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30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25
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和输出导线。该电子输尿管肾镜通过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实现在观察面出血、体液混浊等情况下,腔道内不冲水的贴附式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水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需要冲水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在头部的光纤测压传感器将压力数值自动反馈至外部冲水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以保持肾盂内压力处于一个安全临界水平,有效控制使用风险,采用两片弯曲拉伸弹片的蛇骨结构,有效减小了头部弯曲半径,便于在狭小空间中的使用,该输尿管肾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
技术介绍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70%泌尿外科门诊患者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约50%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为需要腔内泌尿外科技术干预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另一方面,血尿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中上尿路来源的血尿可由泌尿系结石、肿瘤或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诊断难度较高,往往需要借助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输尿管肾镜作为目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代表,能够通过尿道口进入人体肾脏内,帮助临床医生在直视下对肾、输尿管结石或上尿路肿瘤进行诊断,亦可在激光等辅助下碎石与肿瘤切除治疗,具有经自然腔道、微创、恢复快、疗效高优点。然而,输尿管肾镜存在以下不足:冲水清洁视场时,可能造成肾内压力过大,从而产生毒副作用;在不可避免需要冲水的情况下,肾盂内压力缺乏实时预警;反复使用的输尿管肾镜容易损坏,如激光碎石过程对镜头的意外损坏、光纤的疲劳损坏等,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反复使用的输尿管肾镜存在灭菌不彻底,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而目前已有的一次性输尿管肾镜在实际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冲水的状态下才能对肾内进行观察,对于一些不适宜于冲水的患者存在并发症风险;大多不具有测压功能,在连续肾内冲水时,容易因肾内压力过大而对患者产生损伤;已有的测压手段大多使用压电式或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其外形尺寸不易微型化,集成在直径要求较细的内窥镜前端相对困难,且其抗电磁干扰特性较差,使用时需要避开有磁场干扰的环境,测量精度受温湿影响较大;肾镜头部可弯曲部分弯曲半径过大,弯曲角度不够,不利于在肾盂内狭小空间的转弯和对空间全方位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所述的这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通过采用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实现腔道内不冲水情况下的贴附式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水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需要冲水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在头部的光纤测压传感器将压力数值自动反馈至外部冲水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以保持肾盂内压力处于一个安全临界水平,有效控制使用风险,采用带有拉伸弹片的蛇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窥镜头部弯曲半径过大无法满足狭小空间操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和输出导线,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连接所述输出导线,所述插入管由通过连接套依次同轴连接的插入管前段、插入管中段和插入管后段组成,所述操作手柄壳体上设有拔转钮、冲水控制按钮和冲水接头,其中,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部管腔内设有物镜组、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物镜组设置在管腔上半部,所述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管腔下半部,所述物镜组由外圆弧镜片和内物镜组成,所述外圆弧镜片直径略大于所述内物镜并轴向套接在所述内物镜前端,所述内物镜前端沿圆周设有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外圆弧镜片的外弧面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内物镜后端连接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视频导线,所述视频导线穿过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操作手柄内与所述输出导线相连,所述插入管中段的管腔内设有蛇骨结构,所述蛇骨结构由外弹簧管、内弹簧管和弯曲拉伸弹片组成,所述外弹簧管的直径略大于内弹簧管,所述内弹簧管同轴套于所述外弹簧管内,所述弯曲拉伸弹片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弹簧管和内弹簧管管壁之间,所述弯曲拉伸弹片的前端与所述内弹簧管外径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拉伸弹片的后端伸出所述外弹簧管,两个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后端之间固定连接钢丝回路管,牵引钢丝穿过所述钢丝回路管后,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后端上的两个通孔,并通过两对弹片固定套与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的两端穿过所有功能件后连接在绕线轮上。进一步的,所述插入管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插入管内的上部为物镜组通道,下部为冲洗通道和压力传感器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采用光纤压力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牵引钢丝上套接有钢丝外管,所述钢丝外管一端与所述连接套固定,另一端通过外管阻挡块固定在所述操作手柄内。