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30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钢锭采购→锻造前加热→开坯→下料→锻造前加热→锻造制坯→回炉加热保温→辗环→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处理→机加工→UT超声检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生产的环锻件的硬度能达到265~305HB,并且能达到GB/T6402‑2008 V级的UT检测标准,芯部和表面性能差别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锻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外径6000mm以上、壁厚≤170mm、高度≥600mm、重量20t以上的超大型高筒型环锻件,该种环锻件主要用于生产大型矿山电铲设备中的大型齿轮,大型齿轮作为承重和传动件需要长时间承载运转负荷的动力,其受力复杂、工况特殊,因此要求必须具备优良的工作性能,才能保证重大装备长期、有效、安全、可靠地工作。目前,国内该种环锻件锻造及热处理工艺简单粗犷,力学性能较低,并且芯部与表面性能差别很大,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易断裂或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生产高力学性能、芯部和表面性能差别小的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钢锭采购→锻造前加热→开坯→下料→锻造前加热→锻造制坯→回炉加热保温→辗环→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处理→机加工→UT超声检测,其特征在于:(1)钢锭采购中:选用的钢料为:AISI4340H,短粗型12角钢锭,钢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钢锭采购→锻造前加热→开坯→下料→锻造前加热→锻造制坯→回炉加热保温→辗环→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处理→机加工→UT超声检测,其特征在于:(1)钢锭采购中:选用的钢料为:AISI4340H,短粗型12角钢锭,钢锭的高径比控制在1.0~1.5;钢锭表面和内部质量以棱多者为优;(2)开坯中:整支钢锭不切除水口和冒口,对加热后的钢锭进行倒棱滚圆;(3)下料中:对开坯后的钢锭进行复检,钢锭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C:0.40~0.43% 、Si:0.25~0.35%、Mn :0.70~0.80%、P:≤0.015%、S:≤0.008%、Cr...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大吨位高筒型环锻件的制造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钢锭采购→锻造前加热→开坯→下料→锻造前加热→锻造制坯→回炉加热保温→辗环→预备热处理→粗加工→调质处理→机加工→UT超声检测,其特征在于:(1)钢锭采购中:选用的钢料为:AISI4340H,短粗型12角钢锭,钢锭的高径比控制在1.0~1.5;钢锭表面和内部质量以棱多者为优;(2)开坯中:整支钢锭不切除水口和冒口,对加热后的钢锭进行倒棱滚圆;(3)下料中:对开坯后的钢锭进行复检,钢锭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要求如下:C:0.40~0.43%、Si:0.25~0.35%、Mn:0.70~0.80%、P:≤0.015%、S:≤0.008%、Cr:0.75~0.90%、Mo:0.25~0.30%、Ni:1.80~2.00%、Cu:≤0.20%、V:≤0.03%、Al:0.015~0.045%、Ti:≤0.005%、H:≤2ppm、O:≤20ppm;余量为Fe;然后切除水口和冒口进行下料,得到钢坯;(4)锻造前加热中:钢料装炉时炉内温度≤400℃,装炉完成后保温3.5~4.5h;然后加热炉进行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650℃±20℃后保温7.5~8.5h,然后继续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850℃±20℃后保温7.5~8.5h;接着继续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1100℃±20℃后保温8.5~9.5h;然后继续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50℃/h的速率升温至1250℃±20℃后保温8.5~9.5h;(5)锻造制坯中:始锻温度≤1250℃,终端温度≥850℃;首先对钢坯进行两次墩粗,然后对钢坯进行接力冲孔,使得钢坯上的通孔逐渐扩大,接着用芯棒对钢坯进行拔长,然后将钢坯上马架扩孔,接着将钢坯空冷至室温,然后对钢坯进行粗车,使钢坯四面见光,减少壁厚差,锻造制坯中的总锻造比>4;(6)辗环中:始锻温度≤1250℃,终端温度≥850℃;辗环分三个阶段:a.预整形咬入孔型阶段:这一阶段,将回炉加热保温后的钢坯运送至辗环机上,使辗环机上的芯辊穿过钢坯的心部,并且由主辊带动钢坯做旋转运动,同时芯棍以以0.5~0.7mm/s进给速度向主辊运动,使钢坯分别与芯辊、主辊相碰触,用时30~40s,在此过程中,主辊的旋转速度由500~550n/min逐渐增大至700~750n/min,锥辊的旋转速度由820~880n/min逐渐下降至420~480n/min,径向轧制力为4.8~5.1Mpa,轴向轧制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乾皓万明珍吴剑张斌马苏陈艺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