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4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支架、蛇形水管、汇流排、绝缘板及铝支撑板,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前端板、两侧进出水管及水管固定座,所述两侧进出水管包括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右进水管、右出水管,所述BMS系统包括BCU及BDU。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的布局方式,在保证电池包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电池包的循环使用的寿命,有效的降低了安装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主要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及制造成本,对动力电池包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电压高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的首选,特别是对圆柱多个电芯锂离子电池凭借其成组方便、重量轻、性能安全,设计简单可靠等优点,获得了广大动力电池厂商的青睐。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通常需要将多个电池模组串联或并联进行组装,以确保电池包能量;还有相关的冷却系统和BMS系统在电池包中布置,不同的布置对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质量密度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电池模组、冷却系统、BMS的布置各有不同,对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及质量密度有较大的局限,且对电池包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方案中,提供的一种电池包,通过合理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有效提高了电池包的循环使用寿命,同时简化安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支架、蛇形水管、汇流排、绝缘板及铝支撑板,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前端板、两侧进出水管及水管固定座,所述两侧进出水管包括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右进水管、右出水管,所述BMS系统包括BCU及BDU。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串联或并联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电芯密集串联或并联排列,所述蛇形水管环绕所述多个电芯。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可使所述蛇形水管与所述多个电芯中每一个电芯的接触位置为所述电芯的中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阵列排列的外围四周。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板与所述铝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环绕所述多个电池模组。进一步的,所述BMS系统还包括BDU支架,所述BDU支架与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电池模组固定连接,所述BDU与所述BCU安装与所述BDU支架之上。进一步的,所述BMS系统布置于电池包前端内侧上表面,充分利用电池包的空间,并有利于电池包的抗疲劳震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针对现在电池包的布局方式,电池包使用寿命短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的布局方式,能够安全可靠地保证电池包使用要求,提高电池包的循环使用的寿命,并且对生产组装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另一方面,BMS布置于前端电池模组上,通过安装支架牢固固定于模组安装梁的螺丝孔位,有效支撑BDU组件和BCU组件,在震动中可以实现X,Y,Z方向部接触电池模组和上盖,实现电池包的合理利用空间和抗疲劳震动,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及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10、冷却系统及BMS系统,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电芯11、支架12、蛇形水管13、汇流排14、绝缘板15及铝支撑板16,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前端板21、两侧进出水管22及水管固定座23,所述两侧进出水管包括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右进水管、右出水管,所述BMS系统包括BCU31及BDU32。优选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10串联或并联排列。优选的,所述多个电芯11密集串联或并联排列,所述蛇形水管13环绕所述多个电芯11。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10还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可使所述蛇形水管13与所述多个电芯11中每一个电芯的接触位置为所述电芯的中部位置。优选的,所述绝缘板15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11阵列排列的外围四周。优选的,所述绝缘板15与所述铝支撑板16通过UV固化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环绕所述多个电池模组10。优选的,所述BMS系统还包括BDU支架33,所述BDU33支架与所述多个电池模组10中的一个电池模组固定连接,所述BDU32与所述BCU31安装与所述BDU支架33之上。优选的,所述BMS系统布置于电池包前端内侧上表面,充分利用电池包的空间,并有利于电池包的抗疲劳震动。本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组装,首先绝缘板15与铝支撑板16通过UV胶固化固定、蛇形水管13放置于支架12指定位置,然后将已固化的绝缘板15与铝支撑板16组件和电芯11、支架12、蛇形水管13、汇流排14组装成电池模组10。本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前端部分即蛇形水管13在电池模组10内有支架12支撑,进、出水管位置有定位结构使蛇形水管13能确保放置在电芯11的中部位置,在出电池模组10后与主水管连接,在电池包内左右两侧进出,靠前传递到进、出主水管,充分利用电池包的空间,传递导热,主水管设有水管固定架23,保证水管稳定并与电池模块充分接触,冷却系统管道与电池模组及其内部的电芯均形有效接触,使电池包电流在运行过程中,电芯能通过冷却系统管道传递导热,可靠连接降低电芯的温度。本实施例中,BMS系统布置于电池包前端内侧上表面,充分利用电池包的空间,并有利于电池包的抗疲劳震动,通过安装支架牢固固定于模组安装梁的螺丝孔位,有效支撑BDU组件22和BCU21组件,在震动中可以实现X,Y,Z方向部接触电池模组和上盖,实现电池包的合理利用空间和抗疲劳震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包,采用上述所述的电池模块、冷却系统及BMS系统的布局方式,在有限的电池包空间,充分放置多个电池模块,并可使得多个电池模块均能够通过一个冷却系统,同时可靠的进行冷却,保证电池包内部各个部件的热均匀性,另一方面,合理设置BMS系统,以充分合理利用电池包空间以保障BMS系统的抗震动性能,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针对现在电池包的布局方式,电池包使用寿命短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的布局方式,能够安全可靠地保证电池包使用要求,提高电池包的循环使用的寿命,并且对生产组装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另一方面,BMS布置于前端电池模组上,通过安装支架牢固固定于模组安装梁的螺丝孔位,有效支撑BDU组件和BCU组件,在震动中可以实现X,Y,Z方向部接触电池模组和上盖,实现电池包的合理利用空间和抗疲劳震动,提高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支架、蛇形水管、汇流排、绝缘板及铝支撑板,所述多个电芯密集串联或并联排列,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阵列排列的外围四周,并与所述铝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蛇形水管环绕所述多个电芯,所述冷却系统环绕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包括前端板、两侧进出水管及水管固定座,所述两侧进出水管包括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右进水管、右出水管,所述BMS系统包括BCU及BDU,布置于电池包前端内侧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BMS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支架、蛇形水管、汇流排、绝缘板及铝支撑板,所述多个电芯密集串联或并联排列,所述绝缘板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阵列排列的外围四周,并与所述铝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蛇形水管环绕所述多个电芯,所述冷却系统环绕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包括前端板、两侧进出水管及水管固定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咸进程志刚梁锐王华文郑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