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85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上井房体的上表面搭接,且顶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通过第一卡杆、第一卡槽、凹槽、第一连接板、第一活动杆、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螺纹柱、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上井房体、下井房体和顶盖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避免了人们通过一系列繁琐费力操作进行拆卸与安装金属井房的过程,从而给人们对于金属井房的运输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
本技术涉及井房
,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
技术介绍
井房作为田间地头保护电力、供水设备的常用保护装置,传统上多采用砖瓦结构砌成,修建这种机井房,建设成本高,施工速度慢,工人劳动强度大,绝缘性能差,防腐蚀性差,并且不便于运输与拆卸。现在井房常为金属井房,现在大部分的金属井房通常为一体化设置,且结构之间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从而不方便安装与拆卸,当需要移动或维修金属井房时,就需要人们通过一系列繁琐费力操作进行拆卸金属井房,从而给人们对于金属井房的运输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解决了现在大部分的金属井房通常为一体化设置,不方便安装与拆卸,移动或维修金属井房时,需要人们通过一系列繁琐费力操作进行拆卸金属井房,从而给人们对于金属井房的运输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上井房体的上表面搭接,且顶盖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卡杆,所述第一卡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依次穿过凹槽和第一连接板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并与第一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与上井房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井房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卡杆,所述卡杆与下井房体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卡接,所述下井房体的上表面与上井房体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井房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第二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卡接在第三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左侧面与下井房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井房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正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与上井房体的正面搭接,所述盖板正面通过合页与上井房体的正面铰接。优选的,所述盖板的正面远离合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盖板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的尺寸相同,且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内壁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上井房体外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下井房体外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杆的长度大于凹槽的长度,且第一卡杆的长度小于凹槽的宽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通过第一卡杆、第一卡槽、凹槽、第一连接板、第一活动杆、第一通孔、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螺纹柱、第一螺纹帽和第二螺纹帽的共同作用,人们转动第一活动杆,使得连接杆带着第一卡杆转动,人们向下拉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连接杆带着第一卡杆依次穿过凹槽与第一通孔,人们正向转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向上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与第二螺纹帽分离,上井房体和下井房体接触,使得两个第二卡杆与两个第二卡槽卡接,人们反向转动第二活动杆,使得螺纹柱向下转动,使得螺纹柱和第二螺纹帽螺纹连接,顶盖与上井房体接触,人们拿动第一活动杆,使得连接杆带着第一卡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凹槽和第一卡槽,人们转动第一活动杆,使得连接杆带着第一卡杆转动,从而实现了上井房体、下井房体和顶盖之间的快速安装与拆卸,避免了人们通过一系列繁琐费力操作进行拆卸与安装金属井房的过程,从而给人们对于金属井房的运输带来方便。(2)、该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通过设置第一把手,从而方便人们拉动盖板,对上井房体内部支架和电路设备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观察窗,从而方便人们对于上井房体内部工作状态的实时观察。(3)、该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通过设置第二把手,从而方便了人们对于上井房体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三把手,从而方便了人们对于下井房体的移动,通过设置第二卡槽和第二卡杆,从而使得上井房体和下井房体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井房体后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顶盖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上井房体、3凹槽、4第一卡槽、5第一卡杆、6连接杆、7第一连接板、8第一通孔、9第一活动杆、10第二卡杆、11第二卡槽、12下井房体、13第二连接板、14第一螺纹帽、15螺纹柱、16第二活动杆、17第二螺纹帽、18第三连接板、19第二通孔、20盖板、21合页、22第一把手、23观察窗、24第二把手、25第三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包括顶盖1,顶盖1的下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上表面搭接,通过设置顶盖1,从而实现了对于上井房体2和下井房体12的防护,避免了雨水和烈日对于上井房体2和下井房体12的损坏,且顶盖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3,凹槽3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4,第一卡槽4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卡杆5,通过设置第一卡杆5和第一卡槽4,拿动第一活动杆9,使得连接杆6带着第一卡杆5依次穿过第一通孔8、凹槽3和第一卡槽4,然后转动第一活动杆9,使得连接杆6带着第一卡杆5转动,当第一卡杆5转动九十度时,停止转动第一活动杆9,从而实现了顶盖1与上井房体2之间的固定,第一卡杆5的长度大于凹槽3的长度,且第一卡杆5的长度小于凹槽3的宽度,通过规定第一卡杆5的长度,从而方便了第一卡杆5与第一卡槽4的卡接与分离,第一卡杆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底端依次穿过凹槽3和第一连接板7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并与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7的下表面搭接,第一连接板7的右侧面与上井房体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卡杆10,上井房体2外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二把手24,通过设置第二把手24,从而方便了人们对于上井房体2的移动,卡杆与下井房体12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11卡接,通过设置第二卡槽11和第二卡杆10,从而使得上井房体2和下井房体12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定,下井房体12的上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搭接,上井房体2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9,第二通孔19的正面设置有盖板20,盖板20的背面与上井房体2的正面搭接,盖板20正面通过合页21与上井房体2的正面铰接,通过设置合页21,从而实现了盖板20转动,从而实现了盖板20与上井房体2的接触与分离,盖板20的正面远离合页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22,通过设置第一把手22,从而方便人们拉动盖板20,对上井房体2内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包括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上表面搭接,且顶盖(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3),所述凹槽(3)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4),所述第一卡槽(4)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卡杆(5),所述第一卡杆(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依次穿过凹槽(3)和第一连接板(7)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并与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7)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右侧面与上井房体(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卡杆(10),所述卡杆与下井房体(12)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11)卡接,所述下井房体(12)的上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井房体(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螺纹帽(14),所述第一螺纹帽(1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5),所述螺纹柱(15)的顶端与第二活动杆(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1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17),所述第二螺纹帽(17)卡接在第三连接板(18)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左侧面与下井房体(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组合式金属井房,包括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的下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上表面搭接,且顶盖(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3),所述凹槽(3)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4),所述第一卡槽(4)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卡杆(5),所述第一卡杆(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依次穿过凹槽(3)和第一连接板(7)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8)并与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杆(9)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7)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的右侧面与上井房体(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卡杆(10),所述卡杆与下井房体(12)上表面开设的第二卡槽(11)卡接,所述下井房体(12)的上表面与上井房体(2)的下表面搭接;所述上井房体(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螺纹帽(14),所述第一螺纹帽(1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5),所述螺纹柱(15)的顶端与第二活动杆(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螺纹柱(1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17),所述第二螺纹帽(17)卡接在第三连接板(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一水务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