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99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顶座、底座和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拽出单元时,第一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刀具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顶出单元时第二夹具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然后施加压缩空气,在压缩空气的压力配合下将发泡剂顶出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四道工序来实现发泡剂的去除,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操作。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泡剂是否已去除彻底。进一步地,为了保障塑料模具的重复使用,该装置还包括喷射单元,喷射脱模剂形成一层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泡剂去除的
,尤其涉及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产汽车头枕的过程中,向头枕里充满泡沫后,模具里会存留有发泡剂,需要被进一步清除。现有技术在清除发泡剂时是靠人力把发泡剂捅出来,不仅人工成本高,需要的时间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清除发泡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包括顶座、底座和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斜坡的一端分别与拽出单元、顶出单元连接,斜坡的另一端与垃圾回收装置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依次通过拽出单元和顶出单元;拽出单元设置有第一夹具和刀具;第一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刀具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顶出单元设置有第二夹具和钝器;第二夹具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检测单元;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还需通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有第三夹具和能够设置于塑料模具前后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第三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如果塑料模具内部是空的,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彼此能感应到,如果无法感应到,则说明塑料模具内还有发泡剂。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和红外感应装置连接;所述红外感应装置检测到塑料模具内还有发泡剂时,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息。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喷射单元;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还需通过喷射单元;所述喷射单元设置有第四夹具和喷射器;第四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喷射器向塑料模具内喷射脱模剂,脱模剂附着在塑料模具的内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隔发泡剂和塑料模具内壁。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还设置有喷气器,所述喷气器向塑料模具内部喷气,确保把塑料模具内的细小残渣喷出。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刀具上设置有倒钩。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顶座、底座和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拽出单元时,第一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刀具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顶出单元时第二夹具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本技术通过四道工序来实现发泡剂的去除,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操作,将人力从低级、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发泡剂去除不力的情况。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发泡剂是否已去除彻底。进一步地,为了保障塑料模具的重复使用,该装置还包括喷射单元,喷射脱模剂形成一层薄膜,起到阻隔发泡剂和塑料模具内壁的作用,减少使用后去除发泡剂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包括顶座、底座和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斜坡的一端分别与拽出单元的侧面、顶出单元的侧面连接,斜坡的另一端与垃圾回收装置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依次通过拽出单元和顶出单元;拽出单元设置有第一夹具101和刀具102;第一夹具101夹紧塑料模具,刀具102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102,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顶出单元设置有第二夹具201和钝器202;第二夹具201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202,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该装置包括顶座、底座和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拽出单元时,第一夹具101夹紧塑料模具,刀具102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102,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塑料模具通过顶出单元时第二夹具201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202,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四道工序来实现发泡剂的去除,代替现有技术的人工操作,将人力从低级、重复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发泡剂去除不力的情况。优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检测单元;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还需通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有第三夹具301和能够设置于塑料模具前后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302;第三夹具301夹紧塑料模具,如果塑料模具内部是空的,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302彼此能感应到,如果无法感应到,则说明塑料模具内还有发泡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检测发泡剂是否已去除彻底。优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和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和红外感应装置302连接;所述红外感应装置302检测到塑料模具内还有发泡剂时,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向控制器发送报警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检测到发泡剂未去除彻底时,能够自动向控制器报告,使控制器端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塑料模具发泡剂未清除干净的情况。优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喷射单元;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在通过前述的所有单元后还需通过喷射单元;所述喷射单元设置有第四夹具401和喷射器402;第四夹具401夹紧塑料模具,喷射器402向塑料模具内喷射脱模剂,脱模剂附着在塑料模具的内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隔发泡剂和塑料模具内壁。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塑料模具内壁上形成一层薄膜,起到阻隔发泡剂和塑料模具内壁的作用,保障塑料模具的重复使用,同时减少使用后去除发泡剂的工作量。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顶出单元还可以设置有喷气器,所述喷气器向塑料模具内部喷气,确保把塑料模具内的细小残渣喷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通过喷气的方式清除塑料模具内的细小残渣。本技术实施例对刀具102不做限定,优选的,所述刀具102上可以设置有倒钩。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增大刀具102和发泡剂之间的作用力,便于刀具102拽出发泡剂。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底座和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斜坡的一端分别与拽出单元、顶出单元连接,斜坡的另一端与垃圾回收装置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依次通过拽出单元和顶出单元;拽出单元设置有第一夹具和刀具;第一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刀具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顶出单元设置有第二夹具和钝器;第二夹具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座、底座和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拽出单元、顶出单元,以及斜坡和垃圾回收装置;斜坡的一端分别与拽出单元、顶出单元连接,斜坡的另一端与垃圾回收装置连接;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依次通过拽出单元和顶出单元;拽出单元设置有第一夹具和刀具;第一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刀具插入发泡剂,向外移动拽出发泡剂,松开刀具,被拽出的发泡剂掉落到斜坡内,进而进入垃圾回收装置;顶出单元设置有第二夹具和钝器;第二夹具夹紧塑料模具,从塑料模具的端口伸入钝器,将发泡剂顶出去,被顶出的发泡剂顺着斜坡进入垃圾回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塑料模具内发泡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的检测单元;在工作状态下,塑料模具还需通过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有第三夹具和能够设置于塑料模具前后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第三夹具夹紧塑料模具,如果塑料模具内部是空的,两端的红外感应装置彼此能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运成黄敏健苏成喜张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