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修云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78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包括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防撞顶棚,所述二号立柱位于一号立柱两侧,所述防撞顶棚位于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上方,所述防撞顶棚呈人字形设置,且防撞顶棚包括钢板表层和钢板底层,所述钢板底层位于钢板表层下方,且钢板表层和钢板底层之间设有缓冲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撞顶棚,当有重物坠落到防撞顶棚时,可以通过防撞顶棚内的缓冲板和减震弹簧组,对坠落物进行缓冲,大大减少坠落物对顶棚造成的撞击力,防止坠落物对加工棚造成损,通过设置隔热层,可以隔绝外部的热量,防止加工棚内部燥热,通过在隔热层两侧壁上均开设有通风孔,可以使隔热层两端形成对流空间,加速隔热层内部热量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棚,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
技术介绍
加工棚是用它来指代建筑工地旁边的楼房,工匠们可以在加工棚里预制一些部件,可以在加工过程中投入使用,或工地上临时搭起来供工作或住宿用的简便房屋。现有的加工棚加工简单,加工棚的顶部不具备防撞结构,工地上危险系数大,当有重物坠落时,重物极易击穿加工棚,导致加工棚损毁,带来较大的危害,而且现有的加工棚隔热效果一般,加工棚内部热量聚集,较闷热,工作环境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包括一号立柱、二号立柱和防撞顶棚,所述二号立柱位于一号立柱两侧,所述防撞顶棚位于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上方,所述防撞顶棚呈人字形设置,且防撞顶棚包括钢板表层和钢板底层,所述钢板底层位于钢板表层下方,且钢板表层和钢板底层之间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钢板表层下表面连接,所述钢板底层上表面安装有钢丝网架,且钢丝网架与钢板底层焊接,所述钢丝网架与缓冲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包括一号立柱(1)、二号立柱(2)和防撞顶棚(6),所述二号立柱(2)位于一号立柱(1)两侧,所述防撞顶棚(6)位于一号立柱(1)和二号立柱(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顶棚(6)呈人字形设置,且防撞顶棚(6)包括钢板表层(11)和钢板底层(14),所述钢板底层(14)位于钢板表层(11)下方,且钢板表层(11)和钢板底层(14)之间设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与钢板表层(11)下表面连接,所述钢板底层(14)上表面安装有钢丝网架(13),且钢丝网架(13)与钢板底层(14)焊接,所述钢丝网架(13)与缓冲板(12)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组(15),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包括一号立柱(1)、二号立柱(2)和防撞顶棚(6),所述二号立柱(2)位于一号立柱(1)两侧,所述防撞顶棚(6)位于一号立柱(1)和二号立柱(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顶棚(6)呈人字形设置,且防撞顶棚(6)包括钢板表层(11)和钢板底层(14),所述钢板底层(14)位于钢板表层(11)下方,且钢板表层(11)和钢板底层(14)之间设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与钢板表层(11)下表面连接,所述钢板底层(14)上表面安装有钢丝网架(13),且钢丝网架(13)与钢板底层(14)焊接,所述钢丝网架(13)与缓冲板(12)之间安装有减震弹簧组(15),所述减震弹簧组(15)两端分别与钢丝网架(13)和缓冲板(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立柱(1)上安装有加强板(5),所述加强板(5)一侧与一号立柱(1)固定连接,以及加强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修云
申请(专利权)人:秦修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