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风琴专利>正文

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83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其结构包括底座、锁扣、电缆接头、电流互感器、收缩杆、箱门、电缆调节器、总控、通风口,所述电缆接头与电流互感器相嵌合连接,导线贯穿插入电缆接头内部,两者互相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电缆调节器,通过电流互感器进行控制内部的电压情况,然后用总控进行控制断路器开关内部情况,用通风口将主体内部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去,用控制器根据电缆接头和电流互感器内部的数据,用继电保护器和断路器开关互相配合调整分接箱内部的电压,使电缆接头根据电压进行短路导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
本技术是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属于分接箱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分接箱,用来对电缆线路实施分接、分支、接续及转换电路的设备。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790193.0的一种电力电缆分接箱,包括箱体、双通套管、进线套筒、出线套筒、断路器开关、电流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和操作机构,所述双通套管通过双通套管支架固定在箱体内,所述双通套管为十字形,其四个端头分别与两个进线套筒和两个出线套筒相连,所述断路器开关设置于进行套筒上,电流互感器设置于出线套筒上,所述电流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和操作机构电路连接。本技术所述电力电缆分接箱能够解决电缆对接时的安全隐患,并且一旦发生故障可以及时的通过查看来排除,另外,在电缆过负荷的情况下,该分接箱还能够起到过负荷保护,消除长期过负荷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电力电缆分接箱无法根据电压进行短路导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以解决现有的电力电缆分接箱无法根据电压进行短路导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其结构包括底座(1)、锁扣(2)、电缆接头(3)、电流互感器(4)、收缩杆(5)、箱门(6)、电缆调节器(7)、总控(8)、通风口(9),所述电缆接头(3)与电流互感器(4)相嵌合连接,导线贯穿插入电缆接头(3)内部,两者互相通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3)后端固定嵌在电缆调节器(7)顶端,所述电缆接头(3)等距排列在电缆调节器(7)上,所述电缆接头(3)下端正对着主体内部,所述电缆接头(3)固定在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电缆调节器(7)固定嵌在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上设有箱门(6),所述箱门(6)通过收缩杆(5)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电缆对接的10KV电力电缆分接箱,其结构包括底座(1)、锁扣(2)、电缆接头(3)、电流互感器(4)、收缩杆(5)、箱门(6)、电缆调节器(7)、总控(8)、通风口(9),所述电缆接头(3)与电流互感器(4)相嵌合连接,导线贯穿插入电缆接头(3)内部,两者互相通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接头(3)后端固定嵌在电缆调节器(7)顶端,所述电缆接头(3)等距排列在电缆调节器(7)上,所述电缆接头(3)下端正对着主体内部,所述电缆接头(3)固定在主体内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述电缆调节器(7)固定嵌在主体内部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上设有箱门(6),所述箱门(6)通过收缩杆(5)进行开合,所述收缩杆(5)上端与箱门(6)固定在一起,下端与主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箱门(6)与锁扣(2)互相配合锁紧连接,所述锁扣(2)固定在主体上;所述电缆调节器(7)由固定夹(701)、壳体(702)、双通套管(703)、进线筒(704)、继电保护器(705)、控制器(706)、断路器开关(707)、散热孔(708)组成,所述固定夹(701)设在壳体(702)外部的左右两侧上,所述壳体(70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风琴
申请(专利权)人:刘风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