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润浩专利>正文

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33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血栓的制备、脑梗死模型的制备、溶栓以及出血结果的判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犬出血转化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比格犬的大脑结构与人类相似,脑血管直径变异不大,相较于鼠等小动物,相关的实验结果可以实现更好的临床转化。其二、在小动物实验中,多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监测脑血流的变化,从而判断血管的闭塞和再通;而DSA作为临床判断血流是否通畅的金标准,可以指导血栓的注射,进行精准的栓塞,且提供了溶栓是否有效的直接证据。其三、介入手术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操作损伤,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础医学
,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且脑梗死后约10~40%的患者会自然转化形成颅内出血,进一步加重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随着静脉注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和经血管腔内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应用中的逐渐增多,这些治疗方法在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的同时,也增加了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的比例。特别是在溶栓治疗中,如果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的时间超过4.5h,其颅内出血转化比例会显著性增加。颅内出血转化可以是无症状的,但是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增高。因此,深入了解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机制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极为重要。目前关于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部分进展,但是均以鼠等小动物作为实验动物,由于小动物解剖结构和人体的明显差异,且造模方法与人体发病机制的不同,相关实验结果无法实现有效的临床转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基于犬的脑血管及脑实质的结构与人类较类似,其靶器官较大,从而能够更好的模拟人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血栓的制备:以犬作为实验动物,于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后消毒铺巾,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鞘管用于静脉抽血制作血栓;S2:脑梗死模型的制备: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经股动脉鞘管引入椎动脉导管进行系统的脑血管造影评估;之后依次将血栓注入大脑中动脉,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时,将导管连接加压生理盐水,堵塞同侧颈内动脉2h;S3:溶栓:于脑卒中后4.5h通过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给药剂量为2mg/kg,首次静脉推注10%负荷量,剩余90%的静脉维持60min,之后重复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再通;S4:出血结果的判定:采用CT扫描、大体病理和HE染色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生。优选地,以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优选地,S1中,血栓的制备具体包括:S101:抽取犬自体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浆;S102:在上层血浆中加入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立即注入导引导管中;S103:每条犬经股静脉给以2500单位肝素,并以生理盐水静滴注维持静脉通路,1.5~2.5h后将凝固及析出水分的血栓从导管中取出,置入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之后用吸水纱布吸干;S104:制作血栓条,并修剪为预设大小,之后将血栓条置于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器皿中,备用。优选地,S101中:离心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转速为3500~4500rpm,时间为5~10min;静脉血的抽取量与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盐水的体积比为(5~10):1。优选地,离心处理的条件为:温度为4℃,转速为4000rpm,时间为10min;静脉血的抽取量与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盐水的体积比为8:1。优选地,S104中:分别制作直径为1.4mm和1.7mm的血栓,并将血栓条均修剪成长为5mm的血栓。优选地,S2中,脑梗死模型的制备具体包括:S201: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经5F股动脉鞘管引入椎动脉导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实时透视和路径图导引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双侧颈内动脉,行正侧位造影,再将导管超选至左侧椎动脉正位造影,记录脑血管结构特征、有无异常解剖,观察动脉期及静脉期的表现,并测量左侧颈内动脉颈段、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血管直径;在进行完系统的脑血管造影评估后,将导管超选插至左侧颈内动脉上升段约2cm;S202:将1.4mm直径的血栓条置入装有对比剂的2mL注射器中注入导管,一旦血栓进入导管,换用装有生理盐水的5mL注射器并给予间断性压力缓慢注射,造影证实第一条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M1的远端之后,再将1.7mm直径的血栓以同样的方法注射到大脑中动脉M1段的近端;S203: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M1段完全闭塞时,将导管连接加压生理盐水,堵塞同侧颈内动脉2h。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急性脑梗死模拟实验中的应用。