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英峰专利>正文

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58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耐燃内装薄材料板,是以二可挠性薄片体为其表面层,以黏胶状遇热可发泡的防火材料结构层为内层,并藉该防火材料结构层结合二薄片体,复合而成为一体,该防火材料结构层中并相间裹覆预定层数的耐燃纤维织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阻绝氧气进入防火材料结构层内部,使火焰无法穿透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可延迟室内燃烧的扩大及闪燃期发生的时间,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提供了优良的装修防火性,可广泛应用于隔墙板、家具或其它可燃物的表面。(*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具有可挠性而容易贴附于天花板、隔间墙、家具等各种物体的表面,以作室内装潢及修饰用的内装薄材料板;尤其是有关一种防焰性较佳而可大幅度增强被贴覆物表面防火性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近来年由于人口大幅度向都市聚集,相对地,都市建筑物亦大幅度朝向大规模、高密度及楼层立体化、构造特殊化、设备复杂化发展,导致建筑物防火消防措施益形复杂。经过专家的调查发现,火灾的起火或迅速扩大与建筑物内大量使用易燃性装修材料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室内火灾的经过如图1所示,该图中纵轴Y表示温度(℃),横轴X表面时间(T)。图1曲线中,O-A段为火灾起火的火源燃烧阶段,在此阶段中,室内温度尚不高,其时间则因火源与着火物的种类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A-B段为例如室内装潢、家具等室内可燃物燃烧的时期,此阶段是火灾的扩大期,称之为“闪燃”期,该A点并表示室内可燃物着火当时的时间,A-B段时间的长短则视室内可燃物的可燃条件而有所差异;当室内可燃物全面引燃后,室内温度将急剧升高并引燃天花板,使整个室内陷入一片火海中,全面性火灾自此正式开始。从上述说明可知,火灾形成不可挽救的危害肇始于其“闪燃”期的成立,而“闪燃”期的成立则决定于室内可燃物的条件,若以一般建筑物而言,室内可燃物大-->抵是指室内装修建材及家具,而其中更以室内装修建材影响火焰的传播、扩展为最大,故室内装修材料板及家具是否具有防火处理结构则是火灾自着火至“闪燃”期成立时间长短的重要因素,亦即,“闪燃”期的发生时间愈晚则人员疏散或抢救及一切弥补措施的时间愈长,火灾的伤害亦可减为最低。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取代例如三合夹板等常用传统室内装修薄板材料板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使其不但易于施工,更具有较佳的防焰结构,而可大幅度增强被贴覆物表面的防火性,以有效的减低火灾所造成的伤害。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由层状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二可挠性薄片体为其表面层,而以黏胶状遇热发泡的防火材料结构层为内层,并藉该防火材料结构层结合二薄片体,使其成为一体,该防火材料结构层中并相间裹覆有预定层数的耐燃纤维织网,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经辗压使其中黏胶状防火材料结构层渗入于纤维织网的缝隙中而成一体。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中所述的黏胶状遇热发泡防火材料结构层是由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稳定剂(STABILIZER)、扩散剂(DIFFUSER)、氨基树脂(AMINO    RESIN)、磷酸盐(PHOSPHATE)、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三聚氰胺(MELAMINE)、淀粉(STARCH)、改-->性氨基复合树脂(MODIFIED    AMINO    RESIN    COMPLEX)、溶剂(SOLVENT)、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等成份所组成。前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中所述的最外层的二可挠性薄片体以平纹纸为最佳。前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中所述的预定层数相间裹覆于防火材料结构层中的耐燃纤维织网以陶瓷铝纤维织网为佳。前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中所述的预定层数相间裹覆于防火材料结构层中的耐燃纤维织网以陶瓷铝纤维织网为佳。前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中所述的平纹纸表面可涂抹结合一层其与防火材料结构层结合后不缩水挠曲且作隔水的防水材料结构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及容后所述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在耐燃内装薄材料板中,所述黏胶状遇热可发泡的防火材料结构层遇火后会发泡膨胀,并在其遇火面产生炭化层,阻绝氧气进入防火材料结构层内部,使其内部无法燃烧,且可隔绝热传导至装修板的背面;并藉由裹覆于防火材料结构层中的纤维织网,使其膨胀面不致产生龟裂,而使火焰无法穿透该装修薄板,使其背面的被贴覆物在短时间内不致遭到引燃,而延迟了室内燃烧的扩大及“闪燃”期发生的时间。