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33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所述的治疗工具包括软管和耳罩部;所述的软管包括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且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依次相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耳罩部的上端内缘下折,耳罩部的下端内缘开有大于半圆的卡口;所述的褶皱长管部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通过卡口嵌入的方式相连。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能够确立发音时正确的气流走向,即不从口腔侧面、而从口腔正面流出,能灵敏地为发音人提供气流是否从口腔侧面逸出的实时反馈,促进练习者实时改变气流走向,达到矫正侧化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
技术介绍
侧化(laterallisp)指发音时气流从口腔侧面逸出、造成发音不准的现象。在普通话中侧化常见于对应于汉语拼音z、c、s、zh、ch、sh、j、q、x的这9个音,在英语中常见于舌尖擦音和塞擦音/s/、/z/、/ts/、/dz/,和舌叶擦音和塞擦音/∫/,/t∫/,传统训练方法矫正侧化的效果不理想。传统训练方法以正误音听辨练习和舌位调整为核心。正误音听辨练习的局限性在于,练习者即使能够听辨出侧化与非侧化的发音,仍无法感知侧化发音时的具体问题所在,即气流通过口腔侧面逸出这一现象,只能简单地判断侧化发音和正常发音听感上不相同。舌位调整练习的局限性在于,侧化不是简单的舌位不准导致的,而是由于舌体两侧较为松弛,甚至下垂,引起舌体两侧和口腔侧面闭合不严,气流逸出。简单地调整舌位无法解决气流从侧面逸出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1210231327.0,申请日20120705,专利名称为:多功能吞咽言语治疗的神经系统电刺激仪,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吞咽言语治疗的神经系统电刺激仪。它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微处理器、触摸屏单元,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治疗单元、磁治疗单元、音乐治疗单元和反馈信号单元,上述单元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的电治疗单元,包括电治疗单片机、信号发生器、信号处理电路、调制模块、恒流源模块、刺激电极,所述的磁治疗单元,包括磁治疗单片机、磁场发生器和磁疗极,所述的磁场发生器由多个铜线圈构成,每个铜线圈中间设有导磁硅钢片。上述专利文献的多功能吞咽言语治疗的神经系统电刺激仪,采用特定电流刺激人体,再根据反馈的信号检测出它们的阈值,然后自动选择治疗手段电和磁,并采用独特的调制电流技术,有效分离治疗阈值与疼痛阈值,具有机体适应性、可调性、疗效突出等优点。但是关于一种能灵敏地为发音人提供气流是否从口腔侧面逸出的实时反馈,促进练习者实时改变气流走向,达到矫正侧化的目的技术方案则未进行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矫正侧化问题成为传统行为治疗中的难点。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发音时正确的气流走向,即不从口腔侧面、而从口腔正面流出。避免气流从口腔侧面逸出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提供气流是否从侧面逸出的听觉、触觉、视觉等实时反馈。而这些反馈中与气流逸出的联系较为直观的,是听觉反馈。因此需要一种能灵敏地为发音人提供气流是否从口腔侧面逸出的实时反馈,促进练习者实时改变气流走向,达到矫正侧化的言语治疗工具,而关于这种言语治疗工具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灵敏地为发音人提供气流是否从口腔侧面逸出的实时反馈,促进练习者实时改变气流走向,达到矫正侧化的言语治疗工具,而关于这种言语治疗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所述的治疗工具包括软管和耳罩部;所述的软管包括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且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依次相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耳罩部的上端内缘下折,耳罩部的下端内缘开有大于半圆的卡口;所述的褶皱长管部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通过卡口嵌入的方式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口端圆形直管部外径为9mm,内径8mm,长2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褶皱长管部外径9mm,内径8mm,初始处于压缩折叠状态,长100mm,伸展状态可长至15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耳端圆形直管部直径为9mm,内径8mm,长度为10m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软管部上的褶皱长管部采用轻质材料制作而成。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耳罩部的外侧部为弧形面,且耳罩部所覆盖的面积大于人体外耳廓所覆盖的面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耳罩部长75mm,最宽处宽45mm,下端最窄处宽20mm,高15mm。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能够确立发音时正确的气流走向,即不从口腔侧面、而从口腔正面流出,能灵敏地为发音人提供气流是否从口腔侧面逸出的实时反馈,促进练习者实时改变气流走向,达到矫正侧化的目的。