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与鼠等小动物模型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犬出血转化模型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比格犬的大脑结构与人类相似,脑血管直径变异不大,相较于鼠等小动物,相关的实验结果可以实现更好的临床转化。其二、在小动物实验中,多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监测脑血流的变化,从而判断血管的闭塞和再通;而DSA作为临床判断血流是否通畅的金标准,可以指导血栓的注射,进行精准的栓塞,且提供了溶栓是否有效的直接证据。其三、介入手术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一些不必要的操作损伤,例如小动物脑梗死模型中的难以避免的开颅手术或者颈部切开血管结扎,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四,在鼠脑梗死模型中,多运用栓线等异物来制备脑梗死,发病机制与血栓栓塞存在较大区别。本专利技术运用犬自体血栓可以很好的模拟人体中脑梗死的发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动脉静脉置管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判断出血结果的CT扫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判断出血结果的大体病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判断出血结果的HE染色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实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至少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介入法建立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包括如下步骤:S1:血栓的制备以比格犬为实验动物,于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后消毒铺巾,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鞘管用于静脉抽血制作血栓。抽取比格犬自体静脉血4mL,置入离心管中,4℃下4000rpm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浆,加入0.5mL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盐水混匀并立即注入的导引导管中。然后每条犬经股静脉给以2500单位肝素,并以生理盐水静滴注维持静脉通路(2mL/min)。大约2h后将凝固及析出水分的血栓从导管中取出,置入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后用吸水纱布吸干,然后分别制作直径为1.4mm和1.7mm的血栓,并将血栓条均修剪成长为5mm的血栓条,最后将血栓条放置于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器皿中备用。S2:脑梗死模型的制备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经5F股动脉鞘管引入椎动脉导管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实时透视和路径图导引下,将导管超选择性插至双侧颈内动脉,行正侧位造影,再将导管超选至左侧椎动脉正位造影,记录脑血管结构特征、有无异常解剖,观察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相应表现,并用测量左侧颈内动脉颈段、大脑中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血栓的制备以犬作为实验动物,于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后消毒铺巾,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鞘管用于静脉抽血制作血栓;S2:脑梗死模型的制备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经股动脉鞘管引入椎动脉导管进行系统的脑血管造影评估;之后依次将血栓注入大脑中动脉,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时,将导管连接加压生理盐水,堵塞同侧颈内动脉2h;S3:溶栓于脑卒中后4.5h通过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给药剂量为2mg/kg,首次静脉推注10%负荷量,剩余90%的静脉维持60min,之后重复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再通;S4:出血结果的判定采用CT扫描、大体病理和HE染色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犬自体血栓栓塞性脑梗死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血栓的制备以犬作为实验动物,于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后消毒铺巾,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鞘管用于静脉抽血制作血栓;S2:脑梗死模型的制备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导管鞘,经股动脉鞘管引入椎动脉导管进行系统的脑血管造影评估;之后依次将血栓注入大脑中动脉,待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大脑中动脉完全闭塞时,将导管连接加压生理盐水,堵塞同侧颈内动脉2h;S3:溶栓于脑卒中后4.5h通过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给药剂量为2mg/kg,首次静脉推注10%负荷量,剩余90%的静脉维持60min,之后重复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再通;S4:出血结果的判定采用CT扫描、大体病理和HE染色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血栓的制备具体包括:S101:抽取犬自体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浆;S102:在所述上层血浆中加入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立即注入导引导管中;S103:每条犬经股静脉给以2500单位肝素,并以生理盐水静滴注维持静脉通路,1.5~2.5h后将凝固及析出水分的血栓从导管中取出,置入生理盐水中反复漂洗,之后用吸水纱布吸干;S104:制作血栓条,并修剪为预设大小,之后将血栓条置于装有生理盐水的无菌器皿中,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颅内出血转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中:离心处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3~5℃,转速为3500~4500rpm,时间为5~10min;所述静脉血的抽取量与所述含100单位凝血酶的生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庆泉姜润浩施海彬刘圣许晓泉武晨江冷斌王斌邱凯
申请(专利权)人:姜润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