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元件极化
,特别涉及一种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压电元件,特别是压电陶瓷,需要经过极化过程才可以使用。传统的极化方式是将压电元件及极化工装浸入设定极化温度的油浴槽中进行极化,极化过程中的极化温度不变。极化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使压电元件中的自发偶极子在电场的驱动下,克服矫顽场进行取向。矫顽场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高温下更容易极化充分,获得良好的压电性能。但是在极化完成断电后,高温会促使压电陶瓷退极化,损失一定的压电性能,造成压电元件的压电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旨在实现快速降温,且不会减少压电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极化池,所述极化池用以盛装硅油;以及极化组件,所述极化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固定座的移动组件,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固定座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固定座移入或移出所述容腔内的硅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极化池,所述极化池用以盛装硅油;以及极化组件,所述极化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固定座的移动组件,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固定座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固定座移入或移出所述容腔内的硅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加压单元和控制单元电连接;极化池,所述极化池用以盛装硅油;以及极化组件,所述极化组件包括固定座和连接于固定座的移动组件,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固定座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固定座移入或移出所述容腔内的硅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设有至少两个电极,所述加压单元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电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1mm≤d≤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池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池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组件间隔设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池为油浴池,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横梁、竖杆及传动件,所述横梁架设于所述油浴池的开口端,所述横梁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竖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滑动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竖杆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竖杆和固定座沿所述滑动孔升降。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池包括间隔设置的高温油浴池和低温油浴池,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轨和驱动件,所述滑轨的一端设于所述高温油浴池内,所述滑轨的另一端设于所述低温油浴池内,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固定座沿所述滑轨移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电元件变温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油浴池设有第一加热组件,所述低温油浴池设有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阳,俞胜平,孙晓铭,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