2、设有软管,且软管的口端圆形直管部端置于一边的下磨牙外侧与口腔内壁之间,当侧化发生时,从口腔侧面逸出的气流从口端圆形直管部流入,该气流从软管的耳朵圆形直管部流出,从而建立了听觉反馈,而听觉反馈相对于其它触觉、视觉等反馈中与气流逸出的联系较为直观的。3、软管的褶皱长管部的初始处于压缩折叠状态,长100mm,伸展状态可长至150mm,使用时在嘴角处弯曲,根据使用者嘴角至耳部的长度调节褶皱部分长度,便于建立稳定的气流反馈路径。4、褶皱长管部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通过近似圆形的卡口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使用时将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褶皱段嵌入卡口即可,操作快速简便,且褶褶皱结构相比于直管,能使连接处不易滑动而更加稳固。5、软管上的褶皱长管部采用轻质材料制作而成,可根据需要灵活弯曲,通过牵拉、弯曲,便于调节长度、曲度,以通达耳部,贴合面部。6、耳罩部上端边缘下折,便于悬挂于外耳廓上;耳罩部略大于外耳廓,可将外耳廓及耳屏有效覆盖。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矫正发音侧滑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的结构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言语治疗工具中的软管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言语治疗工具中的耳罩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软管11.口端圆形直管部12.褶皱长管部13.耳端圆形直管部2.耳罩部21.上端内缘22.卡口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矫正发音侧滑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的结构框图。一种矫正发音侧滑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所述的治疗工具包括软管1和耳罩部2。请参照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言语治疗工具中的软管1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软管1包括口端圆形直管部11、褶皱长管部12、耳端圆形直管部13,且口端圆形直管部11、褶皱长管部12、耳端圆形直管部13依次相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口端圆形直管部11外径为9mm,内径8mm,长20mm,使用时口端圆形直管部11端置于一边的下磨牙外侧与口腔内壁之间,当侧化发生时,从口腔侧面逸出的气流从口端圆形直管部11流入。所述褶皱长管部12外径9mm,内径8mm,初始处于压缩折叠状态,长100mm,伸展状态可长至150mm,使用时在嘴角处弯曲,根据使用者嘴角至耳部的长度调节褶皱长管部12的长度;所述耳端圆形直管部13直径为9mm,内径8mm,长度为10mm。请参照图3,图3是本专利技术言语治疗工具中的耳罩部2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耳罩部2的上端内缘21下折,耳罩部2的下端内缘开有大于半圆的卡口22;所述的耳罩部2的外侧部为弧形面,且耳罩部2所覆盖的面积大于人体外耳廓所覆盖的面积:所述耳罩部2长75mm,最宽处宽45mm,下端最窄处宽20mm,高15m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褶皱长管部12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13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2通过近似圆形的卡口22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使用时将近耳端圆形直管部13的褶皱段嵌入卡口22即可。所述的软管1部上的褶皱长管部12采用轻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工具包括软管和耳罩部;所述的软管包括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且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依次相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耳罩部的上端内缘下折,耳罩部的下端内缘开有大于半圆的卡口;所述的褶皱长管部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通过卡口嵌入的方式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工具包括软管和耳罩部;所述的软管包括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且口端圆形直管部、褶皱长管部、耳端圆形直管部依次相连,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耳罩部的上端内缘下折,耳罩部的下端内缘开有大于半圆的卡口;所述的褶皱长管部接近耳端圆形直管部的一端与所述耳罩部通过卡口嵌入的方式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端圆形直管部外径为9mm,内径8mm,长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发音侧化问题的言语治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长管部外径9mm,内径8mm,初始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臻刘阳蒋家琪吴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