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5012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它在每年春天杨树幼苗的抽芽期,对杨树幼苗施用抑制剂,施用量为每亩地施用830L,抑制剂浓度为300mg·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及绿化的需要,目前全省范围内大量种植杨树等超高速生树种。当这些树栽植在输电线路通道内时,会严重影响到线路的安全运行。例如树稍在大风暴的天气里常常碰触高压线,引起高压线接地、孤光短路、断线停电等事故。如果盲目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规种植树木,以致树木长大后触及电力线路,造成线路相间短路,引起断线跳闸,甚至引发人身触电伤亡及断线停电的事故,不仅造成供电企业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用户对电的正常使用。既便将通道内杨树进行砍伐,其仍然能重新萌发,再次对线路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全国电力系统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突破30万公里,除外力破坏造成的事故外,树木对导线放电引起的事故首当其冲,每年需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由于断电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则更为巨大。目前各供电公司的线路运行单位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通道维护,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是,杨树生长快,三至五年高生长就可达28~32米,超过输电线路下的限高。虽然对输电线路通道内杨树进行砍伐,但其具有很强的萌芽和生长能力,次年会再次对线路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另外,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森林毁坏和防止水土流失,国家采取经济杠杆措施来限制树木砍伐,即提高树木砍伐赔偿费用。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加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负担。不仅如此,居住在周围的村民也为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输电线路周围盲目的大量种植杨树,用来谋得伐树的暴利。所以,每年春天杨树生长季到来时,电力公司一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遏制输电线路下杨树的长势,一面还要与村民交涉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这个年年必须面对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供电线路的安全以及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营,亟待解决。传统上,各供电公司的线路运行单位对线路的维护主要是采用砍伐的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果不理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2006年对南京市浦口区千禧林场内的杨树进行清障,耗资700万多元。但即便将杨树进行砍伐,其仍然能重新萌发,最高生长高度可达20余米,将再次对线路运行产生严重威胁,“树线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如何对杨树等超高速生树种进行砍伐后的输电线路通道进行维护保障,是横亘在线路运行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效果不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春天杨树幼苗的抽芽期,对杨树幼苗施用抑制剂,施用量为每亩830L,抑制剂浓度为300mg·L-1~800mg·L-1。其中,所述的杨树幼苗的林龄为2年生。其中,抑制剂的施用方法为喷施或土施。其中,所述的抑制剂为草甘膦、多效唑或环嗪酮。其中,草甘膦的浓度为300mg·L-1~700mg·L-1,施用方法为喷土施或喷施;多效唑的浓度为400mg·L-1~800mg·L-1,施用方法为喷施;环嗪酮的浓度为200mg·L-1~600mg·L-1,施用方法为土施或喷施。进一步的,采用土施和喷施方法时,优选使用环嗪酮,其次是草甘膦。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环嗪酮土施或喷施均导致杨树幼苗死亡,无需人为砍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输电线路维护的成本,减少因锯树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草甘膦土施或喷施、多效唑喷施可以抑制杨树幼苗的高生长,减缓砍伐频率,节省人力、物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杨树幼树抑制剂喷施实验小区分布图;图2为实施例1中抑制剂喷施对杨树幼树前期生长高度影响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抑制剂喷施对杨树幼树前期生长高度影响综合比较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抑制剂喷施对杨树幼树后期生长高度影响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抑制剂喷施对杨树幼树后期生长高度影响综合比较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杨树幼树抑制剂土施实验小区分布图;图7为实施例2中抑制剂土施对杨树幼树前期生长高度影响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抑制剂土施对杨树幼树前期生长高度影响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2中抑制剂土施对杨树幼树后期生长高度影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探讨抑制剂施用方法对杨树幼树高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抑制剂喷施试验。该项试验的试验点选定在位于镇江的南京林业大学苗圃基地。试验地杨树林龄为2年生,栽植密度为40cm×40cm。选择了3种抑制剂,分别为草甘膦、多效唑和环嗪酮。各抑制剂的处理水平设计为:草甘膦,300mg·L-1、500mg·L-1、700mg·L-1;多效唑,400mg·L-1、600mg·L-1、800mg·L-1;环嗪酮,200mg·L-1、400mg·L-1、600mg·L-1;0(对照)。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各处理重复3次,总共包括30(3×3×3+3)个试验小区,小区面积约为100cm×80cm,包括6~8株杨树,如图1所示。抑制剂的施用量为1升/小区。各小区间隔两行保护行(约80~100cm)。试验于2010年5月3日实施。抑制剂施用方法为喷施,即在各小区内将配制好的抑制剂溶液均匀地喷施在每株杨树的径、叶部位。试验实施前,测定各小区的杨树树高生长指标。由于二年生的杨树已达到3~4米的高度,故叶面喷施需采用园林专业喷施农药的仪器,喷洒时人员应穿上工作服,戴口罩,隔离眼睛,防止农药伤害。施药时间是2010年4月23日,杨树处于抽芽期,记录每株杨树幼苗的高度。第一次调查时间是同年6月4日,在施药40天后,主要调查杨树在生长季期间的生长情况;第二次调查时间是同年10月22日,在施药6个月后,主要调查杨树在非生长季期间的生长情况。将三次测量的数值进行比较,来分析各种药剂的抑制效果。(1)抑制剂喷施后杨树幼树生长季前期(4.23~6.4)树高增长表1抑制剂喷施对杨树幼树前期生长高度的影响(溧水点,单位:cm)由表1、图2可知,经草甘膦叶面喷施处理的2年生杨树,其在4~6月期间内的高度增长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营养生长期里,高、中、低三种浓度均表现出抑制效果,与同期对照幼苗相比,施用药剂的幼苗树高的增加量分别降低了8.1%、40.2%、60.6%,整体的抑制效果除低浓度(300mg·L-1)外,中(500mg·L-1)、高(700mg·L-1)浓度的抑制效果十分显著。说明在营养生长期,施用中、高浓度的草甘膦能抑制杨树幼苗的增长情况,从而控制杨树的树高增长量,抑制效果十分明显。经多效唑叶面喷施处理的2年生杨树幼树,其在4~6月期间内的高度增长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在营养生长期里,高、中、低三种浓度均表现出抑制效果,与同期对照幼树相比,施用药剂的幼树树高的增加量分别降低了19.7%、48.6%、58.9%,整体的抑制效果明显,中(600mg·L-1)、高(800mg·L-1)浓度的抑制率也达到50%。说明在营养生长期,施加多效唑对抑制杨树幼苗的增长有很好的效果。经多环嗪酮面喷施处理2年生杨树幼树,其4~6月期间内的高度增长量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在营养生长期里,高、中、低三种浓度均表现很明显的抑制效果,与同期对照幼苗相比,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春天杨树幼苗的抽芽期,对杨树幼苗施用抑制剂,施用量为每亩地施用830L,抑制剂浓度为300mg·L‑1~800mg·L‑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下杨树幼苗的抑制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在每年春天杨树幼苗的抽芽期,对杨树幼苗施用抑制剂,施用量为每亩地施用830L,抑制剂浓度为300mg·L-1~800mg·L-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杨树幼苗的林龄为2年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艮梅张焕朝段衍暄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