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2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显示侧,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并减轻了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工控和航空等领域的显示器对电磁屏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相应标准,现有技术是在显示屏的外侧全贴合一层屏蔽膜,来屏蔽显示屏内电信号对外界的影响,但这种方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全贴合用胶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加速老化失效,同时使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并减轻了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显示侧,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位于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一显示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二显示电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显示电极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显示电极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另一者。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为航空用显示屏或工控设备用显示屏。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中,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能够对显示面板内部的电信号进行屏蔽,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图形设置在显示面板内部,因此,无需通过全贴合用胶水将透明导电图形与显示面板贴合,能够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减轻了显示面板的整体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工控和航空等领域的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二基板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显示面板2全贴合用胶水3屏蔽膜4触控屏11第一基板12第二基板51第一触控电极52第二触控电极61第一透明导电图形62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工控和航空等领域的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1和触控屏4,为了对显示面板1内的电信号进行屏蔽,通过全贴合用胶水2在显示面板1外侧贴附有屏蔽膜3,但这种方案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全贴合用胶水2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加速老化失效,同时使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变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并减轻了显示装置的整体重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显示侧,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能够对显示面板内部的电信号进行屏蔽,由于第一透明导电图形设置在显示面板内部,因此,无需通过全贴合用胶水将透明导电图形与显示面板贴合,能够在提高电磁兼容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并减轻了显示面板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地,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也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图形,第二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能够对显示面板内部的电信号进行屏蔽,进一步提高对显示面板内电信号的屏蔽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域,这样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第二透明导电图形相互配合能够完全屏蔽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的电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即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将触控电极也集成在显示面板内部,能够进一步降低显示装置的厚度,减轻显示面板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间隙,这样无需分层设置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第一触控电极,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在第一触控电极也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时,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第一触控电极,能够节省显示面板的制作时间,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也可以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位于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间隙,这样无需分层设置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和第二触控电极,可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且在第二触控电极也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时,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同时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和第二触控电极,能够节省显示面板的制作时间,降低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电极和第二显示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可以复用为所述第一显示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可以复用为所述第二显示电极,这样可以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降低显示面板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一显示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复用为所述第二显示电极时,显示面板的工作时间段包括触控时间段和显示时间段,触控时间段内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用于进行触控检测,显示时间段内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用于进行显示。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电极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显示电极为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中的另一者。如图2所示,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其中,第一基板11可以是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的一者,第二基板12可以是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中的另一者。在第一基板11朝向第二基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51,在第二基板12朝向第一基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52,第一触控电极51可以是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者,第二触控电极52可以是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另一者,这样显示面板还集成了触控功能。如图2-图4所示,在第一触控电极51的间隙位置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61,第一透明导电图形61与接地点电连接,可以起到屏蔽显示面板内电信号的作用;在第二触控电极52的间隙位置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图形62,第二透明导电图形62与接地点电连接,可以起到屏蔽显示面板内电信号。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6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62在第二基板12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12的显示区域,这样第一透明导电图形61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62相互配合能够很好地屏蔽显示面板1内的电信号。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内部集成了屏蔽和触控功能,提升了显示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显示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显示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电图形,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与接地点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图形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图形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触控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麾忠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