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帮国专利>正文

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14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肉类加工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用于储存及输送肉泥原料的送料机构、用于将肉泥原料制作成肉片粒的造粒机构以及用于煮制肉片粒的烧煮机构;送料机构和造粒机构均设置在机箱上部;造粒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处;烧煮机构设置在机箱下部;所述造粒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动刀组件以及定刀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能够替代手工完成肉片的烹饪制作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肉类加工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
技术介绍
肉片是现代社会大众广泛喜爱的食物之一,肉片制作的主要原料有两种,一是精肉,二是淀粉;肉最好要取猪后腿上的瘦肉,这样做出来的肉片才会松而韧,口感特别好,其他的瘦肉品质则要次得多。由于越来越多的食用需求,导致现在市场上的肉片基本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中。而现有肉片的加工及烹饪方式均是采用手工加工制作,而手工烹饪的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还存在品质不稳定、食物容易被污染等问题;并且由于肉片采用了大量的淀粉,粘度很大,并且选用的是后腿上的精肉,其肉多筋不易分开,若采用类似面条挤出机一类的机器制作,由于其粘度很大,在将肉泥制成一块块肉片块的过程当中容易发生黏连,且相邻肉片块之间的肉筋难以分离,若采用类似切肉机一类的设备进行肉片块的制作又可能把肉筋切断,影响肉片的口感。可见,现有技术当中缺乏一种能够完全代替人工烹饪且又能够保持人工烹饪Q弹、有嚼劲等口感特征的肉片加工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能够替代手工完成肉片的烹饪制作过程。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用于储存及输送肉泥原料的送料机构、用于将肉泥原料制作成肉片粒的造粒机构以及用于煮制肉片粒的烧煮机构;送料机构和造粒机构均设置在机箱上部;造粒机构设置在送料机构的出料口处;烧煮机构设置在机箱下部;所述造粒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动刀组件以及定刀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造粒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轴、套筒、导向柱、导向滑套;所述造粒电机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第一连杆的一端垂直固定在造粒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连杆轴与造粒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且水平设置,第二连杆轴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上,所述套筒转动套置在第二连杆轴外,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垂直固定在套筒的侧壁上,导向柱的上端穿过导向滑套向上延伸;导向滑套的侧壁铰接在机箱上部从而使得导向滑套能够相对于机箱上部做径向窄幅摆动;所述动刀组件包括刀座、造粒主刀以及两片以上的造粒副刀;所述刀座水平设置且后端固定在套筒侧壁上,造粒主刀设置在刀座的前侧且固定安装在刀座上,造粒主刀的刀刃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杆轴的轴向平行,所述各造粒副刀均固定在造粒主刀的下表面上,每片造粒副刀的刀身均沿垂直造粒主刀刀刃延伸方向设置,且每片造粒副刀的刀刃向前延伸至造粒主刀外侧,各造粒副刀沿造粒主刀刀刃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定刀组件包括导料箱、导料刀板及刮料刀;所述导料箱固定在送料机构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导料刀板固定在导料箱的出料口处并向下延伸位于造粒主刀的前侧,所述导料刀板在其朝向造粒主刀一侧的表面上刻设有多道与各造粒副刀一一对应的刀痕槽,刀痕槽始于导料刀板与导料箱的连接处并向下延伸;刮料刀设置在造粒主刀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刮料刀前侧的刀身上侧间隔设有多个数量及位置与造粒副刀的间隔一一对应的刮刀头,所述刮刀头延伸方向与造粒副刀延伸方向平行,从而在造粒主刀向下运动并经过刮料刀时,使得各造粒副刀从各自对应的刮刀头之间的间隔中穿过。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首先,将肉泥原料倒入到送料机构当中,在启动机器时,通过烧煮机构将水烧开,而后通过送料机构将肉泥原料送入到造粒机构中制造肉片粒,肉片粒被制造出来后自动掉到烧煮机构中烧煮,待一定时间后肉片粒煮熟时从烧煮机构中捞起即可食用。