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41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包括转接箱主体、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每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穿墙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铜线排,另一端设有第二铜线排,第二铜线排连接接线端子盒,接线端子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侧通孔中插入第二铜线排,另一侧通孔中套设有不锈钢管,接线端子盒中设有线鼻子,第二铜线排与线鼻子通过导电螺钉固定连接,线鼻子部分伸入不锈钢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的建立良好的电气联接和快速恢复电缆绝缘的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
技术介绍
小区供电系统采用的是美(欧)式降压箱式变电站,具有10kV和0.4kV两个电压等级,10kV一侧接与小区旁边经过的110kV变电站的10kV母线,0.4kV一侧主要用于小区用户及小区公共场所的用电。随着社会的发展所需以及为了满足配电线路、设备运行规程,需要对原有的箱变进行更换或者增添容量,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原来带电的线路上旁路并联一段电缆线路来代替其运行后,断开原运行的一段线路使其不带电而成为无电区后,对箱变进行停电检修更换工作。但由于转接电缆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接头处导体的接触良好,同时又要保证转接完成后外部的绝缘性能,故电缆转接需要耗费大约6-8个小时,该段时间内需要对用户停电,损失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的建立良好的电气联接和快速恢复电缆绝缘的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包括转接箱主体、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所述转接箱主体的一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中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所述穿墙套管,所述穿墙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铜线排,另一端设有第二铜线排,所述第二铜线排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盒,所述接线端子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侧通孔中插入所述第二铜线排,另一侧通孔中套设有不锈钢管,所述接线端子盒中设有线鼻子,所述第二铜线排与所述线鼻子通过导电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线鼻子部分伸入所述不锈钢管内。进一步的,所述穿墙套管包括导电杆、内屏蔽层、外绝缘层以及连接法兰,所述导电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铜线排和所述第二铜线排,所述内屏蔽层设置在所述导电杆外围,所述内屏蔽层为半导电材料屏蔽层,所述第一铜线排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屏蔽层中,所述第二铜线排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屏蔽层中,所述连接法兰套设在所述内屏蔽层上,所述外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内屏蔽层外围且设置在所述连接法兰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在管口处设有内螺纹,所述不锈钢管在管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螺帽和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螺纹连接,所述管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帽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帽包括螺帽盖体和连接螺帽,所述连接螺帽中部设有与所述螺帽盖体相配合的通孔,所述螺帽盖体呈锥形,所述螺帽盖体的中部设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螺帽盖体为三元乙丙橡胶盖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通过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起到对箱式变电站输入的进线电缆以及输出的多路0.4KV出线电缆的快速转接作用,将原来需要停电6-8小时的停电作业时间变为半小时停电内完成;通过转接箱对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进行转接,避免了出线电缆长度不够转供电的问题。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连接A相、B相、C相三相电缆线和零线。进线电缆转接时,将进线电缆的头部插入对应的进线电缆接线端子中,进线电缆的头部进入不锈钢管后与线鼻子连接,使得进线电缆和线鼻子以及穿墙套管电性连接,电气联接速度快、接触好,大大地减少了停电作业时间。此外,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具有良好的外部绝缘性能,保证进线电缆转接完成后外部的绝缘性能的快速恢复。接线端子盒还能够起到其内部零件的防水防尘作用。2、现有技术中的穿墙套管的内屏蔽层设置在导电杆的中部,导电杆的两端露出内屏蔽层的两端,但是,导电杆两端与外绝缘层之间、导电杆两端的铜线排和外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会造成电场集中,将引起局部放电。本专利技术将导电杆完全包覆在内屏蔽层中,且铜线排部分包覆在内屏蔽层中,一方面,解决了铜线排与导电杆的连接问题,不需要连接零件连接铜线排与导电杆;另一方面,内屏蔽层与导电杆等电位并与外绝缘层良好接触,避免了在导电杆两端与外绝缘层之间、导电杆两端的铜线排和外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3、在不锈钢管的管口设置密封件,以避免因水和尘土进入转接箱主体而引起的转接箱损坏。