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34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包括与肢体适配的主体和袖套,主体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和夹网支撑,空腔与肢体形状适配,壳体设为端部开口的夹层结构,夹网支撑设置在夹层中,袖套嵌设在主体的端部位置,在袖套中部设有连通主体内空腔的通孔,且在袖套的侧面设有进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主体套在患者的创伤位置,实现了对创伤位置的防护作用,且根据肢体位置不同设置了不同形状的主体结构,并在袖套上设置了进气孔,不但使得主体适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而且通过进气孔连接输氧装置,实现氧疗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使用范围较广,而且有助于创伤处的快速恢复,可广泛应用于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
技术介绍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在创伤中四肢创伤尤为多见,并伴有一系列康复问题。当四肢发生创伤并经过医护人员专业清创包扎后,医护人员经常会嘱咐患者不能让肢体湿水,湿水后往往会引起肢体感染。患者日常接触水前往往会采取用塑料袋套在受伤肢体上的方式,来避免肢体接触到水,但这样做效果不好,且往往有水流入袋子里从而造成受伤肢体湿水。或有些伤员会使用防水套,这种防水套能隔离98%的水,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防水套会贴合皮肤造成不适感,且防水套材料容易被刮破,使用寿命不长。同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四肢烧伤病人,该种病人需要进行氧疗法,即在伤口周围进行氧疗,目的是使伤口更快氧化康复,从而促进伤口愈合,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烧伤病人使用的防护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包括与肢体适配的主体和袖套,所述主体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和夹网支撑,所述空腔与肢体形状适配,所述壳体设为端部开口的夹层结构,所述夹网支撑设置在夹层中,在袖套中部设有连通主体内空腔的通孔,且在所述袖套的侧面设有进气孔。优选地,所述夹网支撑以井字形、横向或纵向的方式设置在壳体的夹层中。优选地,所述袖套设置为圆形结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小腿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L型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袖套连接在主体的一端开口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局部位置形状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圆筒形且两端开口,所述袖套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端开口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的全腿形状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L型且一端开口,所述袖套设置在主体的一端开口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的前臂形状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圆筒型且一端开口,所述袖套嵌设在主体的开口处。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的全臂形状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圆筒形且一端开口,所述袖套嵌设在主体的开口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带有空腔的主体和袖套,在使用时,分别将带有袖套的主体套在创伤处,防止创伤处由于沾水而感染,影响痊愈进度,并根据创伤部位设置了针对成人和儿童的形状,使用范围广;对于烧伤患者,由于设置了进气孔,且远端设有双薄膜结构,在需要进行氧疗时,通过进气孔来对创伤处进行输送氧气,对患处进行治疗,且设置的双薄膜结构使得主体内形成了一定的密封空间,提高氧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的状态图一示意图;图2是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中主体的截面图;图3是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的状态图二示意图;图4是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的状态图三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包括与肢体适配的主体1和袖套2,主体1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101和夹网支撑102,空腔与肢体形状适配,壳体101设为端部开口的夹层结构,夹网支撑102设置在夹层中,袖套2嵌设在主体1的端部位置,且袖套2中部设有连通主体1内空腔的通孔201,在袖套2的侧面设有进气孔202,袖套2设置为圆形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将主体1套设在创伤位置,由于主体1上的壳体101采用两层TPU聚醚薄膜制成,这种材质无味环保,抗磨损性高,抗撕裂、抗拉伸、抗剥离性好,气密性高,韧性强,不易发黄、经久耐用、耐寒性好,不受气候影响,解决了现有防护套中不能解决的防水及防止刮破、使用寿命问题;在两层TPU聚醚薄膜中间设置的夹网支撑102主要起到支撑薄膜的功能,而夹网支撑102在夹层中可设置成井字形、横向或竖向的形式,防止伤员及病人使用过程中因流水冲击造成TPU聚醚薄膜贴合皮肤造成不适感。主体1主要是根据部位不同设计,包括局部型及全体型:实施例一:如图1~2,主体1的结构与人体小腿适配,主体1设置为L型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袖套2连接在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当患者的小腿部位有创伤时,将主体1穿过脚掌后套在小腿处,起到防护的作用;L型的结构使得主体1更好地贴合在患者的肢体位置,下部位于脚掌位置。实施例二:如图3,主体1的结构与人体局部位置形状适配,主体1设置为圆筒形且两端开口,袖套2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两端开口处。当患者的创伤位置在肢体的局部位置例如脚踝时,将主体1套设在患处,实现患处的密封。实施例四:如图1,主体1的结构与人体的全腿形状适配,主体1设置为L型且一端开口,袖套2设置在主体1的一端开口处。当患处在大腿处或者创伤面积较大时,将主体1设置为加长型,且使主体1的上端到达大腿处,实现防护的目的。实施例五:如图4,主体1的结构与人体的前臂形状适配,主体1设置为圆筒型且一端开口,袖套2嵌设在主体1的开口处。当创伤位置在前臂或手部时,将主体1套设在胳膊上,且靠近手部的主体1一端为封闭结构,防止水从手部位置进入创伤面。实施例六:如图4,主体1的结构与人体的全臂形状适配,主体1设置为圆筒形且一端开口,袖套2嵌设在主体1的开口处。此时,当创伤位置在大臂或者大面积创伤时,将主体1套设在大臂上,实现防护作用。实施例七:一些患者是由于烧烫伤造成的,此时,需要对患处进行氧疗,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在袖套2的进气孔202位置设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连接氧气输送管,使得患处包围在氧气的氛围中,实现氧疗,且远离进气孔201的端部为双薄膜结构,以给氧气提供一个密封的空间,提高治疗效率。在实施时,主体1和袖套2均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在加工制作时,根据具体患者的肢体形状来确定主体1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肢体适配的主体和袖套,所述主体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和夹网支撑,所述空腔与肢体形状适配;所述壳体设为端部开口的夹层结构,所述夹网支撑设置在夹层中,所述袖套嵌设在主体的端部位置,在袖套中部设有连通主体内空腔的通孔,且在所述袖套的侧面设有进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肢体适配的主体和袖套,所述主体包括带有空腔的壳体和夹网支撑,所述空腔与肢体形状适配;所述壳体设为端部开口的夹层结构,所述夹网支撑设置在夹层中,所述袖套嵌设在主体的端部位置,在袖套中部设有连通主体内空腔的通孔,且在所述袖套的侧面设有进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网支撑以井字形、横向或纵向的方式设置在壳体的夹层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套设置为圆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专业护理防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结构与人体小腿适配,所述主体设置为L型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袖套连接在主体的一端开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飚张志坚谢小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致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