需要特别说明的即其中的造粒部分,是这样制造肉片粒的:如图4-图6所示,首先是造粒机构的动力组件部分,造粒电机通过输出轴间接带动套筒做圆周运动,而导向柱与导向滑套配合在套筒运动至圆周左右两侧时提供侧向限位,因此套筒从四点钟方向移动至十二点钟方向再移动至八点钟方向的过程中,在导向柱的作用下其不再做圆周运动而是直接被“提”起再“放下”做上下折返运动,目的是为了节约套筒运动的行程,而固定套筒上的刀座也连通套筒进行类似的运动,使得刀座每次向导料箱移动时能够控制刀具从导料刀板上“抓取”肉片粒,而在刀座移动移动到刮料刀处时,又能将粘附在刀具上的肉泥刮下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肉片粒。这里,不同于现有的切断机构,本专利技术中刀座通过特殊的传动组件形成一个特殊的扇形的运动轨迹,尤其是刀座移动向导料刀板一侧并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为一圆弧形,因此其并不是类似普通的加工机械(例如花枝丸造粒机构一类是直接将挤成条状的原料直接横向切断形成颗粒),而是模拟手工刮肉的动作,将肉泥原料从出料口附近“刮”下来,而这样的造粒运动方式与横向切断最大的区别在于既能够将肉泥原料团分离成小块又能够不切断其中的肉筋,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片这一美食所具备的特殊口感,同时,利用刮料刀将粘附在动刀组件上的肉泥小块刮下又同时解决了肉泥原料粘度大易粘附的问题,整个造粒结构的运动轨迹高度接近“手工制作”,因此所制造出来的肉片的口感能够高度还原人工烹饪的口感。为了更好的实施本方案,还提供如下优化方案: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储料筒、推料活塞、推料杆、升降机、联轴器以及升降电机;储料筒,竖直设置在机箱上部旁侧,用于临时存放肉泥原料;储料筒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推料活塞,活动设置在储料筒内部,用于将肉泥原料从出料口推出;推料杆,下端固定在推料活塞上,用于带动推料活塞上下运动;升降机,设置在储料筒的上方,并与推料活塞上端连接用于带动推料杆升降;升降电机,设置在机箱上部,与升降机连接驱动升降机工作;联轴器,设置在升降机与升降电机之间,用于在升降机与升降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之间进行轴向连接传动或断开连接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机箱包括下机箱和上机箱,所述上机箱活动架设在下机箱上;所述送料机构和造粒机构均设置在上机箱上;所述烧煮机构包括两个以上的烧煮筒,各烧煮筒间隔设置在下机箱外周;下机箱和上机箱之间还设有用于驱动上机箱相对下机箱移动使得上机箱带动造粒机构移动至各烧煮筒的上方的移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用于带动上机箱相对于下机箱绕竖置旋转中心转动的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转动电机、用于在转动电机与转动轴之间进行传动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转动电机转动的控制装置;转动轴,上端固定在上机箱底部,下端向下穿过下机箱的顶部并与下机箱转动连接;转动电机,设置在下机箱内部;传动组件,设置在转动电机与转动轴之间;控制装置,设置在下机箱外侧并与转动电机电连接以控制转动电机的工作。更进一步的,所述烧煮机构还包括用于为各烧煮筒供水的供水管路、用于加热各烧煮筒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各烧煮筒内部的水温的控温装置;供水管路,设置在下机箱内部,其进水口与外部连通,出水口与各烧煮筒连通;控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显示装置、温度设定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各烧煮筒上,温度显示装置、温度设定装置及温度控制装置设置在下机箱上,温度控制装置分别与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显示装置、温度设定装置及加热装置连接,根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温度和温度设定装置设定的温度值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工作以及温度显示装置的显示工作。较之前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从烧水、刮肉片、煮肉片一体化全自动加工,从而替代了人工繁琐的加工过程,生产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的造粒机构成功模拟了人工“刮肉片”的过程,所制造出来的肉片的口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用于储存及输送肉泥原料的送料机构(3)、用于将肉泥原料制作成肉片粒的造粒机构(4)以及用于煮制肉片粒的烧煮机构(5);送料机构(3)和造粒机构(4)均设置在机箱上部;造粒机构(4)设置在送料机构(3)的出料口处;烧煮机构(5)设置在机箱下部;所述造粒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动刀组件(42)以及定刀组件(43);所述动力组件(41)包括造粒电机(411)、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轴(413)、套筒(414)、导向柱(415)、导向滑套(416);所述造粒电机(411)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第一连杆(41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造粒电机(411)的输出轴上,第二连杆轴(413)与造粒电机(411)的输出轴平行且水平设置,第二连杆轴(41