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拆包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29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支撑机构包括立架、顶架、左插草臂、右插草臂、连接凸耳、插草杆和第一油缸;抓取机构包括立柱、底板、支撑臂、第二油缸、抓袋支架、左抓筏、右抓筏、第三油缸,底板与顶架连接,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拆包过程由液压油缸控制完成,拆包后塑料膜仍然由抓筏抓紧,塑料膜不会被秸秆压住,此时,工人可以方便的取下塑料膜,塑料膜回收方便,拆包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秸秆包拆包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拆包机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拆包机头,具体涉及一种秸秆拆包机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这一观念的不断推广深入及当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广大农民朋友也意识到这一点,现在,秸秆都在田间打包,然后统一转场运输待下一步处理,秸秆打包需要在秸秆外层包裹厚厚的塑料膜,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秸秆或者碎屑散落,运输到目的地后拆包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秸秆包半径一般在1米左右,拆包时由人持刀割开塑料膜,然后抽出塑料膜,由于塑料膜被秸秆压着,工人很难将塑料膜抽出,拆开取出塑料膜才算完成整个拆包过程,然后再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后期利用,如此拆包效率极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秸秆拆包机头,拆包方便,快捷省力,大大提高拆包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包括立架、顶架、插草臂、插草杆和第一油缸,立架背面设有连接凸耳,立架顶部设有向前突出的顶架,立架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插草臂和右插草臂,左插草臂、右插草臂的顶端分别与立架铰接,左插草臂、右插草臂的底端分别设有插草杆,第一油缸的一端与左插草臂铰接,另一端与右插草臂铰接;抓取机构包括立柱、支撑臂、第二油缸、抓袋支架和第三油缸,立柱底端设有底板,立柱顶端与支撑臂的一端连接,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抓袋支架的顶端连接,第二油缸的一端与底板铰接,第二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臂铰接,抓袋支架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左抓筏、右抓筏,抓筏由连接柱和多个抓钩组成,抓钩的顶部与连接柱连接,多个抓钩均匀间隔布置,第三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左抓筏的连接柱、右抓筏的连接柱铰接;底板与顶架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锯齿条,锯齿条设置在立架的正面,位于两插草杆之间的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板,挡板顶部与顶架连接,挡板底部通过距套与立架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抵板,抵板设置在抓袋支架底端,位于两抓筏之间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整个拆包过程由液压油缸控制完成,拆包后塑料膜仍然由抓筏抓紧,塑料膜不会被秸秆压住,此时,工人可以方便的取下塑料膜,塑料膜回收方便,拆包过程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秸秆包拆包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机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机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机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抓取机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抓取机构侧视图;图中:10、距套,11、立架,12、顶架,13、连接凸耳,14、左插草臂,15、右插草臂,16、插草杆,17、第一油缸,18、锯齿条,19、挡板;20、连接板,21、立柱,22、底板,23、支撑臂,24、第二油缸,25、抓袋支架,26、抵板,27、右抓筏,28、左抓筏,29、第三油缸,30、连接柱,31、抓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如图2至图4所示,支撑机构包括立架11、顶架12、插草臂、插草杆16和第一油缸17,立架11背面设有连接凸耳13,立架11顶部设有向前突出的顶架12,立架11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插草臂14和右插草臂15,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顶端分别与立架11铰接,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底端分别设有插草杆16,第一油缸17的一端与左插草臂14铰接,另一端与右插草臂15铰接,通过控制第一