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灯控制系统、驱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134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车内灯控制系统、驱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本实施方式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对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具备:点亮状态控制部,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以及时间调整部,调整基于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而实现的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而且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模式存储部,所述模式存储部存储所述车内灯从所述第一状态至达到所述第二状态的变化的模式,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根据存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的模式而使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灯控制系统、驱动装置、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设置于车辆中的室内灯等车内灯的点亮状态进行控制的车内灯控制系统、车内灯驱动装置、车内灯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车室内,设有例如室内灯、车门照明灯、读书灯及仪表板的背光灯等那样用于进行乘员的视觉上的辅助的各种车内灯。上述车内灯根据例如使用者的开关操作或车辆的车门的开闭等而被控制点亮及熄灭。上述车内灯的点亮及熄灭的控制多设为例如由主体ECU(ElectronicControlUnit)来进行。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防止便利性的下降并减少车内灯的无端的点亮为目的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在该车内灯控制系统中,对点亮的车内灯的熄灭进行控制的车载机在确定了可对车辆车门进行上锁的便携机位于车室外的规定范围内、并检测到车辆车门是上锁的时,进行将车内灯熄灭的控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828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有时采取不是对车内灯仅进行点亮及熄灭,而是以例如车内空间的营造等为目的而逐渐进行车内灯的点亮及熄灭的所谓渐亮及渐灭的点亮控制。为了进行渐亮或渐灭的点亮控制,与仅进行点亮或熄灭的情况相比,装置或程序等会复杂化。而且渐亮或渐灭的时间(速度)例如按照各车型而要求不同,存在对车内灯进行控制的装置的通用性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车内灯控制系统、车内灯驱动装置、车内灯控制方法及车内灯控制程序。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对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点亮状态控制部,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以及时间调整部,调整基于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而实现的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存储所述车内灯从所述第一状态至达到所述第二状态的变化的模式的模式存储部,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根据存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的模式而使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部生成调整模式,所述调整模式为相对于存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的模式而调整了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后的调整模式,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部所生成的所述调整模式而使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存储有多个模式,所述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从所述多个模式中选择任一个模式的模式选择部,所述时间调整部对于所述模式选择部所选择的模式进行调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车内灯驱动装置,具有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所述时间调整部、所述模式存储部及所述模式选择部,根据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所述车内灯;以及车载控制装置,经由通信线而连接于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经由所述通信线而向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发送命令,该命令为包含对所述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指定及对所述模式的指定在内的与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相关的命令。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控制装置向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发送包含对所述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指定、对所述模式的指定及对所述第二状态的指定在内的所述命令。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点亮状态控制部,使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以及时间调整部,调整基于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而实现的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所述车内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方法控制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其特征在于,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车载控制装置向驱动所述车内灯的车内灯驱动装置发送命令,该命令为与对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指定相关的命令,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根据来自所述车载控制装置的命令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逐渐变化,并调整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记录介质记录有车内灯控制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灯控制程序使对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进行控制的车内灯驱动装置进行如下处理:调整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时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根据调整后的时间使所述车内灯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变化。在本专利技术中,车内灯控制系统使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逐渐变化。车内灯控制系统进行例如使车内灯从熄灭状态向点亮状态逐渐变化的渐亮、从点亮状态向熄灭状态逐渐变化的渐灭、从熄灭状态向50%的明亮度的点亮状态的渐亮、或者从50%的明亮度的点亮状态向20%的明亮度的点亮状态的渐灭等的控制。而且,车内灯控制系统进行使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调整。由此,即使在例如按照各车型而渐亮或渐灭的时间要求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车内灯控制系统进行时间调整,因此能够在多个车型搭载同样的车内灯控制系统,能够提高车内灯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车内灯控制系统预先存储有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的变化的模式,根据所存储的模式使车内灯的状态变化。由此,能够实现例如适合于构成车内灯的光源的类别(LED、白炽电灯或荧光灯等)的点亮控制。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生成相对于所存储的模式而调整了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后的调整模式,根据所生成的调整模式而使车内灯的状态变化。由此,能够进行上述那样的时间调整。另外,预先存储的模式可以为多个。车内灯控制系统从所存储的多个模式中选择任意一个模式,对于所选择的模式来调整时间,根据调整模式而使车内灯的状态变化。通过预先存储多个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车内灯控制系统的通用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连接于车内灯而对车内灯进行驱动的车内灯驱动装置;以及通过通信对于该车内灯驱动装置赋予命令的车载控制装置。车载控制装置例如在接收到使用者对车内灯的点亮或熄灭的操作时,对于车内驱动装置发送车内灯的点亮或熄灭的命令。此时,车载控制装置向车内灯驱动装置发送包含对车内灯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指定和对与车内灯的状态变化相关的模式的指定在内的命令。例如与车载控制装置使连接于车内灯驱动装置的车内灯的点亮状态每次变化的结构相比,在如本专利技术的车内灯控制系统这样、由车载控制装置向车内灯驱动装置发送对模式及时间作出指定的命令的结构中,具有能够降低车载控制装置及车内灯驱动装置之间的通信负载、不会产生基于通信状况的通信延迟、以及能够使通信内容简单化等优点。与基于车载控制装置而对车内灯的点亮状态的控制相关的自由度的下降能够通过车内灯驱动装置进行与来自车载控制装置的时间指定相应的时间调整的方式来弥补。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情况下,设为使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逐渐变化并进行使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的调整的结构,由此能够提供一种通用性高的车内灯控制系统、车内灯驱动装置、车内灯控制方法及记录介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内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ECU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灯控制系统,对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点亮状态控制部,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以及时间调整部,调整基于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而实现的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9 JP 2017-1145991.一种车内灯控制系统,对搭载于车辆的车内灯的与点亮相关的状态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点亮状态控制部,使所述车内灯从第一状态向与所述第一状态不同的第二状态逐渐变化;以及时间调整部,调整基于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而实现的从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模式存储部,所述模式存储部存储所述车内灯从所述第一状态至达到所述第二状态的变化的模式,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根据存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的模式来使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整部生成调整模式,所述调整模式为相对于存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的模式而调整了状态变化所需的时间后的模式,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根据所述时间调整部所生成的所述调整模式来使所述车内灯的状态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存储部存储有多个模式,所述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从所述多个模式中选择任一个模式的模式选择部,所述时间调整部对于所述模式选择部所选择的模式进行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内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灯控制系统具备:车内灯驱动装置,具有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所述时间调整部、所述模式存储部及所述模式选择部,根据所述点亮状态控制部的控制来驱动所述车内灯;以及车载控制装置,经由通信线而连接于所述车内灯驱动装置,经由所述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泰广山西雄造熊野勇山根元太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