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73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块,包括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该叶腊石复合块本体为正方体结构;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白云石片;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圆弧连接;叶腊石复合块由三块叶腊石块组装而成;三块叶腊石块包括中间的中部叶腊石块、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上方的上叶腊石块以及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下方的下叶腊石块;上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下凸设有上凸环;下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上凸设有下凸环;中部叶腊石块的上端设有上凹槽;中部叶腊石块的下端设有与下凹槽;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易于生产,密封效果好,减少硬质合金顶锤的消耗量、降低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
本技术属于叶腊石块
,具体涉及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
技术介绍
叶腊石是目前金刚石、PCD(金刚石复合片))和PCBN(立方氮化硼复合片)合成中的主要辅助材料之一,它起到传压、密封、保温和绝缘等作用,在金刚石高温高压合成中,叶腊石在硬质合金顶锤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流动和变形,其中一部分被挤入顶锤的缝隙,形成密封边,该密封边对合成腔起到封阻作用,可使腔体内产生1200-1500℃、5-6GPa的高温高压。因此,密封边的作用对于高温高压合成极其重要。传统叶腊石块多为正方形外观,其边角处成型密度不均匀,压制难度较大,质量不易把握,产品用于HTHP(高温高压)合成中易出现密封效果差,压力差的产生会使合成腔内的物流会从密封边处喷出,也就使行业中所说的“放炮”,放炮的后果就是导致昂贵的硬质合金顶锤破裂,使企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会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以解决传统叶腊石块结构不稳定、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包括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该叶腊石复合块本体为正方体结构;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白云石片;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圆弧连接;叶腊石复合块由三块叶腊石块组装而成;三块叶腊石块包括中间的中部叶腊石块、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上方的上叶腊石块以及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下方的下叶腊石块;上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下凸设有上凸环;下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上凸设有下凸环;中部叶腊石块的上端设有与上凸环配合的上凹槽;中部叶腊石块的下端设有与下凸环配合的下凹槽;中部叶腊石块内面设有用于容纳白云石片的容纳槽;白云石片的上端与上叶腊石块顶压配合;白云石片的下端与下叶腊石块顶压配合。本技术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对传统叶腊石块进行了优化设计,将传统叶腊石块侧面的四个直角设计成圆弧角,可提高叶腊石块压制过程中的密度均匀性,进而有效减少了合成金刚石、PCD和PCBN等超硬材料时,叶腊石块密封边形成中出现的掉边现象,提高密封效果,从而避免或减少放炮事故的发生。同时圆弧角的设计也能有效减少了叶腊石块在运输中磕碰而产生的边棱掉块情况,减少了次品的出现。本技术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凹槽与上凸环配合,下凹槽与下凹槽配合,提高了上叶腊石块和下叶腊石块与中部叶腊石块之间的密封性,使得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结构紧密,密封性能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易于生产,密封效果好,减少硬质合金顶锤的消耗量、降低成本等优点。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与上凹槽相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下凸环与下凹槽连接处为圆弧连接。圆弧连接的结构与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四个侧面的圆弧连接结构相对应,使得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整体受力较为均匀,减少硬质合金顶锤的消耗量,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下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截面使得上叶腊石块和下叶腊石块扣合在中部叶腊石块上,整体结构较为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和下凸环的三角形截面与白云石片之间为中部叶腊石块。增加上叶腊石块和下叶腊石块与中部叶腊石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所述下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截面使得上叶腊石块和下叶腊石块扣合在中部叶腊石块上,整体结构较为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的梯形截面的上端与白云石片的上端平齐;所述下凸环的梯形截面的下端与白云石片的下端平齐。增加上叶腊石块和下叶腊石块与中部叶腊石块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上凸环与中部叶腊石块连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下凸环与中部叶腊石块连接处为圆弧连接。圆弧连接的结构与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四个侧面的圆弧连接结构相对应,使得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整体受力较为均匀,减少硬质合金顶锤的消耗量,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圆弧半径为1-5mm。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剖面图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剖面图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剖面图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剖面图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俯视图示意图;图7为传统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上下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叶腊石复合块本体;2、通孔;3、白云石片;4、中部叶腊石块;401、上凹槽;402、上凹槽;403、容纳槽;5、上叶腊石块;6、下叶腊石块;7、上凸环;8、下凸环;9、外倒角;10、内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包括叶腊石复合块本体1,该叶腊石复合块本体为正方体结构。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2。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白云石片3。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圆弧连接。圆弧连接处形成外倒角9。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四个侧面的圆弧半径为5mm。叶腊石复合块由三块叶腊石块组装而成。三块叶腊石块包括中间的中部叶腊石块4、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上方的上叶腊石块5以及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下方的下叶腊石块6。上叶腊石块5左右两端向下凸设有上凸环7。下叶腊石块6左右两端向上凸设有下凸环8。中部叶腊石块4的上端设有与上凸环配合的上凹槽401。中部叶腊石块4的下端设有与下凸环配合的上凹槽402。中部叶腊石块内面设有用于容纳白云石片3的容纳槽403。白云石片3的上端与上叶腊石块5顶压配合。白云石片3的下端与下叶腊石块6顶压配合。上叶腊石块、白云石片和下叶腊石块围成上述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上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方形。下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方形。上凸环与上凹槽相接处为圆弧连接。下凸环与下凹槽连接处为圆弧连接。圆弧连接处形成内倒角10。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是:上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下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上凸环和下凸环的三角形截面与白云石片之间为中部叶腊石块的凸起。上凸环与中部叶腊石块连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下凸环与中部叶腊石块连接处为圆弧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复合块,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是:上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梯形。下凸环的上下方向的截面为梯形。上凸环的梯形截面的上端与白云石片的上端平齐。所述下凸环的梯形截面的下端与白云石片的下端平齐。上凸环与中部叶腊石块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块,包括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该叶腊石复合块本体为正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白云石片;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圆弧连接;叶腊石复合块有三块叶腊石块组装而成;三块叶腊石块包括中间的中部叶腊石块、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上方的上叶腊石块以及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下方的下叶腊石块;上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下凸设有上凸环;下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上凸设有下凸环;中部叶腊石块的上端设有与上凸环配合的上凹槽;中部叶腊石块的下端设有与下凸环配合的下凹槽;中部叶腊石块内面设有用于容纳白云石片的容纳槽;白云石片的上端与上叶腊石块顶压配合;白云石片的下端与下叶腊石块顶压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块,包括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该叶腊石复合块本体为正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叶腊石复合块本体设有白云石片;叶腊石复合块本体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圆弧连接;叶腊石复合块有三块叶腊石块组装而成;三块叶腊石块包括中间的中部叶腊石块、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上方的上叶腊石块以及位于中部叶腊石块下方的下叶腊石块;上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下凸设有上凸环;下叶腊石块左右两端向上凸设有下凸环;中部叶腊石块的上端设有与上凸环配合的上凹槽;中部叶腊石块的下端设有与下凸环配合的下凹槽;中部叶腊石块内面设有用于容纳白云石片的容纳槽;白云石片的上端与上叶腊石块顶压配合;白云石片的下端与下叶腊石块顶压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硬材料合成用叶腊石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环与上凹槽相接处为圆弧连接;所述下凸环与下凹槽连接处为圆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辉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