油缸17的伸缩实现两插草臂的开合;如图5和图6所示,抓取机构包括立柱21、支撑臂23、第二油缸24、抓袋支架25和第三油缸29,立柱21底端设有底板22,立柱21顶端与支撑臂23的一端连接,支撑臂23的另一端与抓袋支架25的顶端连接,第二油缸24的一端与底板22铰接,第二油缸24的另一端与支撑臂23铰接,通过控制第二油缸24的伸缩实现支撑臂23的起落;抓袋支架25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左抓筏28、右抓筏27,抓筏由连接柱30和多个抓钩31组成,抓钩31的顶部与连接柱30连接,多个抓钩31均匀间隔布置,第三油缸29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20与左抓筏28的连接柱30、右抓筏27的连接柱30铰接,通过控制第三油缸29的伸缩实现抓筏的抓取和松开;底板22与顶架12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先将本技术通过连接凸耳13与改造过的挖掘机或者其他机器连接,为了便于描述,在此以连接改造过的挖掘机为例,将本技术与挖掘机挖掘臂连接,再将三个油缸接入油路系统,初始状态下,两插草臂为收缩状态,支撑臂23为举升状态,抓筏为张开状态;拆包时,先将插草杆16对准秸秆包,然后将插草杆16整个插入到秸秆包中,插入后控制第二油缸24使得支撑臂23下落直到抓筏接触到秸秆包,再控制第三油缸29使得抓筏抓紧秸秆包,然后再由挖掘机挖掘臂将本技术整体举升,使得秸秆包离地即可,离地高度也可以根据秸秆包大小灵活选择,再然后控制第一油缸17使得两插草臂张开,当两插草臂张开到一定程度时,会将包裹在秸秆包外的塑料膜撑开,塑料膜撑开损坏后,秸秆受重力作用自然脱落,而撑开损坏的塑料膜仍然由抓筏抓紧,此时,工人可以方便的取下塑料膜,由此完成一个完整的拆包过程。为了提高拆包的效率,还包括锯齿条18,锯齿条18设置在立架11的正面,位于两插草杆16之间的位置,插草杆16插入秸秆包后,秸秆包会与锯齿条18接触,锯齿条18可以防止秸秆包移动,在插草杆16张开的过程中,始终保证秸秆包处于初始位置。为了防止插草杆16插入秸秆包后秸秆挡住插草臂,进而影响插草臂的张开轨迹,增设挡板19,挡板19顶部与顶架12连接,挡板19底部通过距套10与立架11连接,挡板19位于插草臂前方,阻隔秸秆包与插草臂接触,避免了秸秆包影响插草臂的工作。增设抵板26,抵板26设置在抓袋支架25底端,位于两抓筏之间的位置,抓筏抓取时与抵板26接触,能有效的保证拆包后塑料膜不掉落,方便工人回收塑料膜,抓钩31底端内侧面设有锯齿,进一步增大抓筏与塑料膜接触的摩擦力,最大限度的保证拆包后塑料膜不掉落。立架11的底端设有支撑腿板,在非拆包时便于本技术的放置,尤其是在田间放置时,避免陷入土壤中。本技术除了拆包外,还可以作为短距离的运输工具使用,拆包范围较大,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秸秆包拆包效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包括立架(11)、顶架(12)、插草臂、插草杆(16)和第一油缸(17),立架(11)背面设有连接凸耳(13),立架(11)顶部设有向前突出的顶架(12),立架(11)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插草臂(14)和右插草臂(15),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顶端分别与立架(11)铰接,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底端分别设有插草杆(16),第一油缸(17)的一端与左插草臂(14)铰接,另一端与右插草臂(15)铰接;抓取机构包括立柱(21)、支撑臂(23)、第二油缸(24)、抓袋支架(25)和第三油缸(29),立柱(21)底端设有底板(22),立柱(21)顶端与支撑臂(23)的一端连接,支撑臂(23)的另一端与抓袋支架(25)的顶端连接,第二油缸(24)的一端与底板(22)铰接,第二油缸(24)的另一端与支撑臂(23)铰接,抓袋支架(25)底端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左抓筏(28)、右抓筏(27),抓筏由连接柱(30)和多个抓钩(31)组成,抓钩(31)的顶部与连接柱(30)连接,多个抓钩(31)均匀间隔布置,第三油缸(29)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20)与左抓筏(28)的连接柱(30)、右抓筏(27)的连接柱(30)铰接;底板(22)与顶架(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拆包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抓取机构,抓取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包括立架(11)、顶架(12)、插草臂、插草杆(16)和第一油缸(17),立架(11)背面设有连接凸耳(13),立架(11)顶部设有向前突出的顶架(12),立架(11)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插草臂(14)和右插草臂(15),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顶端分别与立架(11)铰接,左插草臂(14)、右插草臂(15)的底端分别设有插草杆(16),第一油缸(17)的一端与左插草臂(14)铰接,另一端与右插草臂(15)铰接;抓取机构包括立柱(21)、支撑臂(23)、第二油缸(24)、抓袋支架(25)和第三油缸(29),立柱(21)底端设有底板(22),立柱(21)顶端与支撑臂(23)的一端连接,支撑臂(23)的另一端与抓袋支架(25)的顶端连接,第二油缸(24)的一端与底板(22)铰接,第二油缸(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晴吴学慧吴浩良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豪尔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