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25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包括PCB电路板,设置于PCB电路板上并与PCB电路板构成通讯连接的40PIN牛角连接器、2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设置两个;2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PCB电路板与4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构成电连接;所述4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线缆与PLC输入端构成通讯连接,整个系统构建完毕占用空间小,可实现对两路对接伺服控制器的独立控制,充分满足于中小型自动化的系统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位控模块为独立式的,PLC需要控制伺服控制器时,每控制一个伺服控制器就需要一个位控模块,整个系统构建后,体积大,接线繁琐、耗时,故障率高,出现故障不易排查,对接线技术员技术能力要求高,一般人很难上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整个系统构建完毕占用空间小,并可实现对两路对接伺服控制器的独立控制。本技术以如下方式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包括PCB电路板,设置于PCB电路板上并与PCB电路板构成通讯连接的40PIN牛角连接器、2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设置两个;所述PCB电路板插接固定于底壳两侧的定位卡槽内,底壳两侧分别插接固定有侧盖;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PCB电路板与4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构成电连接;所述4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线缆与PLC输入端构成通讯连接;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隔离电源,隔离电源可将DC24V转为DC5V输出,起到隔离及降压的作用。电路板上DC24V电源接入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电路上串联有二极管,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接0V;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插件电容;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独石电容。电路板上DC24V电源的电路回路上串联有电阻及发光二极管,构成电源输入指示回路,当外部电源接入DC24V电源时,发光二极管点亮;DC24V电源的电路回路上反向串联二极管,构成防止用户电源反接回路。电路板上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回路上串联有电阻及发光二极管,构成电源输出指示回路,当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输出DC5V电源时,发光二极管点亮,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接接0V;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输出电压为DC5V;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插件电容;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独石电容;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反向并联二极管。电路板上针对每个被控伺服控制器均设置有用于隔离保护的继电器,每个继电器控制线圈上分别并联有一个二极管,该二极管用于当继电器线圈失电瞬间产生的反向高压电能的释放,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整个系统构建完毕占用空间小,可实现对两路对接伺服控制器的独立控制,充分满足于中小型自动化的系统需求,该位控模块具有强大的集成工艺功能和灵活的可扩展性等特点,为各种工艺任务提供了简单的通信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满足多种应用中完全不同的自动化需求;整个系统接线简单快捷,电气标识清晰,电源带灯指示,可防止电源正反向接错,设置续流二极管,延长电气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PCB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隔离电源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被控伺服控制器的隔离保护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40PIN牛角连接器、220PIN牛角连接器、3PCB电路板、4接线端子排、5侧盖、6底壳、7定位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包括PCB电路板,设置于PCB电路板上并与PCB电路板构成通讯连接的40PIN牛角连接器、2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设置两个;所述PCB电路板插接固定于底壳两侧的定位卡槽内,底壳两侧分别插接固定有侧盖;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PCB电路板与4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构成电连接;所述4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线缆与PLC输入端构成通讯连接;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隔离电源,隔离电源可将DC24V转为DC5V输出,起到隔离及降压的作用。电源接入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电路上串联有二极管D1,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接0V;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插件电容E1,用于输出滤波;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独石电容C1,可去除浪涌脉冲信号。电源的电路回路上串联有电阻R2及发光二极管D7,构成电源输入指示回路,当外部电源接入DC24V电源时,发光二极管D7点亮,发光二极管D7颜色采用绿色,用于输入电源指示,电阻R2作用是降低回路中的电流,以保证发光二极管D7正常发光;DC24V电源的电路回路上反向串联二极管D3,构成防止用户电源反接回路。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回路上串联有电阻R1及发光二极管D6,构成电源输出指示回路,当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输出DC5V电源时,发光二极管D6点亮,发光二极管D6颜色采用红色,用于输出电源指示,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接接0V,电阻R1作用是降低回路中的电流,以保证发光二极管D6正常发光;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输出电压为DC5V;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插件电容E2,用于输出滤波;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独石电容C3,去除浪涌脉冲信号;隔离电源的+OUT输出端的电路回路上反向并联二极管D8。电路板上针对每个被控伺服控制器均设置有用于隔离保护的继电器RY1、RY2,RY1继电器控制线圈上并联有一个二极管D4,RY2继电器控制线圈上并联有一个二极管D5,二极管D4、D5用于当继电器线圈失电瞬间产生的反向高压电能的释放,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相关的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
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比如会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结构近似的集成4路、6路等伺服控制接口的的位控模块,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局限在具体实施例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PCB 电路板,设置于 PCB 电路板上并与 PCB 电路板构成通讯连接的40PIN 牛角连接器、20PIN 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所述 20PIN 牛角连接器设置两个;所述 PCB 电路板插接固定于底壳两侧的定位卡槽内,底壳两侧分别插接固定有侧盖;所述 20PIN 牛角连接器通过 PCB电路板与 40PIN 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构成电连接;所述 40PIN 牛角连接器通过线缆与 PLC 输入端构成通讯连接;所述 PCB 电路板上设置隔离电源,隔离电源可将 DC24V 转为 DC5V 输出,起到隔离及降压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PCB电路板,设置于PCB电路板上并与PCB电路板构成通讯连接的40PIN牛角连接器、2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设置两个;所述PCB电路板插接固定于底壳两侧的定位卡槽内,底壳两侧分别插接固定有侧盖;所述2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PCB电路板与40PIN牛角连接器及接线端子排构成电连接;所述40PIN牛角连接器通过线缆与PLC输入端构成通讯连接;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隔离电源,隔离电源可将DC24V转为DC5V输出,起到隔离及降压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两路伺服控制接口的位控模块,其特征在于:PCB电路板上DC24V电源接入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电路上串联有二极管,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接0V;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插件电容;隔离电源的+VIN输入端的电路回路上并联有独石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乾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