n形,每段毛细管对应一节分液管(203),毛细管(205)一端与第一出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冯润萍,卢闻君,胡莹露,胡智燕,肖朝耿,夏其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