本技术可以取代树脂类表面装饰材料板,除更易于施工外,更因其具有良好的防焰性,而可大幅度提高其被贴覆物的防火性,在火灾发生时,可有效的延迟-->该被贴覆物的着火时间,并有效的延迟了室内火势的扩大,而延迟了“闪燃”期的发生,可提供给人员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抢救或避难,可以降低火灾的损害。其可广泛应用于隔墙板、家具或贴覆于其他可燃物的表面,可提供优良的装修防火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确实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适用范围非常广泛而特别适于实用,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室内一般火灾经过的时间与温度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E-E线剖视图;图4是图2实施例的遇火面遇火后的状态图;图5是图4中F-F线剖视图;图6、图7是图2实施例的应用例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的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技术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是先在一可挠折的平纹纸11A上涂覆一薄层的防火材料结构层12A,该防火材料结构层12A是由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稳定剂(STABILIZER)、扩散剂(DIFFUSER)、氨基树脂(AMINO    RESIN)、磷酸盐(PHOSPHATE)、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三聚氰胺(MELAM-->NE)、淀粉(STARCH)、改性氨基复合树脂(MODIFIED    AMINO    RESIN    COMPLEX)、溶剂(SOLVENT)、季戊四醇(PENTAERYTHRITOL)等化学成份所组合而成一体,使该防火材料结构层12A附着于平纹纸11A上而成形为一薄片状体;再在该防火材料结构层12A的表面上黏覆一层陶瓷铝纤维织网13;之后,并在该陶瓷铝纤维织网13上再涂覆一层具有上述成分的防火材料结构层12B;最外层则再贴覆一层平纹纸11B;最后,对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整体作一辗压的工作而形成本技术成品。由于该防火材料结构层12A、12B为具有黏性的胶状体层,故其经辗压后,上、下两层防火材料结构层12A、12B则渗入于陶瓷铝纤维织网13的缝隙中,而完全黏结成一体,且与陶瓷铝纤维织网13交错混杂为一复合体层,且该复合体层紧紧连接最外层的平纹纸11A、11B而组成一薄板状整体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请参阅图4、图5所示,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的一面平纹纸11A遇火后,其中的防火材料结构层12将开始发泡膨胀,其遇火面并产生炭化现象,以阻隔氧气进入该防火材料结构层12,因此,其内部将无法燃烧,进而得以隔绝热传导至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的另一面平纹纸11B,又由于防火材料结构层12包覆有陶瓷铝纤维织网13,故防火材料结构层12的膨胀面不致产生龟裂的现象,因此,火焰即无法穿透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因其外层为平纹纸11A、11B,故整个耐燃内装薄材料板10具有良好的-->可挠性。另,平纹纸11A、11B的表面可涂抹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由层状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二可挠性薄片体为其表面层,而以黏胶状遇热发泡的防火材料结构层为内层,并藉该防火材料结构层结合二薄片体,使其成为一体,该防火材料结构层中并相间裹覆有预定层数的耐燃纤维织网,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经辗压使其中黏胶状防火材料结构层渗入于纤维织网的缝隙中而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由层状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其是以二可挠性薄片体为其表面层,而以黏胶状遇热发泡的防火材料结构层为内层,并藉该防火材料结构层结合二薄片体,使其成为一体,该防火材料结构层中并相间裹覆有预定层数的耐燃纤维织网,该耐燃内装薄材料板经辗压使其中黏胶状防火材料结构层渗入于纤维织网的缝隙中而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燃内装薄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黏胶状遇热发泡防火材料结构层是由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稳定剂(STABILIZER)、扩散剂(DIFFUSER)、氨基树脂(AMINO  RESIN)、磷酸盐(PHOSPHATE)、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三聚氰胺(MELAMINE)、淀粉(STARCH)、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英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