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5005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横梁和下横梁,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连接轴,在连接轴外套接有套管,在套管上设置有基板,基板为放置育苗穴盘的载体;在基板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基板运动的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基板绕连接轴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一天中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调节基板的旋转角度,使草莓植株的采光率达到最大化,增加草莓育苗的日照时长,这种育苗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地利用空间和光照,改善育苗空间的光照条件,使各层草莓苗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而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在提高育苗密度前提下,确保光照均匀性以及育苗的成活率和品质,还能有效地避免病害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草莓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保护地种植规模的不断增大,育苗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过去用的都是直播苗,这种种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生长周期长,传统的露地育苗方法受天气影响大、病害严重、单位面积产苗量低、成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在草莓主产区如山东、安徽、河北、河南等低纬度地区应用高架育苗技术也能为草莓初学者提供低难度的草莓育苗方法,尤其针对红颜、章姬等易感病品种,而采用高架育苗可极大提高成功率,但是目前草莓育苗多在秋冬季节进行,秋冬季节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强度低,大大影响育苗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光好,提高育苗效率的草莓高架育苗装置。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横梁和下横梁,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连接轴,在所述连接轴外套接有套管,在所述套管上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为放置育苗穴盘的载体;在所述基板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基板运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基板绕连接轴旋转。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连接销和支撑杆,所述驱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销偏心设置在驱动轮上,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基板铰接,另一端与连接销铰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一固定在支架上的支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一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与步进电机连接的供电电源、脉冲发生器和驱动器。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截面为L型,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不在一个垂面上从而使基板和连接轴倾斜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和套管设置在基板背侧的中央。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基板背侧的一端,在所述基板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支撑杆与连接座铰接。作为优选,在所述基板的下端面与下横梁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为聚四氟乙烯垫块。作为优选,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阶梯状的基台,在所述基台上设置有育苗槽,在所述育苗槽里设置有营养钵。作为优选,所述育苗槽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圆形,所述育苗槽的深度为3-6cm。作为优选,在所述基台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沿基台长度方向延伸的滴灌管。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三角式立体架式育苗,育苗装置沿正东西方向布置,在温室或者大棚内多排,基板向阳设置,从早到晚均能接受到阳光,本专利技术根据一天中太阳照射角度的不同调节基板的旋转角度,使草莓植株的采光率达到最大化,增加草莓育苗的日照时长,这种育苗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地利用空间和光照,改善育苗空间的光照条件,使各层草莓苗都能得到充分的光照而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在提高育苗密度前提下,确保光照均匀性以及育苗的成活率和品质,还能有效地避免病害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草莓高架育苗装置结构侧视图;图2是草莓高架育苗装置结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连接轴4,在连接轴4外套接有套管5,在套管5上设置有基板6,基板6为放置育苗穴盘的载体;在基板6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基板运动的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基板6绕连接轴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轮8、连接销9和支撑杆10,驱动轮8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连接销9偏心设置在驱动轮8上,支撑杆10一端与基板6铰接,另一端与连接销9铰接。驱动电机7开启带动驱动轮8旋转,通过偏心设置的支撑杆10推动基板6的一端向前运动,使得基板6绕连接轴4旋转。驱动电机7通过一固定在支架1上的支座11固定在支架1上,驱动电机7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一控制箱12连接,控制箱12内设置有与步进电机连接的供电电源、脉冲发生器和驱动器,步进电机可以控制基板6每次旋转规定的角度,方便根据每天太阳的高度进行调整基板6的角度。支架1的截面为L型,上横梁2和下横梁3不在一个垂面上从而使基板6和连接轴4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基板6更大限度的接收到光照。连接轴4和套管5至少设置有1组,连接轴4和套管5设置在基板6背侧的中央,为了增加基板6转动时的稳定性,连接轴4和套管5可以设置2-3组,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基板6的背侧。支撑杆10设置在基板6背侧的一端,最好设置在基板6的边缘,以便更加省力,在基板6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13,支撑杆10与连接座13铰接。连接座13两边设置有销孔,支撑杆10上设置有与销孔同轴心的通孔,利用销轴穿过销孔和支撑杆10上的通孔使支撑杆与连接座铰接。在基板6的下端面与下横梁3之间设置有垫块14,垫块14为聚四氟乙烯垫块,聚四氟乙烯垫块耐磨性能较佳。在基板6上设置有若干阶梯状的基台61,在基台61上设置有若干育苗槽62,在育苗槽62里设置有营养钵。育苗槽62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圆形,育苗槽62的深度为3-6cm,方形的育苗槽62的尺寸设置为10cmX10cm,若是圆形的育苗槽62,育苗槽的尺寸设置为直径约10cm,便于盛放营养钵。在育苗时,将填充有育苗基质的营养钵放入育苗槽62内,进行育苗管理。在基台6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沿基台61长度方向延伸的滴灌管63。在育苗槽62底部上设置有透水孔。在育苗槽62的下方设置有回水管15,回水管15上部开口与育苗槽62一体成型,加工方便;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的回水管,回水管为半圆形,开口向上设置在育苗槽62的下方,不同层育苗槽62的回水管15在基板6的一端通过总管汇集,连接至营养液池,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将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安装在日光温室或者大棚内,并使支架4在长度方向上沿正东西方向布置,本专利技术的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在南北方向上设置有多排;每天9:00之前确认基板6的角度为-45°,并在晴天9:00时,开始调整基板6的位置,每隔一小时通过控制箱12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偏心设置在驱动上的支撑杆做往复的直线运动,推动基板6绕连接轴转动,进而使得基板6沿着连接轴自东向西转动15°,每天共转动6次共实现90度的转动,实现基板6的逐日转动;日落后使基板6转回到当天9:00时的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连接轴(4),在所述连接轴(4)外套接有套管(5),在所述套管(5)上设置有基板(6),所述基板(6)为放置育苗穴盘的载体;在所述基板(6)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基板运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基板(6)绕连接轴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横梁(2)和下横梁(3),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设置有垂直于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连接轴(4),在所述连接轴(4)外套接有套管(5),在所述套管(5)上设置有基板(6),所述基板(6)为放置育苗穴盘的载体;在所述基板(6)的背面设置有驱动基板运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基板(6)绕连接轴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轮(8)、连接销(9)和支撑杆(10),所述驱动轮(8)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销(9)偏心设置在驱动轮(8)上,所述支撑杆(10)一端与基板(6)铰接,另一端与连接销1010(9)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草莓高架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7)通过一固定在支架(1)上的支座(11)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驱动电机(7)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一控制箱(12)连接,所述控制箱(12)内设置有与步进电机连接的供电电源、脉冲发生器和驱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高架育苗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林李金凤纪荣喜韩平定霍恒志陈丙义陈雪平朱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句容市白兔镇云兔草莓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