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185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属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获取沉积岩Os初始值耗时久、成功率低、分析测试成本高的问题。该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沉积岩样品采集;制作岩石薄片;在岩石薄片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图像下确定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直角坐标,对岩石薄片分析目标定位;根据直角坐标系、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分析目标的直角坐标在LA‑MC‑ICP‑MS光学镜头下再次确定分析目标的位置,进行LA‑MC‑ICP‑MS激光原位剥蚀自生黄铁矿Os同位素测试,测得M/Z185、M/Z187、M/Z188信号数据;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积岩Os初始值。利用该方法能够直接、快速地获得沉积岩中的Os初始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Re、Os分别是中等不相容和强相容元素,在地球壳幔分异中,Os易富集于地幔,Re易富集于地壳。因此,Re-Os同位素体系作为一种针对沉积岩样品示踪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广泛运用。黑色页岩、灰岩、泥岩等沉积岩中的Re-Os主要来自海水,其Os初始值(187Os/188Os)为沉积时海水Os同位素特征。海水中Os主要有三种供给途径:大陆地壳中高放射性成因Os(187Os/188Os一般大于1)、海底热液物质和地外陨石中非放射性成因Os(187Os/188Os通常为0.127)。沉积岩Os初始值的获取对研究全球古环境演化、陨石撞击、生物灭绝等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沉积岩Os初始值主要由多个沉积岩样品拉Re-Os同位素等时线确定,通过y轴截距获取Os初始值,进而获得古海水的Os同位素特征。主要分析步骤包括:取同一层位沉积岩样品7~10个,全岩样品初细碎至200目、样品称取与溶解、蒸馏分离Re-Os、微蒸馏纯化Os、丙酮两次萃取分离纯化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沉积岩样品采集;步骤二,制作岩石薄片;步骤三,在所述岩石薄片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图像下确定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直角坐标,对岩石薄片分析目标定位;步骤四,根据所述直角坐标系、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分析目标的直角坐标在LA‑MC‑ICP‑MS光学镜头下再次确定分析目标的位置,进行LA‑MC‑ICP‑MS激光原位剥蚀自生黄铁矿Os同位素测试,测得M/Z185、M/Z187、M/Z188信号数据;步骤五,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积岩Os初始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沉积岩样品采集;步骤二,制作岩石薄片;步骤三,在所述岩石薄片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图像下确定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直角坐标,对岩石薄片分析目标定位;步骤四,根据所述直角坐标系、分析目标所处象限和分析目标的直角坐标在LA-MC-ICP-MS光学镜头下再次确定分析目标的位置,进行LA-MC-ICP-MS激光原位剥蚀自生黄铁矿Os同位素测试,测得M/Z185、M/Z187、M/Z188信号数据;步骤五,对所述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积岩Os初始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沉积岩样品采集的最大纵向间距为H,H=α×K,其中,α-沉积岩样品沉积年代误差,Ma;K-沉积岩沉积速率,m/M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岩石薄片的厚度为100~300um,数量为5~10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利用岩石薄片分析目标定位装置在岩石薄片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所述岩石薄片分析目标定位装置包括固定脚、定位脚以及设置在固定脚和定位脚顶端的把头,所述把头下端连接有四个所述定位脚,固定有一个所述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位于四个所述定位脚中间;所述定位脚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脚与固定脚位于同一个平面,两组相对设置的定位脚形成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固定脚所在直线为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所述固定脚和定位脚的底端分别设置有标记工具,所述标记工具内充填液态环氧树脂;所述定位脚标记工具与薄片的四个接触点连接构成直角坐标系,所述固定脚标记工具与薄片的接触点为直角坐标系原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目标为有效直径为20~70um的自生黄铁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岩Os初始值的分析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鸿屈文俊赵九江李超周利敏李欣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