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33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包括:(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置入;(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造模对大鼠创伤小,保持时间较持久,术后大鼠恢复活动后极少出现营养管脱出、渗漏和阻塞现象,减小了操作难度,能够很好地保证匀速输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造模方法领域,具体是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肠内肠外营养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以来,已经在国内外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应用的普遍性,研究各种营养物质作用的基础研究也不断深入。作为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动物实验的肠内营养持续输注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大鼠淋巴液由于技术难度较高而难以获得。目前较常用的大鼠肠内营养输注模型是间隔一定时间,分次将肠内营养液通过灌胃针注入胃内。这种造模方法存在动物死亡率高、大鼠耐受性差、造模易被大鼠破坏的问题,并且在造模过程中存在操作难度大、对大鼠刺激性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大鼠肠内营养输注造模方法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切除后缝合被切除位置的全层,再行浆肌层缝合;(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从戳孔中置入空肠内,导管的头端进入空肠,导管的尾端留在空肠外,导管置入后缝合空肠前壁戳孔处以固定导管;(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引出后固定导管;(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完成大鼠肠内营养输入模型的构造。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合氯醛注射至实验大鼠腹腔进行麻醉。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正中切口进腹。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切除后在被切除位置作间断缝合全层,再行浆肌层缝合。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距离屈氏韧带14-16cm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步骤(4)中的导管为硅胶导管。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后,在导管引出部分外套装弹簧套管进行固定。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使用的液剂为营养液和芪黄煎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造模对大鼠创伤小,减少造模动物的死亡率;(2)、保持时间较持久,大鼠耐受程度高,不容易大鼠破坏;(3)、术后大鼠恢复活动后极少出现营养管脱出、渗漏和阻塞现象;(4)、避免了传统输注营养方法因大鼠体积较大或性情特别凶猛时,操作难度,穿破食管或误入气管的危险,并且每一次操作对实验动物都是一次强刺激;(5)、能够很好地保证匀速输注,避免了使用注射器推注的弊端如:营养液输注不均匀,大鼠耐受性不佳,易出现腹胀、腹泻等,实行起来不仅繁琐,而且工作量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流出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10%水合氯醛,按0.3mL/100g计算用5ml注射器大鼠腹腔,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待麻醉满意后,将实验大鼠固定于手术台,腹部常规剪毛,腹部用75%酒精消毒。(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正中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切除后用1-0丝线在被切除位置作间断缝合全层后再行浆肌层缝合。(3)、在距离屈氏韧带14-16cm(优选15cm)处的空肠前壁戳孔,戳孔采用12号注射器针头进行,并将直径为1.0mm的硅胶导管从戳孔中置入空肠内,硅胶导管的头端进入空肠,硅胶导管的尾端留在空肠外,硅胶导管置入后作双层荷包缝合空肠前壁戳孔处以固定硅胶导管;(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硅胶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硅胶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引出后通过套在硅胶导管外的弹簧套管固定硅胶导管;(5)、通过硅胶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营养液和芪黄煎剂,完成大鼠肠内营养输入模型的构造。造模注意事项:①实验动物应安全麻醉,术后能及时清醒。②胃造口时硅胶管插入前用粗丝线打的结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则输注营养液困难,太松则不能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插管容易从造口中滑出。③管插入深度原则上是宁长勿短,短容易滑出造口。④因为大鼠皮肤比较松弛,要保证大鼠能在代谢笼中自由活动,所以弹簧装置应该固定在肌肉或脊柱上。⑤每次更换营养液时应用注射器输注10ml生理盐水做通管用以防堵塞。⑥输注营养液出现堵塞现象时可以用10ml注射器高压通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切除后缝合被切除位置的全层,再行浆肌层缝合;(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从戳孔中置入空肠内,导管的头端进入空肠,导管的尾端留在空肠外,导管置入后缝合空肠前壁戳孔处以固定导管;(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引出后固定导管;(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完成大鼠肠内营养输入模型的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实验大鼠进行麻醉;(2)、从麻醉后的实验大鼠腹部切口进腹,并切除实验大鼠胃体部大小弯之间的前壁部分,切除后缝合被切除位置的全层,再行浆肌层缝合;(3)、在距离屈氏韧带一定距离处的空肠前壁戳孔,并将导管从戳孔中置入空肠内,导管的头端进入空肠,导管的尾端留在空肠外,导管置入后缝合空肠前壁戳孔处以固定导管;(4)、关闭实验大鼠腹腔并在腹壁戳孔,然后将导管尾端从腹壁戳孔引出,接着将导管沿实验大鼠颈背部双侧肩胛区皮肤皮下隧道潜行引出,引出后固定导管;(5)、通过导管向实验大鼠肠内滴注液剂,完成大鼠肠内营养输入模型的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水合氯醛注射至实验大鼠腹腔进行麻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大鼠肠内营养和药物输注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庆生潘晋方梁久银沈毅张琦刘举达王振黄龙周富海俞健刘名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