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模具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31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5份,硅5—20份,锰0.3—1份,磷0.3—0.7份,锌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钒0.2—0.5份,硼0.1—0.3份,钨0.01—0.05份,炭黑0.5—1.5份,铁45—65份。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成份成本较低,原料来来源广泛,成份配比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配比,尤其是碳、硅、锰、锌、炭黑、铁元素的含量是发明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不断不总得到,大大提高了模具钢的耐磨性、强度以及抗疲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模具钢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模具钢,属于耐磨模具钢及其热处理

技术介绍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和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现有技术模具钢的加工处理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工艺操作复杂,成本较高,2)耐磨性、强度、疲劳性等方面较差,3)强度较低,存在一定的应用环境局限性。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解决该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磨模具钢,该技术方案设计巧妙,该种耐磨模具钢的成分配比科学合理,大大提高其强度、抗氧化性及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模具钢的韧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5份,硅5—20份,锰0.3—1份,磷0.3—0.7份,锌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钒0.2—0.5份,硼0.1—0.3份,钨0.01—0.05份,炭黑0.5—1.5份,铁45—65份。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份,硅5份,锰0.3份,磷0.3份,锌0.1份,铬1份,镁1份,钒0.2份,硼0.1份,钨0.01份,炭黑0.5份,铁45份。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3份,硅13份,锰1份,磷0.7份,锌0.9份,铬2份,镁3份,钒0.5份,硼0.3份,钨0.05份,炭黑1.5份,铁65份。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1份,硅7份,锰0.3份,磷0.5份,锌0.4份,铬1.3份,镁1.5份,钒0.4份,硼0.2份,钨0.03份,炭黑0.8份,铁55份。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2.5份,硅11份,锰0.4份,磷0.6份,锌0.8份,铬1.8份,镁2.5份,钒0.4份,硼0.25份,钨0.04份,炭黑1.3份,铁60份。一种耐磨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300~40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5-10分钟内上升至600—700℃,处理时间为,40—70分钟,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800—900℃,淬火时间为50—80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400—500℃.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160~200℃,然后空冷至室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中预热后,保温20-30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3)中回火2-3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中的所述成份成本较低,原料来来源广泛,成份配比科学合理,通过合理的配比,尤其是碳、硅、锰、锌、炭黑、铁元素的含量是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实验不断不总得到,大大提高了模具钢的耐磨性、强度以及抗疲劳性;2)该技术方案中热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3)经过上述工艺的得到的产品使用寿命厂,应用领域广泛。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份,硅5份,锰0.1份,磷0.3份,锌0.1份,铬1份,镁1份,钒0.2份,硼0.1份,钨0.01份,炭黑0.5份,铁45份;该耐磨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32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5分钟内上升至620℃,处理时间为,40分钟,预热后,保温20-30分钟;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800℃,淬火时间为50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400℃;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160℃,然后空冷至室温,所述步骤3)中回火2-3次。实施例2: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3份,硅13份,锰1份,磷0.7份,锌0.9份,铬2份,镁3份,钒0.5份,硼0.3份,钨0.05份,炭黑1.5份,铁65份。该耐磨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40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10分钟内上升至700℃,处理时间为,70分钟,预热后,保温30分钟。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900℃,淬火时间为50—80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500℃.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200℃,然后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实施例3: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1份,硅7份,锰0.3份,磷0.5份,锌0.4份,铬1.3份,镁1.5份,钒0.4份,硼0.2份,钨0.03份,炭黑0.8份,铁55份。该耐磨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37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7分钟内上升至640℃,处理时间为50分钟,预热后,保温25分钟。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830℃,淬火时间为65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430℃;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180℃,然后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实施例4:一种耐磨模具钢,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2.5份,硅11份,锰0.4份,磷0.6份,锌0.8份,铬1.8份,镁2.5份,钒0.4份,硼0.25份,钨0.04份,炭黑1.3份,铁60份。该耐磨模具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加热,分为两个阶段预加热,处理温度在380℃,处理时间为10分钟,温度在8分钟内上升至680℃,处理时间为60分钟,预热后,保温28分钟;2)淬火加热,淬火加热温度为870℃,淬火时间为70分钟,淬火后进行降温,需要在30分钟内,温度降至460℃.3)回火降温,回火温度为180℃,然后空冷至室温,回火2-3次。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5份,硅 5—20份,锰 0.3—1份,磷 0.3—0.7份,锌 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钒0.2—0.5份,硼0.1—0.3份,钨0.01—0.05份,炭黑0.5—1.5份,铁45—6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3.5份,硅5—20份,锰0.3—1份,磷0.3—0.7份,锌0.1—0.9份,铬1-2份,镁1—3份,钒0.2—0.5份,硼0.1—0.3份,钨0.01—0.05份,炭黑0.5—1.5份,铁45—6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0.5份,硅5份,锰0.3份,磷0.3份,锌0.1份,铬1份,镁1份,钒0.2份,硼0.1份,钨0.01份,炭黑0.5份,铁4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3份,硅13份,锰1份,磷0.7份,锌0.9份,铬2份,镁3份,钒0.5份,硼0.3份,钨0.05份,炭黑1.5份,铁6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模具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碳1份,硅7份,锰0.3份,磷0.5份,锌0.4份,铬1.3份,镁1.5份,钒0.4份,硼0.2份,钨0.03份,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慧智灵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