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杆(412)的自由端上,所述套筒(414)转动套置在第二连杆轴(413)外,所述导向柱(415)的下端垂直固定在套筒(414)的侧壁上,导向柱(415)的上端穿过导向滑套(416)向上延伸;导向滑套(416)的侧壁铰接在机箱上部从而使得导向滑套(416)能够相对于机箱上部做径向窄幅摆动;所述动刀组件(42)包括刀座(421)、造粒主刀(422)以及两片以上的造粒副刀(423);所述刀座(421)水平设置且后端固定在套筒(414)侧壁上,造粒主刀(422)设置在刀座(421)的前侧且固定安装在刀座(421)上,造粒主刀(422)的刀刃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杆轴(413)的轴向平行,所述各造粒副刀(423)均固定在造粒主刀(422)的下表面上,每片造粒副刀(423)的刀身均沿垂直造粒主刀(422)刀刃延伸方向设置,且每片造粒副刀(423)的刀刃向前延伸至造粒主刀(422)外侧,各造粒副刀(423)沿造粒主刀(422)刀刃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定刀组件(43)包括导料箱(431)、导料刀板(432)及刮料刀(433);所述导料箱(431)固定在送料机构(3)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导料刀板(432)固定在导料箱(431)的出料口处并向下延伸位于造粒主刀(422)的前侧,所述导料刀板(432)在其朝向造粒主刀(422)一侧的表面上刻设有多道与各造粒副刀(423)一一对应的刀痕槽(4321),刀痕槽(4321)始于导料刀板(432)与导料箱(431)的连接处并向下延伸;刮料刀(433)设置在造粒主刀(422)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刮料刀(433)前侧的刀身上侧间隔设有多个数量及位置与造粒副刀(423)的间隔一一对应的刮刀头(4331),所述刮刀头(4331)延伸方向与造粒副刀(423)延伸方向平行,从而在造粒主刀(422)向下运动并经过刮料刀(433)时,使得各造粒副刀(423)从各自对应的刮刀头(4331)之间的间隔中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用于储存及输送肉泥原料的送料机构(3)、用于将肉泥原料制作成肉片粒的造粒机构(4)以及用于煮制肉片粒的烧煮机构(5);送料机构(3)和造粒机构(4)均设置在机箱上部;造粒机构(4)设置在送料机构(3)的出料口处;烧煮机构(5)设置在机箱下部;所述造粒机构(4)包括动力组件(41)、动刀组件(42)以及定刀组件(43);所述动力组件(41)包括造粒电机(411)、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轴(413)、套筒(414)、导向柱(415)、导向滑套(416);所述造粒电机(411)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第一连杆(41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造粒电机(411)的输出轴上,第二连杆轴(413)与造粒电机(411)的输出轴平行且水平设置,第二连杆轴(413)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杆(412)的自由端上,所述套筒(414)转动套置在第二连杆轴(413)外,所述导向柱(415)的下端垂直固定在套筒(414)的侧壁上,导向柱(415)的上端穿过导向滑套(416)向上延伸;导向滑套(416)的侧壁铰接在机箱上部从而使得导向滑套(416)能够相对于机箱上部做径向窄幅摆动;所述动刀组件(42)包括刀座(421)、造粒主刀(422)以及两片以上的造粒副刀(423);所述刀座(421)水平设置且后端固定在套筒(414)侧壁上,造粒主刀(422)设置在刀座(421)的前侧且固定安装在刀座(421)上,造粒主刀(422)的刀刃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杆轴(413)的轴向平行,所述各造粒副刀(423)均固定在造粒主刀(422)的下表面上,每片造粒副刀(423)的刀身均沿垂直造粒主刀(422)刀刃延伸方向设置,且每片造粒副刀(423)的刀刃向前延伸至造粒主刀(422)外侧,各造粒副刀(423)沿造粒主刀(422)刀刃延伸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定刀组件(43)包括导料箱(431)、导料刀板(432)及刮料刀(433);所述导料箱(431)固定在送料机构(3)的出料口下方,所述导料刀板(432)固定在导料箱(431)的出料口处并向下延伸位于造粒主刀(422)的前侧,所述导料刀板(432)在其朝向造粒主刀(422)一侧的表面上刻设有多道与各造粒副刀(423)一一对应的刀痕槽(4321),刀痕槽(4321)始于导料刀板(432)与导料箱(431)的连接处并向下延伸;刮料刀(433)设置在造粒主刀(422)的下方且固定安装在机箱上部,刮料刀(433)前侧的刀身上侧间隔设有多个数量及位置与造粒副刀(423)的间隔一一对应的刮刀头(4331),所述刮刀头(4331)延伸方向与造粒副刀(423)延伸方向平行,从而在造粒主刀(422)向下运动并经过刮料刀(433)时,使得各造粒副刀(423)从各自对应的刮刀头(4331)之间的间隔中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刮肉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储料筒(31)、推料活塞(32)、推料杆(33)、升降机(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帮国
申请(专利权)人:陈帮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