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插入管中段蛇骨结构中的两片弯曲拉伸弹片,通过拔转钮在牵引钢丝的带动下向前推动弹簧管,使蛇骨头部发生弯曲,采用两片弯曲拉伸弹片,缩短了弯曲部的长度和弯曲半径,便于插入管前段进入肾盂中狭小空间的病灶部位,并通过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进行贴附式观察或远方观察,当需要贴附式观察时,外圆弧镜片挤压观察部位并将贴附物面上的液体排开,同时内部LED对贴附物面进行照明,当需要远方观察时,插入管前段端面上的LED对观察部位进行照明,内物镜与前方外圆弧镜片组成物镜组,完成对病灶部位的观察和诊断。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远近物距可切换的物镜组,实现在观察面出血、体液混浊等情况下,腔道内不冲水的贴附式成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水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需要冲水的情况下,通过集成在头部的光纤测压传感器将压力数值自动反馈至外部冲水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流量,以保持肾盂内压力处于一个安全临界水平,有效控制使用风险,采用两片弯曲拉伸弹片的蛇骨结构,有效减小了头部弯曲半径,便于在狭小空间中的使用,该输尿管肾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反复使用交叉感染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物镜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入管前段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蛇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这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1、插入管2和输出导线3,操作手柄1的前端与插入管2的后端固定连接,操作手柄1的后端连接输出导线3,插入管2由通过连接套12依次同轴连接的插入管前段201、插入管中段202和插入管后段203组成,操作手柄1壳体上设有拔转钮4、冲水控制按钮5和冲水接头6,插入管前段201的端部管腔内设有物镜组7、出水口8和压力传感器9,物镜组7设置在管腔上半部,出水口8和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管腔下半部,物镜组7由外圆弧镜片701和内物镜702组成,外圆弧镜片701直径略大于内物镜702并轴向套接在内物镜702前端,内物镜702前端沿圆周设有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703,外圆弧镜片701的外弧面设置在插入管前段201的端面上,插入管前段201的端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204,内物镜702后端连接图像传感器704,图像传感器704连接视频导线705,视频导线705穿过插入管2进入操作手柄1内与输出导线3相连,插入管中段202的管腔内设有蛇骨结构10,蛇骨结构10由外弹簧管1001、内弹簧管1002和弯曲拉伸弹片1003组成,外弹簧管1001的直径略大于内弹簧管1002,内弹簧管1002同轴套于外弹簧管1001内,弯曲拉伸弹片1003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外弹簧管1001和内弹簧管1002管壁之间,弯曲拉伸弹片1003的前端与内弹簧管1002外径固定连接,弯曲拉伸弹片1003的后端伸出外弹簧管1001,两个弯曲拉伸弹片1003后端之间固定连接钢丝回路管1004,牵引钢丝1005穿过钢丝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和输出导线,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连接所述输出导线,所述插入管由通过连接套依次同轴连接的插入管前段、插入管中段和插入管后段组成,所述操作手柄壳体上设有拔转钮、冲水控制按钮和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部管腔内设有物镜组、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物镜组设置在管腔上半部,所述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管腔下半部,所述物镜组由外圆弧镜片和内物镜组成,所述外圆弧镜片直径略大于所述内物镜并轴向套接在所述内物镜前端,所述内物镜前端沿圆周设有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外圆弧镜片的外弧面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内物镜后端连接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视频导线,所述视频导线穿过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操作手柄内与所述输出导线相连,所述插入管中段的管腔内设有蛇骨结构,所述蛇骨结构由外弹簧管、内弹簧管和弯曲拉伸弹片组成,所述外弹簧管的直径略大于内弹簧管,所述内弹簧管同轴套于所述外弹簧管内,所述弯曲拉伸弹片为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弹簧管和内弹簧管管壁之间,所述弯曲拉伸弹片的前端与所述内弹簧管外径固定连接,所述弯曲拉伸弹片的后端伸出所述外弹簧管,两个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后端之间固定连接钢丝回路管,牵引钢丝穿过所述钢丝回路管后,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后端上的两个通孔,并通过两对弹片固定套与所述弯曲拉伸弹片固定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的两端穿过所有功能件后连接在绕线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包括操作手柄、插入管和输出导线,所述操作手柄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连接所述输出导线,所述插入管由通过连接套依次同轴连接的插入管前段、插入管中段和插入管后段组成,所述操作手柄壳体上设有拔转钮、冲水控制按钮和冲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部管腔内设有物镜组、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物镜组设置在管腔上半部,所述出水口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管腔下半部,所述物镜组由外圆弧镜片和内物镜组成,所述外圆弧镜片直径略大于所述内物镜并轴向套接在所述内物镜前端,所述内物镜前端沿圆周设有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外圆弧镜片的外弧面设置在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所述插入管前段的端面上设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内物镜后端连接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视频导线,所述视频导线穿过所述插入管进入所述操作手柄内与所述输出导线相连,所述插入管中段的管腔内设有蛇骨结构,所述蛇骨结构由外弹簧管、内弹簧管和弯曲拉伸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蔚陈奇夏磊宣寒青董柏君潘家骅徐云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