且管接头与不锈钢管、管接头与螺帽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密封件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4、螺帽盖体为弹性体,三元乙丙橡胶为螺帽盖体的优选材料,螺帽盖体在不受力时,尖端处的通孔处于收缩闭合状态。进线电缆插入不锈钢管时,先将螺帽盖体套在进线电缆的端部,螺帽盖体尖端处的通孔受力张开,再将进线电缆插入到螺帽中,螺帽盖体与连接螺帽相配合,继续插入进线电缆直至进线电缆插入到线鼻子,在此过程中,进线电缆对螺帽盖体作用一摩擦力,螺帽盖体在此摩擦力的作用下将对连接螺帽产生一压力,由于螺帽盖体和连接螺帽的接触面为斜面,在连接螺帽对螺帽盖体的反作用力下,螺帽盖体将进线电缆包裹紧,使得进线电缆接入后水和尘土无法进入转接箱。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进线电缆插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进线电缆插拔装置的密封件中的螺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转接箱主体;101、箱门;102、安装孔;2、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01、导电杆;202、内屏蔽层;203、连接法兰;204、外绝缘层;205、第一铜线排;206、第二铜线排;207、不锈钢管;208、线鼻子;209、导电螺钉;210、螺帽;2101、螺帽盖体;2102、连接螺帽;211、管接头;3、出线电缆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包括转接箱主体1、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以及出线电缆连接装置3。转接箱主体1为一封闭壳体,转接箱主体1包括箱门101。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连接主电源进线电缆和备用电源进线电缆,其中主电源由市电电网的变压器输出,备用电源由发电机输出。出线电缆连接装置3连接各出线电缆。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与出线电缆连接装置3电性连接。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连接A相、B相、C相三相电缆线和零线。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转接箱主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孔102,每个安装孔102中分别套设有对应的穿墙套管,穿墙套管通过连接法兰203与转接箱主体1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进线电缆插拔装置2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穿墙套管包括导电杆201、设置在导电杆201外围的内屏蔽层202、套设在内屏蔽层202上的连接法兰203以及设置在内屏蔽层202外围且设置在连接法兰203两侧的外绝缘层204。导电杆201的一端电连接有第一铜线排205,另一端电连接有第二铜线排206,第一铜线排205部分设置在内屏蔽层202中,第二铜线排206部分设置在内屏蔽层202中。由于导电杆201完全包覆在内屏蔽层202中,且导电杆201两端的铜线排部分包覆在内屏蔽层202中,一方面,解决了铜线排与导电杆201的连接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箱主体、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所述转接箱主体的一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中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所述穿墙套管,所述穿墙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铜线排,另一端设有第二铜线排,所述第二铜线排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盒,所述接线端子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侧通孔中插入所述第二铜线排,另一侧通孔中套设有不锈钢管,所述接线端子盒中设有线鼻子,所述第二铜线排与所述线鼻子通过导电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线鼻子部分伸入所述不锈钢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箱主体、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和出线电缆连接装置,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与所述出线电缆连接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进线电缆插拔装置包括四个进线电缆接线端子,每个所述进线电缆接线端子分别包括穿墙套管和接线端子盒,所述转接箱主体的一侧壁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中分别套设有对应的所述穿墙套管,所述穿墙套管的一端设有第一铜线排,另一端设有第二铜线排,所述第二铜线排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盒,所述接线端子盒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侧通孔中插入所述第二铜线排,另一侧通孔中套设有不锈钢管,所述接线端子盒中设有线鼻子,所述第二铜线排与所述线鼻子通过导电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线鼻子部分伸入所述不锈钢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0.4kV电缆快速转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套管包括导电杆、内屏蔽层、外绝缘层以及连接法兰,所述导电杆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铜线排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永灵余金伟郑勇毅叶浓美袁志波王林杰杨兰珍马卫民姚焕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慈溪市大明电气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